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四宝”别号雅谈

 山爷wzs0718 2012-02-18

“文房四宝”别号雅谈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笔、墨、纸、砚亦然。在使用之余,文人雅士还给它们取了人性化的名字。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在北宋时期已被广泛使用,成为书房中最重要的书写绘画用具。到再晚一些的南宋初年,诗人陆游(西元1125-1210年)曾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笔、墨、纸、砚亦然。在使用之余,文人雅士还给它们取了人性化的名字。唐代才女薛涛曾作诗〈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诗中所歌咏的就是砚、笔、墨、纸。



在中国最早的释义辞书《尔雅.释器》中云:“不律谓之笔。”(蜀人呼笔为不律)《说文解字》云:“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有一篇以毛笔为题的拟人化讽喻散文《毛颖传》,世人遂以“毛颖”称之。《毛颖传》中有:“秦始皇使恬(蒙恬)赐之(指兔)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故后称毛笔为“管城子”。又有:“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故又称毛笔为“中书君”。

自韩愈为笔赐名后,其他文人亦纷纷效仿。因笔束毛而成,故又称毫。宋梁同翰称笔为柔毛,白居易称笔为毫锥,唐冯贽拜之为龙须友。毛笔的笔杆以竹管制成,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以“管”谓之,曰:玉管、翠管、银管、象管、筠管、斑管、毫管、寸管等。又因其使用时要饱蘸墨水,故又唤为墨曹都统、墨水郡王、毛椎刺史等。

  

墨,称“陈玄”,也称“龙宾”,典出于唐冯贽编纂的《云仙杂记》。一天,唐玄宗见御案墨上有一小道如蝇而行,叱之,小道呼“万岁”,自称是墨精“龙宾”。唐墨用龙香剂制成,故又称“龙香剂”。

唐文嵩撰《松滋侯易元光传》,以墨拟人,为墨立传:“易元光,燕人也,其先号青松子,颇有才干,封松滋侯。”墨君姓易,是因为燕地的易水盛产名墨,由松树燃烟制成,所以其先号青松子。

唐李廷的《藏墨诀》中称墨是“乌玉块”。墨以黑而光者为贵,“玄光”亦是墨名。

此外,墨还有“乌金”、“燕正言”、“组圭”、“体玄逸客”等称谓。

  

古代制纸多以楮树为原料,因称楮先生。宋陆游〈村居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有:“孤寂惟寻曲道士,一寒仍赖楮先生。”

因为纸由麦秆制成,故又称“麦光”,苏轼〈和人求笔迹〉就有“麦光铺几净无瑕”诗句。

汉代服虔《通俗文》内谓:“方絮曰纸”。“絮”指原料,而“方”就是成品形状。“方絮”的意思就是说:纸是水中的絮经过滤水之脱水,粘结后而成的方形物。后来,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纸面更加洁白平滑,故又称纸为“滑砥方絮”。



唐文嵩在《即墨侯石虚中传》曰:“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拜即墨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就成了砚的拟人代称。

宋代苏东坡曾为婺源龙尾山“罗文砚”(歙砚一品种)写过一篇《万石君罗文传》传记,谓“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由此而得名。如清代王继香的〈七星砚铭〉曰:“北斗啖啖孕石君,繁忙上腾昌斯文。”后来,不管是什么材料制作的砚台,都统称石君。

古人读书人将书斋中的各种书画用品,以友相待,所以砚又被称为石友。宋代王炎有诗曰:“剡溪束楮生,歙穴会石友。”广而传之,众皆称砚为石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