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古代的连中三元是指的哪三元?

 崇武大地飞歌 2012-02-18

我国古代的连中三元是指的哪三元?

时间:2010-07-20 15:24:00 来源:超大军事 作者:军迷 讨论超大军事
关键字问答系统,提问,回答,知识搜索,古代,三元

-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废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第一步,书生要参加院试,录取的被称为“秀才”。

  第二步,秀才要参加乡试,录取的被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第三步:举人要参加会试,录取的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

  第四步:贡士要参加殿试,明清时要来北京赶考,其清朝雍正以后,殿试的地点在保和殿,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录取的被称为“进士”。其中:鼎甲三元(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一名称为“状元”。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皇帝会重用为“大学士”及“殿前行走”。
|||

】“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三者分别指明清时代开科取试的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明代也以殿试的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
  明清时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县、府试)、乡试(省试)、会试(京试)和殿试(廷试)。
  院试在县、府举行,童生可以参加院试,考取的称为“生员”、“相公”或称“秀才”。
  乡试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生员(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了的称为“贡士”。第一名贡士称为“会元”。
  殿试是最高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了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合称“三鼎甲”。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

|||

解元、会元、状元

|||连中三元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这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度,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第一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