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琼慧:“十二五”清洁能源发电将超预期

 ixhixh 2012-02-20
李琼慧:“十二五”清洁能源发电将超预期
2011-12-22   来源:中国电力报  浏览次数: 42

《中国电力报》2011年12月21日第1版

  2011年8月,中广核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项目2号机组并网投产,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首台建成投产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至此,我国在运核电装机容量达到1191万千瓦。以核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表现强劲,延续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态势。

  “十一五”期间,电源工程建设投资明显向清洁能源发电领域倾斜。水电、核电、风电合计完成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从2005年的29%持续提高到2010年的63%。从装机容量看,清洁能源所占比例继续提高。截至2010年底,水电、核电、风电容量合计25646万千瓦,比重提高到26.54%。

  日前,中电联发布的2011年1~9月电力行业运行数据也显示,前三季度,清洁能源投资比重上升,火电投资增速下滑。2011开局之年电源结构这“一上一下”似乎也预示着“十二五”后续四年,我国将大步走近“清洁能源时代”。亦有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有望提前完成。

  展望:“十二五”目标或将提前实现  

  “规划目标大多是保底数字,按目前的发展势头看,实现肯定不是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告诉记者。

   李琼慧分析说,无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还是《能源“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设定的目标数据往往比较保守,或者说是最低目标,她对上述目标的实现持乐观态度。

  持有类似观点的不在少数。“虽然建设周期长,但是如果措施到位目标应该可以实现。”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表示,很多水电项目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开始建设,目前已经有6000多万千瓦水电项目拿到路条。与此同时,水电项目审批在经历了前一段时间的停滞后,已从去年年底开始陆续重启。除了怒江及金沙江虎跳峡水电项目还有一些争议外,其余进展大都比较顺利,受到减排压力影响,水电发展仍会保持增长态势。

  而风电的发展也在调整中向前推进。国家电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已并网风电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新增风电并网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再创新高。李琼慧介绍说,“三北”地区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仍未全部建成投产,面临市场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问题。目前,我国风电发展思路正由过去的“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调整为“集中式+分布式”并重。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青海干得热火朝天,有大跃进的趋势。”李琼慧指出,受到7月底国家出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固定电价政策激励,青海、宁夏、云南、内蒙古等重点地区的太阳能地面电站建设热情高涨,其中鄂尔多斯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也已经完成招标。预计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会超过规划目标。

  谈及核电发展,李琼慧指出,过去湖北等内陆省份积极性很高,但是受到日本核事故影响,公众对核电安全性产生担忧,考虑到民意取向,核电由沿海向内陆发展的趋势放缓,存在诸多变数。她认为,要实现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就不能放弃核电。

  李琼慧说,今后四年,清洁能源发电仍会延续“十一五”的增势,由于我国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因此在电源结构、特别是发电量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但在增量中比重上升较快,潜力巨大。

  挑战:技术、成本与管理瓶颈待解  

  “清洁能源发电进入瓶颈期。”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专职顾问姜绍俊日前表示。首先,光伏发电的高成本,让产业发展始终打不开局面。其次,生物质发电特别是秸秆发电的难点已经转移到燃料的加工储运环节。再次,目前水电开发开始出现了放大装机规模、丰枯矛盾加剧、简单处理移民生态问题、问题推向投产以后、狭隘民族主义、不计国际河流的政治关系,开发强度过大等深层次问题,开发者盲目乐观或采取鸵鸟政策,必须引起业界警醒。

  “受到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我们自治区在建的核电站只有防城港核电站一家,其余项目还在审核中,尚未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干部刘冰告诉记者。诚如刘冰所言,福岛核事故确实使得中国开始重新审视核电战略,部分项目也因此搁置。

  而今年前三季度风电投资比重下滑也在提醒国人,风电产业“由大变强”似乎也是任重道远。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指出,目前风电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风机制造技术和质量有待提高,风电场施工管理跟不上;特别是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发生数百台机组脱网事故。二是,风电并网的国家标准尚未颁布,风电输送成问题。同时,风电间歇式发电的特点对电网消纳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受上述问题困扰,“弃风”现象频现。而一直被看好的海上风电建设也是知易行难,面临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等桎梏。

  李琼慧强调,风电规划与电网建设不协调,相关的国家强制标准缺失,项目核准存在多头管理,体制、机制亟待理顺。另外,上述的技术、成本、管理等问题在太阳能发电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

  对策:多方位发力实现健康发展

  面对种种挑战,业内人士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建议。施鹏飞提出了“十二五”风电发展若干思路。首先,坚持“系统配套,协调发展”,继续推进大型风电规模化发展。其次,建立完备的风电装备制造体系,提高竞争力。再次,加快风电基地配套外输通道建设,建立适应风电发展的电网和运行体系,保障风电上网和电网运行安全。姜绍俊也提醒投资者,风电发展进入理性时期,厂商切勿盲目入市,提高技术水平才是关键。

  姜绍俊还就核电发展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解禁。呼吁相关部门抓紧工作,完成在建工程审查,尽快重启新项目审批。二是牌照适当放开。牌照不能只核发给中核、中广核、中电投三家企业,应该让更多有实力有资质的企业参与进来。三是明确技术路线。“把宝押在三代有一定的风险,放在二代加较为妥帖。”可以一部分依托三代,同时不断完善二代加。李琼慧补充说,目前业界已经在技术路线方面形成共识,也就是要选择“最适合的,而不一定是最先进的”。

  正当专家学者们为核电发展呼喊之时,一个利好消息于近期爆出,让人们看到了核电“解禁”的曙光。12月9日,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送审稿)》(简称《核安全规划》)。该规划将在进一步修改后报请国务院审批。据了解,目前对在建和已建核电项目安全检查已经完成,《核安全规划》又获得环保部原则通过,这意味着中国重启核电项目审批的步伐有望加快。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近日表示,明年3月以后,核电有可能步入恢复发展的轨道,中国未来将是世界最大的核电市场。

  就水电而言,张博庭认为,“真正制约我国水电开发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环境和移民问题,而是被误导了的社会舆论。例如:怒江水电的环境和移民问题并不突出。”因此,要做好水电开发的科普舆论宣传,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积极发展水电”。

   李琼慧则希望发展清洁能源的相关政策要配套起来,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广泛征求意见,注重借鉴国际经验。比如德国近期修订出台了2012可再生能源法(EGG2012),充分体现了通过产业政策实现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均衡、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在清洁能源立法、规划和政策方面要做得更细,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