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法归一”的一指禅推拿

 sxxzwd 2012-02-18
         曹仁发

  1931年出生,浙江宁波人,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

  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推拿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二届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三、四届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针灸推拿气功研究组副组长,全国推拿医疗中心名誉主任,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2009年担任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一指禅推拿临床工作室传承导师。

  作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第四代传人,曹仁发从事中医推拿半个多世纪,是中国现代推拿事业发展承上启下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强调推拿手法对于疗效的直接作用,同时注重“用心”治病,医者应当“专注一境”,思想集中于某一目标,细心体会患者的细微反应。

  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 

  

  81岁的曹仁发举起结实有力的右手,短粗的拇指上下翻飞,灵活变化出推、拿、按、摩、滚、捻、缠、揉、搓、抄、摇、抖等十二种手法,看得人眼花缭乱。这就是传说中“万法归一”的一指禅推拿。

  作为上海推拿学校第一届毕业生,曹仁发从事中医推拿的医疗、教育半个多世纪,是中国现代推拿事业发展承上启下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师从一指禅推拿名宿钱福卿,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第四代传人,又深得推拿界前辈马万龙的内功推拿真髓,并以其粗短拇指的特殊天赋及手法操作上的精益求精,形成了自己的手法风格和学术特色。

  曹仁发的手法刚柔相济,操作细腻,不仅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膝骨关节炎等骨伤科疾病,还擅长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失眠、慢性胃肠炎以及痛经、月经不调等内妇科疑难杂症。

  “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中最主要的思想为‘禅定’,也就是‘专注一境’,思想集中于某一对象、目标或意象,使心不为物所动、不为欲所牵。通过禅定能调节精神,治疗疾病,补益体力。因此在一指禅推法操作时,医者必须思想集中,自然着力于指端,静心体会治疗中患者的各种细微反应。”虽然已经退休十多年,但曹仁发对于一指禅推拿没有半点生疏。

  

  推拿时的“禅定”

  说起一指禅推拿,自然就联想到佛教禅宗的“一指禅”。

  据《辞源》所载,“一指禅”是佛教禅宗派的用语,意为万物归一。据《景德传灯录》记载,宋朝惧骶和尚向天龙和尚询问关于佛教教义时,天龙竖起一个手指,惧骶和尚马上大悟。此后凡有人来求教,他也常竖一指。俱骶临死前说:“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 

  一指禅推拿历史悠久,但起源缺资料可查。传说梁武帝时,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悟出《易筋经》与《一指禅功》。《黄氏医话》在谈到一指禅推法时云:“推拿一科,发明于岐伯,著书十卷,一曰、二曰,三曰、四曰,及梁武帝时,达摩以为旧法过简,不敷应症,复取旧法广大之,增入搓、抄、滚、捻、缠、揉六法。” 

  流传于今的一指禅推拿流派,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清咸丰年间。河南人李鉴臣擅长一指禅推拿,客居扬州,授艺于江都丁凤山,丁氏结合中医理论,以一指禅推拿术行医江南,后广收门徒,师承丁凤山的有王松山、钱福卿和丁树山等十余人。从此,一指禅推拿术世代相传,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推拿学术流派。

  曹仁发曾演示一指禅推法的基本操作:两目凝视,舌抵上腭,鼻息调匀,气沉丹田,将全身功力运至拇指之尖;尔后,轻缓地落指于施治的穴位上,和患者息息相通,融为一体。医者百节放松,百脉开通,四肢八骸无一僵硬,达到柔和的境地,手法过处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曹仁发解释说,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中最主要的思想为“禅定”,也就是“专注一境”,思想集中于某一对象、目标或意象,使心不为物所动、不为欲所牵。通过禅定能调节精神,治疗疾病,补益体力。

  在一指禅推法操作时,医者必须思想集中,自然着力于指端,不要刻意向下按压和使用死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医宗金鉴》中对手法运用所说的“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求“松”巧用劲

  虽然一指禅推拿历史悠久,但迄今还无人能简要总结其流派特点。曹仁发认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的特点是手法柔和有力,柔中有刚,安全舒适;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一指禅推拿尤其擅长治疗内妇科杂病,如头痛、眩晕、不寐、劳倦内伤、胃脘痛、消化不良、久泄便秘、痛经、儿科某些疾患以及脊柱四肢关节疼痛等症。

  曹仁发说,推拿作为治疗手段,是以手直接接触患者的肢体,所以手法一定要练得非常熟练,手法的好坏决定疗效。

  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手法基本上有十二种:即推、拿、按、摩、滚、捻、缠、揉、搓、抄、摇、抖。其中一指禅推法是主要手法,其动作要领可归纳为十个字: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其核心就是着眼一个“”字,要求肩部、肘部、腕部放松下垂,指掌也要放松,而大拇指吸定一点。手掌越是放松,大拇指越是着实,越是用得出力量。

  除了手法求“松”,一指禅推拿还讲究手法用劲,必须根据病变的寒热虚实,分别用“平浅深陷”四种劲。最轻的是平劲,劲仅作用于皮肤;浅劲作用于肌肉;深劲作用于筋骨;陷劲作用于骨骼内脏。

  曹仁发伸出右手拇指,一边演示一边解释说,比如拇指偏锋推,是少商劲,操作时手指基本放平,手腕不是下垂而是上升,带点悬劲,所以力量很轻,作用在皮肤,为平劲。这个手法如果推头面部,5-10分钟之内皮肤不会发红。

  而浅劲主要是用螺纹劲,最好指间关节软一些。螺纹劲推起来很柔和,很舒服,作用于肌肉。

  深劲和陷劲则主要用指端。推的时候,指端竖直,即拇指纵轴与被操作部位垂直。针对穴位或者关节间隙持续地推拿,一个穴位要推两三分钟,时间叠加起来力量就会逐渐深透到组织深部。

  推某些部位,譬如颈项部,螺纹劲即浅劲,跟指间关节屈指推配合起来,这时的力量很沉着、很稳健,也能达到很深的部位。

  曹仁发说,一指禅推法在颈项部操作时有一个很有名的手法叫“蝴蝶双飞”,采用“蝴蝶双飞”推得力透溪谷,那才是真正掌握一指禅推法。

  

  手法治病亦要用心

  一指禅推法临床应用时,还要求达到“循经推穴、紧推慢移、重而不滞、轻而不浮”这十六字的要求。

  循经推穴就是循着经络推穴位。曹仁发说,推拿当中的有些穴位有其特殊性,穴位到底范围有多大,推上去是不是在穴位上,手中应该是有感觉的。手一推上去就应当知道病变主要在哪个地方,在这个关键地方就要多推些时间,即所谓紧推慢移。

  紧推慢移是指推的时候频率要快,移动一定要慢,力量要保持一定的量。不要一推一条线,不要打滑。慢慢地移动往往能发现病变的所在,在治疗当中可以发现皮肤下面的筋结、痉挛或者有条索状的感觉,或者有敏感点,往往这种敏感的地方就是治疗的关键。

        推拿临床的“筋出槽、骨错缝”都是要靠手法在紧推慢移过程中,细细品味,精工细作。所以推拿治疗不单单是手法治病,还要用心治病。

        重而不滞是指手法重的时候也要灵活,也要协调;轻而不浮则是指手法有轻重,但轻手法也要纯熟,要吸定治疗的部位和经络腧穴,要着力于操作部位,不能像一块木板浮在水面上。

        曹仁发解释说,一指禅推法是个基本手法,在临床上应用时有很多变化,可以结合摩,可以结合揉,还可以结合拿,真正用得灵活得话。为求推拿手法的纯熟,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尤其重视功法训练,包括手法训练和易筋经功法训练。

        手法治病,同样也是用心治病,曹仁发说,医者要以人为本,在治疗中注意很多细节。“有些医生有一些非故意的习惯动作,比如■法时一手■一手按住患者背脊,患者会感觉不适。医生要注意这些细小的动作,在治疗中要集中注意力,用心治疗时手上才会有感觉。”

        一指禅推拿强调推拿治病有双向作用,即“重视调节”。高血压推了以后可以降低,血压低的时候推了可以升高。腹泻的时候可以止泻,大便秘结的时候可以通便。

        “调节”不仅指治病方面的调节,也兼顾患者的身心情绪。如果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治疗时要注意情绪的变化。与此同时,医者自身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内功推拿马万龙老师说过在治疗中切忌用“心力”即勉强用力,以免伤自己身体。

        因此,对推拿医师来说,自己也要注意调节,要保持心平气静,这是曹仁发学术思想中最具人性的部分。

    

        从中专生到正高级

        曹仁发与一指禅推拿的缘分,还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

        那时上海的推拿医师,最年轻的也已经四五十岁了,推拿流派曾一度处于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境地。为了保留这份珍贵的中医文化遗产,上海市卫生局创立了推拿医师培训班(上海推拿学校前身),对中医推拿进行抢救性教育。

        1956年,曹仁发进入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学习,成为推拿学校第一届毕业生,传承了老一辈推拿名家的经验。1959年由当时上海中医学院党委批准,曹仁发拜一指禅推拿名宿钱福卿为师,尽得其真传,成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第四代传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推拿教育,学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使得传统中医推拿在全国范围内奠定了广泛的基础,而师徒结对的传承又使许多学术流派得以薪火相传。

        曹仁发回忆说,“在推拿学校学习推拿的时候,一指禅推拿的老师中有3位老先生是丁凤山的徒弟,包括王松山、钱福卿、沈希圣,应该是最正宗的一指禅推拿老师,在手法训练的时候还有王纪松、王百川等老师。这五位老师一直来上手法课,但因为每个人手指是不一样的,区别最大的是指间关节,在推的时候有的是屈指间关节的,有的是不屈的。不屈的就是所谓推螺纹劲,屈的是指端劲,两种操作都是可以的,必须根据自身身体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手法。”

        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前辈们非常重视功法锻炼,要求学者先锻炼外桩功、易筋经和在米袋上练指力的基本功,以求强壮的体魄与手法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在人体上进行操作训练,使手法日趋纯熟。

        曹仁发回忆说,“那时我们每天要做三四节课的手法练习,一开始也是在米袋子上练基本功,手法成熟以后,与同学在身体上互相练习。身体和米袋子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人体肌肉有弹性,各部位的感觉都不一样,头部推拿要打滑的。因此,手法要适应身体各个部位的情况,要熟悉经络、穴位的位置,做到心到手到,在临床上才能得心应手。每天早晨还要练习易筋经和外桩功,起到拉筋、强健体魄的作用。”

        曹仁发感慨道,目前在临床治病中很少有医师能够50%以上的时间采用一指禅推拿,原因多种多样,最关键的问题是基础没有打好。“所以一指禅推拿没有用处的说法常常听到,这个跟学校里基础教育有关。”

        在临床工作中,曹仁发又得到推拿界前辈马万龙老先生的悉心指点,深得内功推拿的精髓,还吸收了其他流派的长处,比如滚法推拿、按脊疗法、旋转复位手法等。他说,“推拿手法不能仅仅依赖于一指禅推拿,也要熟练地掌握其他流派的手法。比如,滚法推拿适用于大面积治疗,与一指禅推拿可以互相补充。内功推拿在人体行气活血、宣肺开窍方面以及调节脾胃,温肾壮阳方面有着独特的优点,因此应该全面掌握内功推拿的主要手法和功法锻炼。临床实践中不拘于一法,才能领悟一指禅推拿的精髓——‘万法归一’的精髓。” 

        作为上海推拿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曹仁发在现代推拿学的发展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他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担任上海推拿学校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负责人,编写了全国第一本推拿教材《推拿学》以及众多学术著作,对中国推拿专业教材及理论体系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数十年来,曹仁发在推拿学科学术交流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1977年,他参与成立了上海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1979年,召集全国有名的推拿、骨伤科医生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提出要成立全国性推拿学会。1987年成立全国推拿学会,曹仁发任第一届主任委员。

        从一个中专毕业生,到正高级职称,曹仁发的个人成就与现代推拿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推拿来源于民间,我们学习时推拿在民间的影响不大,推拿医师起点很低,在医院里常不受重视。我1959年中专毕业,20年后才经过考试获得主治医师的职称,1993年晋升主任医师。而我仍然是幸运的,过去大部分的推拿医生都没有主治医师的职称。”

        搞了一辈子推拿的曹仁发虽已退休十几年,仍然念念不忘一指禅推拿流派的未来发展,“现代教育背景下的中医推拿专业学生,比五六十年代的学生综合素质更高,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传承可以结合学院派教育与传统师带徒两种形式,重点做好中青年骨干的临床传承,从文字影像方面对老先生的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一指禅推拿对于内科、消化道、妇科疾病都很有效,但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脊柱和四肢关节疾病的诊疗,如何把一指禅的传统特色路子重新走出来,发挥其安全有效、无创伤无副作用的优势,做到传承与发展并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治疗颈椎病需兼顾胸椎
       
        身体周刊:现代人颈椎病发病率较高,一指禅推拿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什么特点?

  曹仁发:传统认为,颈椎病大多发生在中年以后,此时人体气血渐亏,筋骨痿软无力,因而出现颈肩不适。但如今,颈椎病的发病人群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低龄化成为主要方向,这就要求在治疗中注意分析是一般认为的退变引起的,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推拿治疗脊柱病以手法为主要手段,因而单一手法的操作是否熟练、运用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若不知“平浅深陷”,不讲“掌虚指实”,抓住就捏,按下便揉,怎么称为“法”。

  颈椎病的治疗中,最能体现一指禅手法的优势。其“循经推穴、紧推慢移、重而不滞、轻而不浮”的手法要求可以极尽发挥。由于颈椎所承受的重量需要通过胸椎向下传递,所以在治疗颈椎病时,要认真检查胸椎是否有代偿性病变。

  在治疗手段上,也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特点,各种手法综合运用,包括内服、外敷,以及功法锻炼。

  

  身体周刊:一指禅推拿在治疗肩周炎上有何经验?

  曹仁发: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症的简称,肩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活动。肩周炎的病人本身就很痛,一指禅推拿的治疗特点是不增加病人的疼痛。一指禅推拿可以力透溪谷,深透到骨缝里,不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有的流派强调活动关节、拉伸关节,增加活动的幅度,一不小心病人就会很痛的,因此活动范围要控制好。我治疗肩周炎时一面推,一面小幅度摇转,对关节活动有帮助,再配合搓、揉、抖等放松的手法,能让病人舒舒服服治好病。

  肩周炎中医分型为风寒湿阻、淤滞型和气血虚型,推拿治疗应以分期辨证治疗为宜。依据肩周炎病情的演变特征,一般可分为初期和后期,初期以疼痛为主要症状,推拿治疗原则以活血止痛为主,后期以关节功能障碍为主,治疗则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
练功降压 围棋健脑
医者的身体

  “积健为雄”,曹仁发家中的这幅字是他最喜欢的一句话。虽然已退休十多年,但耄耋之年的他仍然思维清晰、精力充沛,这得益于他坚持了数十年的练功习惯。

  每天早晨,曹仁发都会在院子里练习一个小时的易筋经,再慢跑十五分钟。这样的锻炼对于一个身患高血压的老人来说,起到了降压效果。“我有高血压,高压160、170,早晨要吃降压药,如果不吃药,练功慢跑后血压也能降到140。推拿也可以行气活血,使血管舒张,起到降压的作用。”

  搞了一辈子推拿的曹仁发,不仅保持了自身的健康,还给周围的人带来健康。他平时就用推拿自我保健,腰痛了就到岳阳医院让学生推一推。曹仁发的妻子说,“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疼都是老伴给推拿的,半年后就好了。”刚退休时,曹仁发在家里闲不住,经常有亲戚、朋友、老邻居找他推拿。现在年龄大了,精力有限,曹仁发已经很少出山了。

  曹仁发在饮食调养方面也很讲究,早餐是一碗养生粥(将黑木耳、红枣、西洋参、枸杞子放在一起煮烂)、白煮蛋、牛奶,每天早晚吃两次虫草,起到补肺养阴的作用。

  曹仁发还有一个养生秘方,就是下围棋。前几年,他每天与院子里的一位老中医切磋棋艺,棋逢对手,乐在其中,不仅锻炼了脑子,还收获了友谊。可惜,如今这位老搭档已经搬走,曹仁发再也找不到对手,那盘围棋也已束之高阁多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