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讲座

 风虎神韵114 2012-02-16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讲座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

http://max.book118.com/html/2011/0721/420590.shtm(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下载)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四(09年2月4日)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三(09年2月4日)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二(09年2月4日)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一(09年2月4日)

网络课件  
 
    大学语文 封面..................................>>  
  第一章 诗歌....................................>> 
  第二章 散文....................................>>
  第三章 小说....................................>> 
  第四章 戏剧....................................>>
  第五章 外国文学................................>>
    第五章 外国文学................................>>

 

 

电子教案

 

 

大学语文教程................................>>教程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

一:国学知识概述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大学》全文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大学》篇主要阐述一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弘扬的君子修德之学。三纲: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诗经的基本知识概述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共三百零五篇。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大家。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三:史传知识概述

我国古代史著卷帙浩繁,按编撰形式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大史体。编年体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其中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善的编年体通史,《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一部自称体系的详尽而周密的编年体史书。

二十四史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

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四:唐诗知识概述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五:元曲知识概述

元曲一般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绝大多数属北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王实甫的《西厢记》被人比喻为“天下夺魁”之作。

睢景臣的《高祖还乡》

六:散文知识概述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七:新诗知识概述

新诗发展的历史分为:初创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深化期。

新月派代表:闻一多,徐志摩

象征派代表:李金发

抒情诗代表:冯至

散文诗代表;鲁迅

八:行政公文写作

行政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它具有政治性,权威性,时效性,规范性的特征。根据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行政公文有上行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文书),下行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发送的文书)和平行文(向同级机关或不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三种。行政公文有统一的,规范的格式,具体格式规范参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它规定了公文的构成要素及表达原则。二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它规定了公文各个要素的排列位置,字体字号等。

      通知是下行文。主体结构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大部分。

通报是下行文。根据通报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三类。主体结构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大部分

九:郑伯克段于鄢

    文章记载了春秋初年郑国公族内部为争夺君位而进行的一场斗争,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权谋,暴露了他们贪婪,虚伪,相互残杀的本质。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自鲁隐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约公元前453年),约二百七十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将周王室,鲁国和各诸侯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活动以及各种人物的言论,具体而生动的展现出来,并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道德伦理的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左传》相传为春秋时鲁国的史学家左丘明所作。

庄公,共叔段,姜氏,颖考叔的性格特征。(结合文章)

庄公:这一人形象较为丰满,既是个颇有远见,处事果断的政治家,又是个老谋深算,虚伪凶险的阴谋家。共叔段扩张自己的地盘,群臣觐见要求庄公除掉他,庄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且待之,体现他颇有远见。等到共叔段想要造反时,庄公闻其期,曰:可矣!体现他处事果断。从对共叔段的放纵到出兵讨伐,体现了庄公的老谋深算和虚伪凶险。

共叔段:贪婪愚昧。依靠着母亲获得封地之后不知道满足,肆意扩张自己的地盘,不把国家放在眼里,最后又想举兵造反,充分说明他的贪婪和愚昧。

姜氏:偏狭昏聩。庄公和共叔段同为其子,但他却偏爱共叔段,竟还想暗中协助共叔段谋害庄公,足见其偏狭昏聩。

颖考叔:聪明纯孝。颖考叔觐见,帮助庄公和其母亲和好如初,足见其聪明。他在与庄公吃饭时留下肉给自己的母亲,而自己不吃,足见其孝顺。

结合《郑伯克段于鄢》一文,简述《左传》叙写战争的特点。

《左传》叙述战争,其特点有三:1:总是将主观的道德评价抹在客观的史实上面,试图把历史的成败归于道德高下和人心向背,具有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2:描写战争并不致力于战争的过程本身,而是详细写出战争的因果关系,揭示某种历史必然性。3:注重气氛的调节和节奏的张弛,常常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中插入轻松的笔致。以上特点本文均有具体体现。本文首先交代了兄弟交恶的原因,随即写事态恶化,只用很少的篇幅写交战过程,最后细致入微的描写母子和好的细节。既完整地展现了战事的始末,又在紧张的战事之后插入轻松的场面,从而调节了气氛。在作者看来,共叔段的“不义”导致了他的“不昵”,结果众叛亲离,一败涂地,可见他的失败有某种历史必然性,亦即“多行不义必自毙”。

十:《春江花月夜》

《全唐诗》仅存张若虚诗作二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少妇思春之情,艺术水准一般。另一首便是这首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王闿运语)“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闻一多语)而传诵千载的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

诗篇题目通过春,江,花,月,夜五个诗歌中常用的良辰美景意象的连缀,勾勒出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朦胧空灵的美妙图画,强烈地刺激读者不得不去探索这个奇妙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字中读xiáxié是近代编入的声调)。
  斜(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如何看待“月”在全诗中的统筹作用?

全诗以月为主题,紧扣月下的春,江,花,月是诗中的纽带,统筹全诗。在结构上月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笼罩下,月与江水,沙滩,夜空,原野,花林,飞霜,扁舟子,思妇,高楼,镜台,鸿雁,鱼龙等组成了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场景,表现了一种执着的憧憬和谈谈的忧伤;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忧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正是这种轻快和轻盈,使全诗透露出一种空蒙,迷茫,柔和的情调,像清梦飘过,却又时刻笼罩心头。

诗人是怎样将诗情画意哲理融合在一起?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副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诗人就江月即景抒情,发出江月长存,人生短暂的人生浩叹。又由离人思妇德感慨抒发因江天月色之美所引起的闺恨离情。诗情,画意,哲理融合自然。

具体分析诗歌中烘托,铺垫手法的运用

文章第一层次就江月即景抒情,发出江月长存,人生短暂的人生浩叹。为下文写离人思妇德感慨做了铺垫。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艺术结构完整,语言清晰,韵味婉转。

十一:《长恨歌》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向来难以理解,你赞同那种观点,理由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长恨。先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接着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最后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缈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

《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它并非纯粹叙事,还有机融合了那些创作手法?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情节生动,语言优美,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且叙事,抒情,议论得到完美结合,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第四段对刻画杨玉环的形象对表现长恨的主旨有何作用?

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

十二:小说知识概述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理论上通常认为,借助于艺术虚构,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事性内容,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活动环境进行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体裁。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的分类有不同的原则,按用语来分,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按文体来分,有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等等;不过现在通行的分类是分成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三种。

十三:围城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是一部意蕴层次十分丰富的小说,被称为一部新的《儒林外史》。它对结婚的经典论述笼子外面的鸟想飞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和对城堡的独特观点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它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独和彼此无法沟通的小说。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

《围城》主要内容: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条件下留学生及中上层知识分子生活命运的刻划。

《围城》的人物形象: 

1)方鸿渐:

一个弱质知识分子的形象

2)除方鸿渐外,小说还对其他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讽刺。

A 赵辛楣、苏文纨一类的留学生

B 孙柔嘉:

C 新型的知识投机者们,文化教育界的官僚化、商人化和江湖化的真相。

诸如高松年、汪处厚,代表着腐败而僵化的官僚势力。

褚慎明、韩学愈之流,是典型的崇洋者和假名士。

李梅亭假道学、学术骗子。

作者通过对这些新儒林里各色人等的描绘,形象地反映了这群知识分子的灵魂空虚与精神病态。

《围城》的主题:

《围城》的题旨多解复义,包括三个层面:现实描写层面、文化反省层面和哲理思考层面。

     现实描写层面:小说围绕主人公的浪游经历和见闻感受,小说描画了战时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病态人格与畸形生活,揭示了文化教育界的黑幕层张、污垢深积。

     《围城》中大胆运用词语,使语言有别样的异味,表达一种强烈的思想感情,给人一种新的感觉。其因大量巧妙使用比喻而被称为“比喻之城”。

《围城》的讽刺表现出既深邃又宽阔的力量与气度。

另一方面,钱钟书的幽默是机智的幽默。

尤其是大量新奇、犀利、奇巧、多样的比喻句顺手拈来,妙语连珠。

一是比喻数量众多。

二是“想得深而说得俏”,比喻贴切精妙。

十四:变形记

《变形记》是弗兰茨·卡夫卡的代表作。借以荒诞的情节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上的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展现了资本自已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弗兰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德国的小说家,表现主义作家,现代主义文学家先驱。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形记》《地洞》《饥饿艺术家》和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等。

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变成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

荒诞是卡夫卡小说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首先是荒诞和真实的统一,作品荒诞的主题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的描写之上的,荒诞中寓真实,真实中寓荒谬。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具体而细致地描写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的情形,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记的真实记忆。对人变成虫子后的心理描写也没有脱离生活的真实。不是描写人变成虫子后的恐惧,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正常人的心理,描写他对于自己无法起床去上班是的焦虑和无奈,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对自身的感觉。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的让人震惊和信服。

语言特色: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的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惕:当可怕变成平庸时,平庸就成为了更加可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改变这现状的问题。

十五:行政公文格式

指示性通知

                          关于×××××的通知

各××××××××××:

      ××××××××××××××××××××××,为×××××××××××××××××××××,根据××××××××××××的有关规定,特作如下通知:

       一、××××××××××××××××××××××××××××××。

       二、××××××××××××××××××××××××××××××××××××××××××××××。

                                               ×××××××(印)

                                                  ×年×月

批转性通知

 

     ××××关于批转《××××××》的通知

各××××××××××:

     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

     二、××××××××××××××××××××××××××××××××××××××××××××××。

附件:1、《××××××》

                                                  ××××(印)

                                                    ×年×月×日

转发性通知

 

   ××关于转发《××××××》的通知

各××××××××××:

    《××××××》已经××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的精神,按照《××××××》提出的指导方针、切实做好××××工作,为××××××××××××。

附件:1、《××××××》

                                           ××××××(印)

                                               ×年×月×日

会议通知

 

关于召开××××××会的通知

各××××××××××:

      为了××××××,定于×年×月×日——×日,在××××举办××××××××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二、会议内容

三、参会人员

四、会议要求及联络方式

五、其他有关事项

                                                    ××××××(印)

                                                   ×年×月×日

任免通知

 

                关于×××、××同志的任免通知

××××××

      ×省人民政府决定,任命×××为××××大学校长,免去其××××大学校长职务。

       任命××为×××××大学校长,免去其××××××学院院长职务。

                                   ×省人民政府(印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标题

   公文标题的写法有

(1)完全式标题。

        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00年春节燃放礼花的公告》。

(2)省略式标题。

         a、省略了发文机关,由“事由+文种”构成,如《关于召开统考动员大会的通知》;

         b、省略了事由,由”发文机关+文种”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告》;

         c、省略了发文机关、事由,只有文种。

公告、通告、通知等文种的标题.常常这样处理。如《通告》。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也即受文机关。主送机关应写全称或者规范化的简称、统称。

上行文中,主送机关只能写一个;

在下行文中,根据需要可能有若干个主送机关;决定、命令、公告、通告等普发性公文,一般不写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3号仿宋字体)写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左侧顶格书写,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加冒号。

3:正文

   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要简明扼要地说明制文原由、根据、目的,并提起下文。

主体部分根据开头的目的、原由,用一定的过渡性词语,转入公文主体。主体部分主要是列举材料、申述观点、叙事说理。结尾主要表述发文机关对公文办理的要求。下行文一般提出执行要求,如“望认真贯彻执行”、“希遵照执行”等;

上行文多提出请求,如“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贯彻执行”;平行文一般不能提出执行或请求的要求,如函一般为“特此函告”、“特此函复”之类,表示自己的礼貌和对对方的尊重;有些公文事由说完即结束,没有独立的结束语。

4:附件

   附件是附属于正文的文字材料,是对公文内容的重要说明或补充,是公文的组成部分。

附件有两种情况:

一种附件是正件的有机组成部分,附件和正件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如发布令、转发、批转性通知所带的附件。是正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种附件对正件起补充、说明、参考等作用,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可帮助阅文者更好地了解正件内容。如《关于××大楼倒塌情况的报告》,后附该大楼的设计平面图,可更好地帮助了解××大楼倒塌的原因。附件应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字标识“附件”,后用冒号,注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附件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5: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即落款,是公文的法定作者,一般不用简称,应用全称,而且应与印章一致。

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排列在前,然后依次排列其他发文机关,其次序应与版头一致。

发文机关标记在正文之后右下方。

6:成文日期

   即公文的生效期,一律用汉字写全称,如“一九九九年二月十四日”。成文日期不能用简称,写成“九九年二月十四日”,也不能省掉年月日,写成“九九.二.十四”,更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1999年2月14日”。“零”写成汉字“○”即可。成文日期的确定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以通过日期为准;法规性文件以批准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标注于发文机关下一行的位置。

7:印章

   印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公文的外,都应当加盖印章。

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有两种情况:如需加盖两个印章,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署发文机关名称,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主办机关印章在前;

   如需盖三个以上印章时,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三个印章,如余一两个印章,应居中排列,印章之间不得相交相切。印章要求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一定要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页,不得采取标以“此页无正文”的办法解决。

8:附注

   附注是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名词术语的解释,传达、阅读的范围与使用方法的说明,多用圆括号括入。例如:“(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可自行翻印)”。

 

公文如有附注(3号仿宋字),应居左空2字标注在成文日期和印章之下,版记之上。

十六:赤壁赋

    艺术特色: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仗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