分享

说说以往超级行情那些事

 入贴 2012-02-15
说说以往超级行情那些事

    今天是2012年2月14日(周二)。

    今天我们来说说1991年和1997年两次超级行情那些事,写下它就是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从中得到经验。。。

    1990年秋季开始,T46猴票从70元/枚快速上涨到150元/枚以上,带动了大批老票整体上涨。这是中国市场经济转型期间,首次迎来的邮票投资黄金期。那时候还没有网络,就连手机也没有,各地的价格信息传递的途径很少,只有长途电话和民办邮刊,大部分投资者和集邮者只能依靠当地市场的销售价来了解邮市动态。

    时间到了1991年春季,市场人气越来越旺,但是大部分还是集邮群体为主,这段时间邮市发展比较顺利,老票继续上涨,猴票也涨到了200元以上。转眼间到了1991年夏季,市场开始出现了变化。投资者的欲望空前膨胀,觉得老票零打碎敲不过瘾,开始热衷于版票投资。这时候,市场的版票价格开始飞涨,甚至出现了散票无人经营,版票随处可见的“景象”。当时,1985年-1991年的JT票属于新邮范畴,国家的指导价格基本是面值,大套票和小型张稍贵,但是也不超过面值的20%,主要原因是这部分新邮的发行量较以往多50%以上。这时候市场出现了一批“使者”,他们开始高价收购这些新邮。投资者们也跟着买进、追高,大家互相交易,你卖给我,我卖给他,新邮的价格开始攀升,甚至达到了面值数倍,很多人由此成为了万元户、十万元户。。。

    正当邮市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国南方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国人民纷纷解囊相助,这时候邮市中的“使者”开始放言,国家要发行“赈灾”邮票了!果然,9月19日,“赈灾”邮票发行了,面值0.80元,整版面值40元,并提前公布了发行量1500万枚,折合版票只有30万版!不用说,在版票热潮中,这个发行量无异于一个原子弹的威力。“截留主力”们开始宣传:“炒作赈灾邮票就是为灾区人民捐款,就是爱国”,同时开始高价收购“赈灾”版票,由于市场货源稀少,价格快速上涨,5倍、10倍、20倍。。。呈几何级上涨。由于投资者的广泛参与,30万版的数量远远不够销售,一时间社会舆论纷纷指责,邮电部临时决定增加印量,平抑价格。笔者很清楚的记得新闻联播突然播发了惊人消息:临时加印“赈灾”邮票2500万枚!30万版瞬间变成了80万版。按理说80万版也不是很多,但是当时的价格高于面值很多倍,急于圈钱的“截留主力”们当然要把握机会,所以货源像瓢泼大雨一样,冲击市场,结果呢?“赈灾”版票从面值的很多倍跌至面值以下,长达十多年,直到今天仍然在套牢当初的跟风炒作者。由于“赈灾”邮票爆跌,引发了邮市爆跌的连锁效应,所有的邮票快速下跌到最高价格的几分之一。。。

    邮市进入了长期低迷,那时候市场邮商收购邮票都是按照市场价格打五折收购,很多想兑现都成了天方夜谭。老票还好一点,价格下跌的幅度小一些,但是市场资金严重匮乏,成交量很少。

    时间到了1996年春季,邮市开始复苏。T46猴票的价格从1992年的200元/枚缓缓涨到600元/枚一线,投资者又看到了希望。这个时候,手机已经开始走进家庭,网络还没有普及,各地的邮市行情主要是手机联络和民办邮刊。和1991年的时候一样,网络邮购的信誉度还没有建立,投资者都是自己做飞机或者火车到外地收购与出售,人们称之为“掮客”。“掮客”都配备手机,密码箱,穿戴高档。据说这么做可以赢得尊重,外地邮商愿意和你做生意的。

    1996年11月,猴票涨到了900元一线,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再度高涨。有人在市场开始宣传:投资系列邮品收益大,随后有人开始高价收购生肖、三国、水浒、壁画、名山等系列版票。这些邮品过去一直是垃圾品种,一时间成为香饽饽,价格扶摇直道上。1992年-1996年发行的小型张发行量很大,一般都在二、三千万枚以上,可是市场上的货源并不是很多,这时候开始有人高价收购这些原封、整箱的型张,投资者们开始跟风炒作,这批型张从面值瞬间上涨到面值的5倍、10倍。。。面对惊人的上涨行情,投资者惊呆了,开始大量投资。因为人们不知道这批型张的货源并没有全部投放到市场,也不相信会有涸泽而渔的事情发生。一时间,系列版票从面值一路上涨到面值的10倍,20倍。。。小型张不分品种,均都涨到面值的5倍、10倍。。。

    时间到了1997年3月份,版票和小型张市场货源突然多了起来,而且价格一个比一个低,这时候投资才清醒过来,但是已经晚了,割肉跳楼都来不及。例如:1992年发行的的猴版从100元跌至30元;1996年的邮政百年原封张从6000元跌至800元;1993年发行的竹子原封张从1900元跌至600元。。。这个跌幅仅仅是开始,到了2001年这些邮品下跌的更低,例如:猴版只有15元;邮政百年张350元;竹子张190元,只有面值的一半以下,让投资者体会了什么叫做涸泽而渔!

    1997年的超级行情不仅仅上述这一点故事,还有更惊心动魄的。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的日子,举国欢腾,扬眉吐气,邮政部发行了“香港回归”金箔张,面值50元,创下了新中国邮票面值之最。这次没有提前公布发行量,因为赈灾邮票的教训阴影还没有消除。但是不公布发行量,投资者会高价买进吗?这时候“截留主力”们出来宣传了:金箔张里面含有1克黄金!大家一想,国家不会骗我们的,但是他们忘了,“截留主力”们的话代表国家吗?不管怎样,先买少量的总该不会吃亏。

    到了发行日那天,各地邮政窗口开始公开出售“香港回归”金箔张,但是出售价格不是面值,而是110元-120元不等,赠送一个包装折,就像现在的龙大、小版都有包装折一样,不过那时候个性化小版是没有的,确实不如现在这么人性化。发行窗口购买者当然很多,场外截留主力们没有闲着,在委托代理人高价收购,这样一来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当然这么多人不可能都买到,买不到的人必然要埋怨,截留主力趁机又开始宣传:1克黄金做的金箔张才卖110元,国家亏本了,所以可能要停止发行了。好家伙,这一消息以传播开来,金箔张的价格立即上涨到600元一枚!甚至海外的集邮者也纷纷来函订购。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金箔张里面没有黄金,发行量也高达近2000万枚之多,价格自然要跌了,2001年的市场价格只有12元,只有面值的四分之一。。。直到今天,该张也只有70元左右。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发现:每次超级行情过后老票收益同样会受到影响,但是到了下一次超级行情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大的收益,而且,越是早期的邮票这种收益越大。投资新邮则不同,一旦被套牢,将长期没有获利机会,信息发达的今天,谁也不愿意去承受这个套牢之苦,那么新邮就更没有解套的机会。别看热炒的时候价格多么高,最后都是要回归的。截留主力是不会回收这些新邮,那么逐渐涌进市场的新邮只能由参与者来承接,不要抱着“可以跑掉”的幻想,不要以为参与者都是傻子,最后自己怎么套牢的可能你永远也想不明白。这个规律应当引起投资者和收藏者深思。。。(转载请注明毕氏邮品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