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 反身性理论

 满船空载月明归 2012-02-20

  (注:摘自《金融炼金术》)

反均衡

经济理论致力于研究均衡点。均衡概念是非常有用的,它容许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最终的结果而不必考虑形成这一结果的过程。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很迷惑人的 概念,颇有经验主义的气味。即然经过调整过程可以实现均衡,则该均衡点必定是以某种开式可观察到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现实生活中几乎看不 到均衡-----市场价格的灵活易变是尽人皆知的,所观察到的过程只不过被人为地设定为趋于均衡,可为什么永远也达不到均衡呢?不错,市场参与者必须顺应 价格,可他们所顺应的也许是一个不断游移的目标,这样一来,根本就谈不到什么顺应,而经济学的所谓均衡也只不过是天方夜谭。

均衡观念是公理系统的产物。经济理论的结构类似于逻辑学或数学,它建立在某些公设的基础之上,所有的结论都经过逻辑推理以公设为前提推导而来。均衡 的非现实性无损于逻结构的有效性,但是,如果将假设的均衡看成现实的模型就会出现严重的失真,正如应用欧式几何描述三角形内角和不等于180度的空间时将 会发生的情形。

公理化方法的最高成就是充分竟争理论。尽管这一理论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但至今未被超越,只是分析的方法做了改进。该理论坚信,在某些特定条件 下,无节制地追求私利将自然地导致资源的最佳分配。每一个公司都在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的水平上进行生产,并且每一个消费者都购买其边际“效用”等于市场 价格的总商品量,这时就达到了均衡点。公析表明,在供给和需求任何一方的力理都无法左右市场价格的前提下,均衡点将令所有参与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值。正是这 条论证充任了19世纪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理论基础,它也是时下“市场魔术”崇拜的理论根据据。

让我们考查一下充分竟争理论的主要假设。业经清晰表述的假设包括:完备的知识;同质而可分的产品,足够数量的参与者以使任何单独的参与者都无法左右市场价格。

完备知识的假设是令人怀疑的,如果认识的对象中包含有主体的参与,这种认识就不可能称为知识。我在做学生时就觉得这一假设特别难以接受,我毫不怀疑 古典经济学家正是在我认为无法接受的含义下使用这个假定的,因为19世纪的思想家们并未我们今天这样意识到人类知识的局限性。当认识问题开始揭示出来之 后,这种理论的倡导者们转而使用一个更有节制的字眼:信息,宛备的信息成为这一假设的当代表述。

遗憾的是,这个假设并不足以撑起整个理论结构,为了弥补其不足之处,当代经济学们求助于一种巧妙的手法:坚持主张需求和供给曲线应当看作是即定的。 这不是一个公设,相反,他们将自己的主张隐藏于方法论背景之中,他们争辨道,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供求关系而不是供或求的任何一个单独的方面,需求可能一个 更适合心理学家的课题,供给可能是工程师或管理科学家的领域,两者均在经济学的视野之外,所以必须把此两者看作是即定的。

然而,也许我们应该停下来问一下,供给和需求的条件是独立地给定的,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我们可以追问,这些贡线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这里面 已经出现了一个附加的假设,这一假设给自己安上了方法论的面具,似首只是一种研究手段上的权宜之计,它假设参与者可以对自己的偏好和封选的对象皆了然于 心。

我认为,这个假设是站不住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形状不能看作是独立给定的,因为它们二者都体现了参与者的预期,而供求形势的变化又取决于参与者自身的预期。

预期的作用在金融市场中表现最明显。买志决策依据对将来价格的预期,而将来的价格又反过来受制于当前的买志决策。在这里,将供给与需求看成是由独立 于市场参与者预期的外部力量所决定的看法,无异于盲人指路。在商品市场中,这一作用不很明显。在那里,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生产,需求则决定于消费,而 决定生产和消费总量的价格则不定是当前的价格。相反,市场参与者更像是受到未来价格的引导,要么是远期市场的价格,要么是他们自己的预期价格。无论如何, 谈论独立给定的供求曲线都是不适当的,因为这两个曲线都体现了参与者对款来价格的期望。

市场事件可能影响需求和供给线的形状,这一思想被古典经济学派视为异端。古典经济学认为,需求和供给曲线决定了市场价格,假如它们要身受到市场的影 响,价格将不再是惟一决定的了,价格波动,而不是均衡,将成为常见的现象。这太糟糕了。经流理论的一切结论都将因此而现实世界脱钩。

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经济学家引入了将供求曲线视为独立给定的方法论手段,然而用方法论的手段来粉饰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假设,这未免不够当明正大。为确 保公理化体系的完整性,经济理论的假设应当给出确切的说明。也许,我们将发现经济理论同现实世界的相关性未必胜于非欧几何,但至少可以由此知道自己的立足 点。真实的情况是,我们被方法论的诡计蒙骗了,教科书中宣讲供,求曲线,仿佛它们具备来自经验的证据,但独立持续变化的市场中,交易人士都清楚参与者会受 到市场行情的极大影响,上涨的价格常常吸引更多的买主,反之亦然。假如供,求曲线独立于市场价格,自我增强的趋势怎么能够坚持下去呢?然而,即使对商品, 股票和外汇市场的粗略的一眼,也足以确认这种趋势是普遍的而非例外。

充分竟争理论还可以为自己辨解,指出我们在商品和金融市场上观察到的趋势仅仅是暂时的偏离,它终究将为供求的“基本”力量所消除。值得注意的是充分 竟争理论并没有限定调整的弱点在于:所谓纠正“投机”过度的“基本”力理是根本不存在的,而另一种情形,即投机行为改变了假设的供求的基本条件,倒是完全 有可能发生的。

在通常情况下,投机价格的上涨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结果,供给增加需需求减少,暂时的失衡随着时间的流逝得到纠正。但也有例外,在外汇交易中,由于对 国内价格水平的冲击,一次持续的价格变动可能会产生自我加强的效果。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股票市场里,股票的市场表现会对处于困境的公司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在考查最近的国际贷款史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过度负债先是增强了债务国的以负债率来衡量的供款能力,可是,当银行要求还贷时,债务国的清偿能力却突然消 失了。一般地说,信贷的扩张和收缩可以影响债务方的偿付能力和意愿。

这些例外说明了什么?是证实了这个规律还是使公认理论的修改成为必要?答案取决于它们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如果这里所谈论的是一个孤立的案例,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需要克服的理论)佯谬,但如果意外事件一个接着一个,那么值得怀疑的就是理论本岙了。

我坚信,这种佯谬在所有发挥着贴现未来的功能的金融市场中都是很典型的。应该特别注意的有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银行业以及所有类型的信贷,微观经济 理论也许可以继续对此视而不见,因为存在着只是偶然发生或根本不发生这种佯谬的广泛的经济领域,但是,如果不考虑这种现象,这不可能指望理解宏观经济的发 展。一个盛行浮动汇率和大规模资本运动的古典经济学定义的“规范”的因果模式似首颠到了,市场发展驾驭供求条件的变化,而不是相反。

调整过程未能导致均衡,如何看待作出这一结论的经济理论呢?回答是,它们的推导仍然是有效的,只是脱离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理解现实世界的要求将迫便人们的视线从臆测的最终结果(均衡)上移开,转向周围生动的,真实的经济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的思维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理解变化的过程比掌握静态的均衡要困难的多,我们就不得不修正许多有关人类认识能力的先入之见,并满足于远逊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明晰度。

 

不完备的理解

从实际过程而不是从臆想的均衡出发,我们将发现一些尚未获得应有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参与者将他们的决策建立在对所有参与情境的 不完备理解之上,有两组相关的问题应给予考虑,参与者的不完备理解和社会科学家的不完备理解,我们必须注意不要将二者混淆起来。

在这一节中我将试着解释参与者的理解所固有的不完备性,在下一节中我将考察由参与者的不完备理解所引直怕对社会科学的诘难。

参观者与者的不完备理解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而更大的困难是如何应用。我试图将参与者和自然科学家各自的处境作一比较,以期有所澄清(之所 以选择自然科学家,是因为社会科学家们还要面对由参与者的不完备理解而上起的特殊问题,这些问题将在下一节中讨论)。比较的目的建立一个标准,据此则参与 者的见解可以被称为不完备的。令人感到棘手的是,自然科学家的理解也是不完备的,甚至远不是完备的。正如卡尔.波普尔所证明的,完备知识的不可企及是科学 方法的首要原理,科学家们的工作就是不断检验似真的假说并提出新的假说,如果不是将所有结论看作暂时的和可改善的,自然科学就不可能达到目前的发展水平, 也不可能再取得进步。尽管自然科学理论本身远非完善,然而由自然科学家所提供的知识形态却构成了一个标准,据此可以判定参与者的理解是不完备的。

自然科学家的优势在于,同他们打交道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自然现象。自然现象属于一个世界,科学家的陈述属于另一个世界,因此,自然现象可以充当独 立的客观标准,科学则赖此判断其陈述的真理性或有效性。与事实一致的陈述就是真的,不一致的就是假的,只有确立了同事实的这种一致性,科学家们的理解才能 成为知识。我们不必深究妨碍建立这种一致性的各种困难,重要的是科学家拥有一个可供使用的客观标准。

与此适成对照的是,参与者的思维对象却不是独立地给定的,它依其本人的决策而定。作为确定参与者观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的标准,它还不够格,但它又却 确实提供了某种标准,一些期望为后来的事件所确认,另一些则没有。可是确认过程留有遣憾,人们永远也无法肯定,究竟是预期与后来的事件相一致,还是后来的 事件顺应了预期?在此自然科学所强调的思想与事件之间的分离荡然无存了。

思维发挥了双重功能,一方面,参与者试图理解他们所参与的情境;另一方面,他们的见解又作为决策的基础影响着事件的进程。这两个功能相互干扰,其中 任何一个都无法获得单独作用进的效果,假如事件的过程独立于参与者的决策,参与者的见解就能够相当于自然科学家的见解,假如参与者的决策能够拥有哪怕是权 宜之计的知识基础,则行为的结果也可能会更加符合他们的意图,然而事实是无法接受的,参与者所依据的是不完备的理解,而事件过程则画上了这种不完备性的印 记。

自然科学中也可能出现研究对象与思维活动缺乏分隔的问题,但在形式上要和缓得多。最著名的例子是在量子物理学中,观察行为干扰了观察对象,由此引出 了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一原理在实际上设置了科学家获得知识的能力的限度。,但在自然科学中这类问题只在极限情况下发生,而对参与者来说这种情形却处于 他的思维中心。首先,科学家谨慎地力图不扰动他的研究对象,而参与者的首要目的却是按照能够令自己满意的方式来塑造所参与的情境。更重要的是,在量子物理 学中干预研究对象的仅仅是观察行为,而不是有关测不准原理的理论意识。可是就参与者的思维而言,他们自己的思想形成了与之相关的对象的一部分,自然科学的 积极成就局限于那些能够装将思维与事件进行有效分离的领域中, 当事件中包含思维参与者时,这个领域就急剧收缩甚至化为乌有。

 

社会科学问题

下面考察的是社会科学问题。同样,思考的问题包括两个不同的主斋,一个同研究对象有关,另一个与观察者有关。

科学方法适用于事实的研究,但是,正如我们所发现的,包含思维参与者的事件显然不仅仅是事实组成。参与者的思维介入了因果作用的过程,不可能再简单 地将后者视为独立于事实并且可以同事实取得一致性的客观的事件序列。参与者所面对的情境受到其本身的决策活动的影响。他们的思维构成了这类情境中不可缺少 的成分,不信纸我们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事实还是某种不同于事实的东西,参与者的思维毕竟引入了不确定的因素,这种因素在自然科学中是见不到的。当然,参与 者的思维所引入的不确定性同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但我们在后文中将会看到,这种简单类比是致人迷误的。

先看科学观察者的作用,当研究对象本身不包含任何陈述,观察或任何形式的思想时,保持科学研究要求的事实与陈述之间的分离会容易得多。

社会科学最为人诟病的弱点集中在问题的第二个方面。诸如“自我实现的预言”或“先天不足的试验”之类的批判很普遍,只不过陷入尴尬处境的往往是那些 指望成为科学家的人。参与者思维活动的自我影响的特性造成了我所述及的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因素。同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相比,科学观察的困难可谓小神 见大神了。即使所有和观察者有关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不确定仍然无法消除,因为观察者的困难直接归因于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这样,社会科学问题就不仅是方 法论的而且也是研究对象所固有的。

对科学观察者因素的过分强调,也许是由于对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错误类比所致。我并不精通量子物理学,不过就我所知,这个原理坚持量子粒子的质理和速 度不可能同量得到精确的测量,其原因在于测量行为干扰了测量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不确定因素是由外部观察者引入的(关于量子微粒的行为是否具有内在的随机 性则是另一个问题)。测不准原理同社会科学的类比是致人迷误的,因为在后一种情境中,不确定性(不可确定性)是由参与者引起的。除非量子策粒的行为同思想 参与者一样,这个类比才能成立。

今后我将根据适当的次序修正自己的讨论,着重于讨论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而将科学家们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置于次要地位。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一结论尚未得到公认。相反,卡尔,波普尔阐述了所谓的“科学统一性原则”,也就是说,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适用同样的方法和标准,这当然损害了我对他的钦佩感。这一观点虽未得到公认,但也未见到彻底的批判,在此,我将勉力一试。

为评价由思维参与者所引起的问题,应该更仔细地考察一下科学方法的运作方式,为此,我求助于卡尔,波普尔的科学方法图式,其术语表述为“演绎法则” 或“d-n模型”。像任何一种模型一样,它也是对更为复杂的现实情况的简化的,理想化的译本,但这种简单优雅在形式上非常适合我的需要。

这个模型中包含三类陈述:特殊的初始类,特殊的最终态和普遍有效的概括。把一组概括同已知的初始态结合起来就得到了预言,同已知的最终态组合起来就 得到了解释,把已知的初如态和已知的最终态相匹配就起到了检验所涉及到的普遍概括的作用。可以发现,在预言和解释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称,它们在逻辑上是可逆 的。而检验则不同,因为无论多少数量的检验也不能证明一个普遍有效的概括。科学理论只能被证伪而绝不可能被证实。证实与证伪间的不对称,和预言与解释之间 的对称是波普尔图式的两个决定性的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