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渊源有哪些

 风虎神韵114 2012-02-20

 什么是文化?《辞海》上解释: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历史文化遗产等等。狭义上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广泛。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比较著名的有一百多种。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理解是:“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以及与之相互应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他的解释虽然是狭义的、不全面的,但是却指出了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和本质。

所谓“中国文化”,简要的说,就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一种文化体系。她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涵括各种不同的外来思想文化内容;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传统优良、内涵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

究竟有哪些东西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而称其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呢?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一个渊源流长而完整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包罗很广。我们可以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为例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书法、文房四宝、唐诗宋词、中国画、祥云图案、中国瓷器、篆刻印章、京戏脸谱、中国结、甲骨文、八卦、中国剪纸、如意纹、石狮、唐装等。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古代到今天逐渐演变的过程。人的智慧及其创造就在这个过程里积累和提高,文化也就在这个过程里不断演变和丰富。割断了古今,割断了历史,也就割断了文化。我们这些人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根基和依据。因此,了解中国文化,必须首先了解中国的历史。

【中华文化的三大思想渊源】

中华文化的三大思想渊源是氏族社会的道德主义思想遗产、农耕社会的人生经验、自然笼罩下的宗教情感主义。中华文化的人生态度是温和的现世主义和温和的道德主义,所关注的中心是个人的生存状态,实现道路是在实现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道路上把握个人命运。由于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分化已经发生而且不可逆转,所以整体利益的实现缺乏可以依靠的力量,需要人们的有意识的努力和合作,中华文化从而具有深刻的积极政治理念。

    儒家学派主张以道德主义实现社会整合和社会教化,虽然“大同”不可能但是还应该为实现“小康”而努力,儒家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源流——道德主义。

    法家认为道德主义的黄金时代已经无可奈何地过去了,所以引入新的社会管理手段是必须的。但是中国法家思想与西方的法治思想根本不同,西方法治思想的中心是基于物权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而中国的法家的目标是维护社会道德的地位。

道家特别是老子对道德主义失落的社会后果认识十分深刻,而且也认识到管理的悖论——要调和不同地位的主体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是何其困难,失去了道德自觉,社会管理就没有根本出路。

    墨家思想除了来源于氏族社会的道德主义遗产之外,更集中体现了农耕社会的人生经验。墨子主张“强本节用”,实际上就是一种审慎的经济决策方式,这种决策方式用今天的语汇来替代,可以称之为“低成本运营方式”,因为农业的收获很少,如果不尽量节省开支和避免风险,足以产生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的困难。

    兵家思想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的综合应用。

    各家学说都面临一个难以预知和确知的自然界,在农业作为人们生存的主导产业的时代,这个自然界偏偏又无法回避而且对人们的生存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各家对此无不含糊其词地“任以自然”和言“天道”,并给予高度重视。所以儒家的基本经典中有《易经》,老子的“道”更是无所不在,墨子也一样主张“天志、明鬼”,鬼神和自然也一样关乎人伦道德,人伦社会甚至还是“参天地之化育”,中国的“天人合一”境界全面参杂着道德主义的现世情怀。

【中华根文化】

  中华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几乎包罗万象。中国特有的哲学、文学、艺术、宗教、音乐、风土民情、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范畴。因而本文只谈中华根文化。

中华根文化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文化的总根和源头;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当我们了解了中华根文化以后,我们就象站在高山顶上,万里山河、古今万事,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就会增长无限的智慧。

    中华文化的总根是《易经》、《道德经》和儒家《四书》。《易经》、《老子》、《庄子》被称为“三玄”。玄就是指幽深、高远的意思。《易经》源于6500多年前伏羲的八卦,成于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周易》。《易经》包罗宇宙万象,博大精深。由《易经》产生了中华文化,产生了计算机的二进制,产生了和谐理论。《易经》的阴阳理论和后来的太极图就是讲宇宙万物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核心是和生万物。“和”就是指阴阳平衡协调,认为对立统一与和谐是宇宙的总规律。和谐是国家、社会、家庭、个人最高的价值观。《易经》的对立统一强调阴阳的统一性,认为和谐的主要途径是自我调节平衡。《易经》开始只有象、数,而没有理。以形象表示的《易经》就是64卦。64卦描述了宇宙万物循环的轨道、状态和结果。其中最重要的一卦是地天“泰卦”。一阴一阳,外柔内刚,阴阳和谐,国泰民安。在《易经》里,“和”与“泰”是同义词。所以和谐是中华根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化最高的价值观。中华文化主流中的道家、儒家、墨家虽然各有分歧,但是都以“和”为中心思想。老子说:“天地相合,以俞干露”;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在民间,“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成为口头禅。和谐的核心是平衡,途径是协调,状态是融合。其中平衡最为重要。失去平衡,无法协调,不可能融合。平衡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质和量合理的关系和比例。治理国家、治理单位、治理家庭、治理自己的妙要就是平衡。平衡包括平等、均衡,但是不等于平等、均衡。更重要的是科学合理的关系和比例。

    世界上很多学者都在研究,而且搞不明白为什么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灭亡了,古印度和古埃及四分五裂为很多国家,唯有中国完整的保留下来。因为和谐、统一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国人最高的价值观。

【三皇五帝】

     旧时有句话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是传说中开天辟地的英雄,是创世纪的大神。那么,“三皇五帝”是什么人呢?是我们传说中的始祖,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人物。关于他们的情况,历史文献有不少零零散散的记载,但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而且世系错乱,叫人摸不着头脑。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古书记载说法不一。

“三皇”有六种说法:(一)天皇、地皇、人皇;(二)天皇、地皇、泰皇;(三)伏羲、神农、祝融;(四)伏羲、女娲、神农;(五)燧人、伏羲、神农;(六)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也有三种说法:(一)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从社会发展和科学认识的角度来看,燧人、伏羲、神农这一三皇序列,反映了中国原始先民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化过程。燧人表明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伏羲则表明处于渔猎阶段,神农则表明已进入农耕时代。但历代王朝所崇祀的三皇五帝是这样一个序列: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皇”的本义是“大”,而“帝”的本义是王的称号。三皇五帝所处的远古时代,并没有这样的称呼。这是到了春秋战国以后,人们认为他们算得上是称王称帝的人物,才尊奉他们为三皇五帝。

那么,究竟有没有三皇五帝这些人呢?不能简单地肯定,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不论有无具体的人存在,他们的名称和流传的事迹,都反映了原始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很可能是某一社会阶段的概括和象征,也有可能是某些氏族部落的名称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名称。看上去世系很混乱,但仔细研究起来,又不是没有历史的脉络可寻。当然,在历史文献里记载的这类人物很多,并不止三皇五帝,有名称的就有数十人。为什么只讲三皇五帝呢?这可能是后来的儒家选择、加工的结果。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故以三皇相配;以金、木、水、火、土为“五行”,故以五帝相配。正是由于儒家的大力推崇,从秦汉时起,“三皇五帝”就被奉为神明,列入祀典,进行祭祀。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下诏为三皇五帝立庙奉祀,诏曰:“三皇五帝,创物垂范,永言龟镜,宜有钦崇。”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派人寻访三皇五帝的陵墓,并且设户守陵,春秋两季祭祀,一直相延到明清。因此,现在还有不少有关三皇五帝的遗迹保留下来。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壮丽的历史画卷,同时亦给我们构筑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神秘殿堂。提到中国文化,使人自然想起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皇帝内经》的代表的中医体系。而《四书》、《五经》首经《周易》,《道德经》有88句来源于《周易》,《皇帝内经》里讲的很多都是阴阳、五行、八卦。由此可见它们都来源于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总之,我国古代就是以 “阴阳”文化,“五行”文化,“干支”文化,“易学”文化这四大系统文化为主导文化。

1、“易学”文化,为什么称做“易学”而不用“周易”这个词来代表这种文化呢?“周易”这个词代表的范畴太窄。易学界是不能讲“专家”的。一到易学“专家”水平,往往可能就没什么用了。易学不讲“专”,讲“博”。一“专”了,就走向死胡同没什么用了。因为“易经”讲的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此类万物之情,以通神明之德。”这说明了,易学要求我们每位学习和研究者,要尽量多的了解掌握“天人地”之间一切事物的规律,尽量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2、“阴阳文化”。“阴阳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太极理论及其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太极文化”;也包括“易学”中的阴阳爻(“一阴一阳之谓道”),上下卦、内外卦、交错卦;还有中医学中的“阴阳”等。弄清楚这些规律的意义,这是中华文化最基础的内容。易经理论中有一种“不易”的思想。“不易”思想指的是世间有一种根本不变的道理。但是,哪个是根本不能变的道理呢“一阴一阳之谓道”,即“阴阳文化”这个道理。所以说,它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道理,也是最根本的规律。

3、“五行文化”里包括“生、克、制、化”。它有“相生”的过程、“相克”的过程,互相制约的过程、还有互相“化”的过程(包括:“正化”、“对化”、“反化”等各种“化”法)。谁和谁搭配“化”作什么东西,它都有个生克制化的规律。

4、“干支文化”包括些什么?即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及其搭配规律。还有甲子、六十甲子、“六甲”、“空亡”等等。什么“批八字”、“十筮正宗”、“大六壬”,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的往里一配,十天干、十二地支它们之间互相搭配,这些搭配又跟“五行”和“阴阳”文化配合,进行“冲”“合”“刑”等找出事物的规律。

    【河图洛书】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伏羲是中华文明的肇启者,以画八卦为标志,将中国历史带入新的文明时代。然而伏羲画八卦又是建筑在河图的基础之上,关于河图历史上众说纷纭,在此有必要作出一点探讨。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中国道德根文化初始的基因文化,是八卦灵感的源起,是阴阳五行术数文化的发端。河图洛书诞生于伏羲天人合一深度状态的真知中。他是在运用修之身内求法,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后,通过体之于身获得此图案,然后绘画成可观性的图形进行保存,一直保存至周末而被毁。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贵德修身、天人合一的内求法,已经在社会上明显隐退,能够通过内求法获证至内境出现河图而与宇宙外河图相应的人,明显稀少下来。人们都开始外求于前人书画记录下来的河图进行探索研究。按照传统的说法,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找到最原始的河图、洛书就等于找到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源头。直到周成王时代,记录下来的河图、洛书还在皇宫陈列着;经幽王之乱,西周的国宝被犬戎劫掠一空,河图、洛书从此也就不见踪影。

河图洛书,是中国道德根文化中来自上古时代修身内求法而产生的图案,伏羲正是通过修之身而内求,进入天人合一状态以后,观察到而诞生出这一图案,并且记录下来,并且由此而产生易理哲学而画出八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源生于此。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易经、风水、五行、子平八字、紫微斗数、择日等占卜学中。

河图洛书释义,《易·系辞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子相信河图、洛易的存在,并以二者作为圣人作《易》的四条依据之一。

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散见于各种史籍上,但说法不一,见解各异。这里介绍几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传说之一: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之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传说之二:据传在黄帝时,黄帝体察民情,亲自劳动,受到人民的爱戴。同时也感动了天神,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一天,天神告诉黄帝说,洛水里有龙图龟书,你如果得到它,将会把天下治理的更好,于是黄帝便带领众头领,巡游于洛水之上。一日,时值大雾,隐约看见一条大鱼被困于河滩上,黄帝非常同情这条大鱼的遭遇,但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便命人杀五牲、祭天帝,并亲自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动,连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涨,大鱼得以解救。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水岸边得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知识。这就是传说的“洛书鱼献”。据传,得书的地点在洛阳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

传说之三:唐尧时,尧带领众酋长东游于洛水。在太阳偏西时,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见洛水上光芒四起,有灵龟出而复隐。于是,尧便在洛水边修了一个祭坛,选择吉日良辰郑重其事的将璧玉沉入河底。稍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着又飞起一团云雾,在云雾中有喷气吐水之声。一阵大风过后,云开雾散,风平浪静,水上漂过一个大龟壳,广袤九尺,绿色赤文。壳上平坦处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并记录着各代帝王兴亡之数。此后,易理文字便在人间传开。这就是传说的“灵龟”。

传说之四:传说虞舜时,舜习尧礼,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龟负图书而出。接着一卷甲黄龙,舒图书于云畔,将赤文篆字以授舜。这就是传说的“黄龙负书”。

传说之五:传说禹时,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者也”。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颂,上天赐瑞。洛河出神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有人说,此即《尚书》里的《洪范》篇,是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

【远古伏羲“易道文化”】

距今8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伏羲创立了“易道文化”,这是有记载的中华传统“道德学”文化的开始,简称“道学”。后来经过轩辕黄帝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创立了黄帝“法道文化”。又到后来2500年前的东周春秋时期,大智慧老子自身修炼道德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站在宇宙本源“道”的高度,洞察阴阳两个世界的自然规律,撰写了巨著《老子·德道经》,创立了老子“德道文化”,使中华道德学说臻于完善,成为容有世界上最高真理的传统道德文化大系统理论,自古至今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

要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文化——道德学说,首先要了解道学根系的历史源泉。概括说来,中国汉民族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文化,发源于西北的黄河中上游流域。在本人纪初期,人类逐渐建立了天地、太阳、月亮、雷电、道路、高山、江河以及人与动物的基本自然概念,走出了初始的、蒙昧的混沌状态。经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女娲氏,一直到伏羲原始社会的时代,中国道学文化的雏形露出了地平线。据考古资料,伏羲氏老祖生于甘肃陇东谷地,长于河北新乐,葬于河南淮阳,相传他在位115年,在世197岁。他所代表的文化时代是“道治社会”时代,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是全体民众的道德素质非常高。

在原始社会及以前的结绳记数的年代里,生产力低下,几乎没有许多剩余的生活物资,人民群众的心灵淳朴,少私寡欲。治理天下的民族领袖伏羲尊道而修身,进入深度天人合一状态以后,从而感悟出无相的自然大道和有相宇宙的真理,用“内求法”慧观身内记录了一种图案,能表达生命和宇宙深层的自然规律,叫作“河图”,将中国历史带入新的文明时代。随后他又依据河图画出八卦,产生了易理哲学。伏羲慧识和智识同步双运,具有丰富的科学创造力,发明了建屋技术、结网等技术,带领人民生产和生活。现代人们多见史书记载说,“伏羲王天下时,龙马出黄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大禹治水时,神龟出洛水,背上负文而列,谓之洛书”,都认为古人观察身外的实景而产生“河出图,洛出书”,这种传说是后来伏羲、黄帝的子孙们没有修身实践的误解而已。实际上,河图洛书原来源于祖先们“修之身”的内求实践。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中国道德根文化初始的基因文化,是八卦灵感的源起,是阴阳五行术数文化的发端。找到最原始的河图洛书就等于找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初源头。

道德文化本身具有的科学性最早体现在伏羲河图之中。早在先秦时期,伏羲就已经被确认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古籍《尚书》“序”说:“古者伏羲氏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由河图画出阴阳八卦图,称作“先天阴阳八卦”,所谓“先天”纯属天然,是大自然的本来规律和面貌,没有掺杂一点点主观逻辑思维的意识,这就是东方中国人最早的科学文化和所形成的哲学观,称谓“易道文化”,这个道学雏形是中华道德根文化传统的源头。

【中古黄帝“法道文化”】

 什么是“法道文化”?距今约5000年的年代,轩辕黄帝吸收了远古文化的精华,缔造了道学哲学,名叫“法道文化”,是“修身治国”思想体系:修之身而平天下 。这是黄帝创造道学思想的灵魂。

黄帝法道文化与伏羲易道文化,有着极深厚的缘源。都是源出于“修之身天人合一”以后,感悟自然大道法则规律诞生的大智慧和科学创造力。轩辕黄帝上承、提取、吸收、升华了盘古时代以来的所有文化,在伏羲“易道”文化、神农“连山”易学文化的基础上,他本人效法天道而修身,“黄帝于是辞其国大夫,上于博望之山,谈卧三年以自求也。”他安排好国事辞别大臣们,独自登上博望山,依照天人合一、圣人之治的修身方法清静苦修了三年,在自己的身体中内证法道治理,成就了他的仙体大智慧,并且应用治理国家,从而撰著了珍贵的文献——《道法》《道源》等著名修身治世的经典。黄帝为修身治国,曾到甘肃省崆峒山问道于得道真人广成子,到四川青城山问道于得道真人宁封子 ,拜他们为老师,请教关于如何修身长生之道和安帮治国的方法,诚信地修之身而成道,同时以道德治理社会,使各民族部落长期安定繁荣,国家十分昌盛。

黄帝缔造的文化体系中突出了法治身国和依法治理社会,从“法”上面非常深刻地阐明人类如何进入自己生命的道、社会的道、自然的道,如何以身证道、修身合道,故称“法道文化”。黄帝的这一庞大的文化体系称谓“黄帝学说”,简称“黄学”,是中华民族尊道贵德、修身治国的道学根文化的瑰宝。

黄帝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包括哲学、阴阳、政治、军事、天文、历谱、五行、杂占与医经、修真內功、按摩等多个领域的著作,不仅深刻地揭示客观自然规律,而且创建了人类如何实践回归于道的方法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著作《黄帝四经》[11],为中国最古之经典,乃中华文化之源泉。该经含“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个部分,主要阐述修身合道治国的原理和方法论。

【黄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一、黄帝文化——中华文明的源头。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即以《五帝本纪》开篇,而《五帝本纪》又以黄帝居其首。司马迁写历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认为,自春秋以来至西汉时期,人们对古史的追寻已超出了夏、商、周三代而颇重视关于黄帝的传说,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历史文化心理。基于此,司马迁根据有关文献,把黄帝“著为本纪书首”,从而在中国史学发展上产生了深远和巨大的影响。

司马迁所谓“上记轩辕,下至于兹”,在《史记》的《三代世表》和《历书》中也各有反映。本纪,记大事;表,谱年爵;书,写制度;《史记》从这三个方面来反映“上记轩辕”,从而对后世的作为观念形态的黄帝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黄帝文化乃是伟大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源头。

二、历史认同与文化认同源远流长。

黄帝文化精神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于它培育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传承和发展。这里说的历史认同,主要表现在血缘、地理和治统观念等几个方面;文化认同主要表现在心理、制度、道统观念等几个方面。

关于历史认同的传统,首先说血缘观念。先秦时期,血缘和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的这种观念是跟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有关的。根据《国语·晋语》所载,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其中有姓者的十二人成为中原文明的先祖。这种观念,当是先民口耳相传,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书写有重大影响。

其次说地理观念。人们都很熟悉诗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战国时期,人们用夏禹的名义提出了“九州”的观念。在历代史书的地理描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地理观念的延续和发展。

再次说治统观念。“治统”是政治统治的继承性,它本质上是关于中国历史上历代政权的连续性的观念。《史记》中的帝纪、诸表以不同的表述形式清晰地描述出了“治统”的轨迹。正如清道光元年(1821年),道光皇帝祭黄帝陵文所说“惟致治莫先稽古”、“四千年帝绪王猷”。历史表明,历代皇朝的最高统治集团,都承认并尊重这个“治统”的传统。

关于文化认同的传统。关于心理方面。这主要指人们在心理上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沟通和包容,如《左传》所记戎子驹支赋《青蝇》诗句一事。在这方面,孔子是一位雍容大度的学者,他曾表示愿到文化边缘的地方居住。孔子的这种文化心态,反映了当时“诸华”与“诸夷”在文化上走向融合的趋势。此后,历代多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各族在心理上的文化认同。

关于制度方面。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这表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是有连续性的。西汉以下,历代“正史”的书、志反映出这种制度文化的连续性和多民族性的特点。

【太极是中华文化之根,世界哲学之源】

太极图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初露端倪,一万年前的岩画上有螺旋图,50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陶纺轮上有太极雏形。

所以太极图的历史比八卦和周易久远的多,太极——八卦——周易六十四卦,是这样的发展过程。

太极图是文字出现以前的时代的哲学表达,八卦是太极图的阐释,而周易是文字时代的发展和应用。

从太极图揭示的阴阳平衡原理上,我们就会自然的找到它们的答案。这就是因为儒道佛三家在学理上阴阳互补、相互平衡,使中国文化格局臻达了和谐的太极境界。儒家理论教人知书达礼,求知求善,积极向上,努力奋斗,追求事业高峰,代表着上升的理论,适应于中、青、少年;道家理论则教人逍遥修身,无为而治,清静自然,返璞回归,代表着向下(回归)的理论,适应于中、老年。这一上一下,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阴阳互补、相互平衡的两大思想体系。儒、道在中华历史进程中,对辅政国民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儒、道理论讲的是现实,未涉及人的生、老、病、死、痛苦等问题,佛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佛教讲来世,重点解决人生的痛苦问题。佛教认为人在苦海中挣扎,主张忍、让,认为修行(做到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是脱离苦海到达彼岸——极乐世界的途径。这样,儒道讲现实、佛教讲来世,儒道未涉及痛苦与佛教解除痛苦,形成了阴阳平衡的互补关系。

图腾,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它所衍生的文化不仅塑造着一个民族的体魄,更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气质,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

对中华民族影响至深的图腾有两个,一是龙图腾,二是太极图腾。

龙,是华夏先民为表现理想和愿望,组合虚拟多种生物优异形象,并经不断创造、完善而成的能上天入渊,能消灾降福,无所不能的、神化的、吉祥的艺术形象。而这种形象在各种载体和各种形式的应用中,被升华为更高的信仰和象征:华夏祖先的图腾。

龙代表着力量,它的宏伟雄浑、刚健有力、飞动无静,象征着中华民族阳刚之美。曾几何时,“龙”、“威”二字的搭配,成了力量、威猛和强大的象征,龙图腾象征着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也正是因为龙图腾和龙文化所蕴含的刚毅、力量和威猛,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作为中华第一哲图的太极图,是以图形语言表达和记录华夏祖先对神秘自然的认识和思考。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自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引领着华夏祖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思想上,太极图所孕育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千万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气质,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能容忍、最能包容、最大度,同时也是心态最为平和的民族。太极图所蕴含的阴阳平衡思想,正是当今时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世界大同的建立的最根本的原则。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根】

海内外华人都以龙作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标志, 都把自己作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精神的代表。但是龙并不是曾经存在过的动物,而是中华文化精神象征的产物,是想象和抽象出来的,从它诞生起,就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沟通和统一的宝贵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今天必须珍惜和吸取的思想财富。从更为深层次的意义上说,龙文化首先体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由于华夏儿女都能在龙的这种精神内涵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的前景,因此便共同赋予了龙与天地沟通和统一的力量。龙的形象是许多动物形象的综合提升,成为大家公认的文化标志,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意愿。

龙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龙文化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道理。在全球化时代,守望民族文化之根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只有物质文明的富足,而没有了弥足珍贵的精神家园,这是文化传承上的“自我阉割术”,万万要不得。

首先,将龙文化等同于封建思想是非常错误的,缺乏起码的历史常识和文化修养。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一个图章,一个徽记。

      所谓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闻一多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当然这也只是闻先生的一家之言。通常认为,中国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鹿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龙卷风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中国龙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的过程同一。

      不必回避的是,进入阶级社会后,龙的身上又增加了象征帝王皇权的神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明的嬗递,现代化的冲击,已使龙身上象征帝王皇权的神性及兆祸、示威的神性呈现弱化的趋势,相应的,其他的与吉祥物身分相关的神性,却有强化和发扬光大之势。总之,龙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人心中的图腾;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前进的动力;是人们美好的向往。也是团结兼容、造福人类、开拓奋进、与天和谐的精神。这一奇特的形象蓄涵着中华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图腾,象征着团结、吉祥、欢乐、力量与腾飞,是华夏各民族紧密团结的历史见证。

说明:文字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