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案例40 热学、光学及设计实验
2012-02-19 | 阅:  转:  |  分享 
  
案例40热学、光学及设计实验

例1某同学在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振子质量的关系时,利用同一根弹簧,记录了不同振子质量对应的周期值如下表:

m(g) 5.0 10.0 15.0 20.0 25.0 30.0 T(s) 0.40 0.57 0.69 0.80 0.89 0.98 他在T-m坐标系中根据此表描点后发现T、m间不是正比关系,而好象是T2∝m关系,请你进一步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





例2某同学利用一架固定好的自动相机,用同一张底片多次曝光的方法,拍下了一辆小轿车启动后不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照片.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2.0s.已知小轿车的车长为4.5m.他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关系,结果如图所示.请你估算这辆小轿车的加速度a和小轿车在照片中第2个像所对应的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

例3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分3个主要步骤,实验中给出的器材有:①电流表(量程0-100μA)②标准伏特表(量程0-5V)③电阻箱(0-9999Ω)④电阻箱(0-99999Ω)⑤电源(电动势2V,有内阻)⑥电源(电动势6V,有内阻)⑦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1.5A)⑧电键两只,导线若干.

⑴首先要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如果采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A的内电阻并且要想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从以上给出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选用______,可变电阻R2应选用______,电源E应选用______.

该步实验操作的步骤有:A.合上K1B.合上K2C.观察R1的阻值是否最大,如果不是,将R1的阻值调至最大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E.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F.记下R2的阻值.

把以上步骤的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空白处:①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如果在步骤F中所得的R2的阻值为600Ω则图中被测电流表的内阻Rg的测量值为___Ω.

⑵如果要将图中的电流表A改装为量程为0-5V的伏特表,则改装的方法是给电流表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

例4如图所示,A是浮子,B是金属触头,c住宅楼房顶上的蓄水池,M是带水泵的电动机,D是弹簧,正是衔铁,F是电磁铁,sl、s2分别为触头开关,s为开关,J为电池.请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住宅楼房顶上的自动注水装置(连接自动注水电路图).









7.3热学、光学及设计实验

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浓度为n,又用滴管测得每N滴这种酒精油酸的总体积为V,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右图)测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m.

⑴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d.

⑵从右图中数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m=______.

2.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下列要求正确的是:

A.玻璃砖的宽度宜小些B.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纸面上

C.每边的两个大头针的距离近些容易观察

D.在插P4时,只要把P3挡住就行了,不必考虑P1、P2.

3.图为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的示意图.图甲是用绿光进行实验时,屏上观察到的条纹情况,a为中央亮条纹,图乙为换用另一种颜色的单色光进行实验时,观察到的条纹情况,a,为中央亮条纹的情况,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图乙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图乙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

D.图乙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

4.有一种测量真实子弹速度的装置叫"冲击摆".它的主要构造是:用4根长度均为L的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M,高度为d的木块,将该装置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时细线均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前面的两根细线).被测试的子弹质量为m,将它正对着木块的左侧中心点垂直于左侧面水平射入,并留在木块中和木块一起上摆.测得上摆的最大摆角为α.⑴写出根据以测得的数据表示子弹初速度v0的表达式.⑵用什么方法可以尽量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

5.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10.00cm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O,连线的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MN,的垂线AB交MN,于B点,过C点作法线MN’的垂线CD,交MN,于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00cm,CD=4.00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

6.如图所示,一个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小实验用广口瓶和直尺测定水的折 射率,填写下述实验步骤中的空白.

(1)用测出广口瓶瓶口内径d;(2)在瓶内装满水;(3)将直尺沿瓶口边缘插入水中;(4)沿广口瓶边缘向水中直尺正面看去,若恰能看到直尺的0刻度(即图中A点),同时看到水面上B点刻度的像恰与A点的像相重合;(5)若水面恰与直尺c点相平,读出和的长度;(6)以题中所给的条件为依据,计算水的折射率为.

7.一块电流表G的内电阻约为2.5kΩ,现要测量它的内电阻,提供的器材有:

A.待测电流表G(量程300μA)B.电阻箱R(0~9999Ω)

C.滑动变阻器R1(0~50Ω1A)D.滑动变阻器R2(0~1kΩ0.5A)

E.电源ε(6V内阻不计)F.开关SG.导线若干

(1)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序号).

(2)请你设计测量电流表G的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并画出电路图.(要求方法简捷,将图画在虚线框内).

8.在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内有一个绿色能源区,同学们可以在这里做太阳能和风能的研究性实验。某同学为了测定夏季中午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能,制作了一

个太阳能集热装置、实验器材有:(a)内壁涂黑的泡沫塑料箱一个,底面积为1m2;(b)给你盛水塑料袋一个;(c)温度计一个;(d)玻璃板一块(约1m2).如图7-36所示.

有一块斜坡草地,太阳光垂直照射到草地表面,请将上述实验器材按实验设计要求画在右图中.

已知水的比热容c,被水吸收的热量Q与水的质量m、水温升高量△t间的关系是Q=cm△t,则为了测定中午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能,除了需要测量m、△t外,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本实验会有一定误差,试写出一条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9.如图所示,是用高电阻放电法测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其原理是测出电容器在充电电压为U时所带的电荷量Q,从而求出其电容C。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⑴按电路图接好实验电路;⑵接通电键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微安表的指针接近满刻度.记下这时的电压表读数U0=6.2V和微安表读数I0=490μA;⑶断开电键S并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s或10s读一次微安表的读数i,将读数记录在预先设计的表格中;⑷根据表格中的12组数据,以t为横坐标,i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右图中用“×”表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图象,可以估算出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0时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0约为_________C,从而算出该电容器的电容约为________F.























7.3热学、光学及设计实验

(答案)

例1.解:可以根据表中的T值计算出相应的T2值填入表中,画出对应的T2-m图象。如果所描出的点很接近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就可以确认T2∝m关系成立。

在给出的表中增加一行对应的T2(s2)值:

m(g) 5.0 10.0 15.0 20.0 25.0 30.0 T(s) 0.40 0.57 0.69 0.80 0.89 0.98 T2(s2) 0.16 0.32 0.48 0.64 0.79 0.96 如图作出T2-m图象:得到的6个点可以认为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可以确定T2∝m关系成立。













例2.a=2.0m/s2V=8.0m/s

例3.⑴④,③,⑥;C、A、D、B、E、F,600⑵串,49400

例4.略



1.⑴;⑵58

2.B

3.A

4.⑴;⑵多测几次求平均值。

5.1.5

6.刻度尺竖直ACBC略

7.C滑线变阻器分压电路,电流表与电阻箱串联连接





8.解:装置图如右。还应该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升高所用的时间t。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没有全部被水吸收。



9.解:按照图中的点,用光滑曲线把它们依次连接起来,得到i-t图线,图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就是放电量,即原来电容器的带电量。每小格相当于2.5×10-4C,用四舍五入法数得小方格有32个,所以Q0=8×10-3C。再由C=Q0/U0,得C=1.3×10-3F。























高中物理典型案例集锦太原市十二中姚维明



学科网-精品系列资料版权所有@学科网























































10203040



o



0.2



0.4



0.6



0.8



1.0



m/g



T2/s2



图7-3-9



R



C



S



V



A



μ



图7-3-8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020406080t/s



μA



i/A



图7-3-7



图7-3-6



(a)(b)(c)(d)



图7-3-5



图7-3-4



图7-3-3



L



v0



αα



图7-3-2











图7-3-1



图7-12



图7-11







E



K1



K2



R1



R2



A



图7-10



0123456789101112(cm)







献花(0)
+1
(本文系华夏文化88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