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筱芳的人物画

 红瓦屋图书馆 2012-02-16
丁筱芳的人物画
喻 军
  喻 军

  漫漫中国画史,从文脉的传承、演变和地域分布所呈现的不同艺术形态而言,可谓“云横九派”。四百年前,华亭董其昌以崇南贬北、提倡文人“士气”的高远立论,始创“南北宗”说,不失为画史上的一次理论飞跃。其后出现的前海派、后海派,甚至于当代所谓“五大画派”,都无法跳脱这一基本划分。当然,从艺术本体论,我们尚不能以此作为评判标准设定品评体系。

  海派艺术,在中国画主要流派中无疑占有突出地位。就创作群体论,尤以花鸟画成就最高,山水次之,而杰出的人物画家却并不多见。近现代集大成者,无非任伯年、程十发等。姑且不论这是何种原因形成,聊感欣慰的是,进入当代以后,海派人物画坛却形成了颇具实力的创作集群,其比重、成就相对于花鸟、山水画创作而言可谓不相伯仲甚而过之。优秀的画家为数不少,丁筱芳既属其中的后起之秀,又属创作实力较为突出的一位中年画家。尤其是近年来,他的诸多佳作,引起了画、藏两界较为广泛的关注。

  我总以为,画家的某些特质,若非与生俱来,凭借后天之功亦不可得。观筱芳的画,常有感于他是“很会画画”的人。比如,关于作画的笔性问题,许多人穷其一生也难以入得堂奥,而筱芳笔性之好、表现力之强,实为人物画家中所鲜见。无论尺幅小品,还是丈二大画,即便极塞实处,亦无繁缛之感,却愈见虚灵,正所谓“虚则意灵,灵则无滞”(清·恽寿平)。通读他的画,有清气而无浊气;有灵气而无匠气;有文气而无俗气,悠悠聚合就形成了一种“逸气”,淡宕佳境,浑脱浏漓,本乎游心。

  通常人物画创作,题材上总以古人居多,而观照当下、直面现实之类的佳作,似乎并不常见。筱芳是既能画古人,也能画今人,题材之广泛,可谓无所不涉。我们从他的众多作品中,既感知到了“名媛仕女”“文人高士”所透射的人文情怀;亦领略到了“军歌嘹亮”“二泉映月”“西藏风情”所折射出的时代映像。他极富创意地以块面结构、平面装饰、时空交错、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建立个性风格,尤其是他的一系列主题创作画兼具形式感、时代感和雕塑感,突破了纯以线条、填色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图式。在他的“古意幽怀”系列作品中,极少用重墨、重彩强化视觉效果,而是偏重于淡雅的笔墨意蕴和诗意营构,正可谓启人之高致,发人之幽情;且很好地解决了人物和背景的错综关系及满构图的难度,非但没有冲淡人物主体形象,反而使作为背景衬托的诸般意象十分协调地融入于整体造设之中。最近他参与“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工程”的创作,其巨幅作品《都市风景线》是一幅反映上海自1949年至新世纪以来城市发展、历史演变的全景式组画,把人文风俗、都市语境和当代元素加以糅合,在艺术手法上作了多种尝试,充分展现了他驾驭重大题材、鸿篇巨制和笔墨语言的能力。

  对于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来说,传统文脉的继承是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筱芳深研并临习传统,却不泥古法,心随笔运,神随意转。诚如范宽所言:“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这是一位创新型画家所必须具备的悟性和特性。故而观筱芳之画,可澄怀怡性,可幽潜悠游;可追溯传统之渊源,可感悟当代之精神。

  在海派中青年画家中,筱芳以勤勉敏思、坚韧执着、富有探索精神著称。他20来岁便在画坛崭露头角,作品频频入选全国及上海各项大展并获奖。他一路行来,虽沟沟坎坎,却一以贯之,终至通衢大道。相信他作为海派人物画坛的重要画家,会以他愈加丰硕的创作成果,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