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谁来纠正“错位的关系”
文/钟经
在太子奶商标之争、高科奶业身份变化、太子奶走向破产的诸多事实面前,我们探究新闻事实的激情一再被点燃。在一目了然的事实面前,掩耳盗铃的做法终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李途纯案的最终结论,再度印证了记者探究事实真相,追求最具公信力报道的价值所在。
近三年来,采访李途纯案及太子奶事件一直是件非常尴尬的事,每次记者都感觉被一种有形无形的枷锁缠绕。不过,更重的枷锁其实钳制在我们的采访对象——李途纯身上 。
李途纯只是一代中国企业家的代表,这一代中国企业家经历过“野蛮生长”的阶段,在世俗眼中或许也带有先天的病态。
那么,我们反观那些制定规则或者执行规则的群体呢?他们在世俗眼中是否也带有“病态”?
通过三年来对太子奶事件和李途纯案的不断深入采访,记者发现在当下社会,利益对人造成的影响,比任何时候都要猛烈。尤其是利益捆绑公权时,它的杀伤力就不仅仅是“摧毁”一个李途纯或一个太子奶公司那么简单,此时作为弱势群体的企业和个人就显得势单力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