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赏析:
本诗描写一位男子爱上一位江上往来的姑娘,但是追求失望,
诗中充满了深深地叹息和徘徊瞻望。诗中反复以乔木不可休与江
汉不可渡,比喻游女不可求,第二、三节又写他的幻想,寄托着
内心热烈的向往,而面对不可得的现实,更增强了失望的无可奈
何,尤其感人。
011《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不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到君子,不我遐弃,
魴鱼赬尾,王室如燬。
虽则如燬,父母孔迩。
赏析:
本诗描写汝水旁边砍伐树枝思归对远行服役丈夫的思念和
想象相见后的安慰,表达了对暴虐的王政的不满和对家人团聚
的渴望。
012《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赏析:
以传说中的麒麟作比,歌颂公族子孙兴旺而有仁德。
013《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赏析:
《鹊巢》一诗,古人说是赞美“夫人之德”,嫁与国君迎娶
的盛事,以鸠居鹊巢比喻女居男室。近代学者认为〈鹊巢〉讽刺
诸候新娶,废弃原配。鹊巢鸠占就源于此。
014《采蘩》
于以采蘩?于诏于沚。
于以用之,公候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候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归还。
赏析:
本诗描写采蘩发子的辛劳,表现了淡淡的哀怨。“夙夜在公”,
因而渴望回家“薄方还归”,第三章一再描写女子的发髻,不仅
在于描写形象的美丽,或者正在说明有家有室。
015《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于以采蘋?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牅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赏析:
本诗描述女子采摘浮萍、水藻,置办祭祀祖先,真实记载了
当时女子出嫁前的一种风俗。《礼记昏义》记载,女子出嫁前三
个月,须在宗室受教育:“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
以妇顺也”。诗直叙其事的过程,从采摘、煮,最后点明祭祀的
人物,使我们得以清楚认识一种礼俗。
016《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赏析:
召伯:周朝大臣
本诗劝人不要砍伐甘棠树,表达人们对召伯的纪念,诗以对
甘棠树的爱护,写对曾在甘棠树下歇息的召伯的爱戴,爱屋及乌,
正是一种深爱的表达,而又写鸟不写屋,又见其含蓄。
017《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妇无家?
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为女无家?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赏析:
本诗强烈控诉一个借用官司逼婚的男子的无耻行径,分别用麻雀
和老鼠作比,揭露对方的丑恶,其中多用反问、排比,表达了严厉的
斥责和决不屈服的意志。
018《羔羊》
羔羊之彼,素丝五紽。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
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總。
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赏析:
本诗描写了穿着羔羊皮袍自公退食回家的官员的悠闲
自得的神态,而其诗主旨,《诗序》说是美在位者“节俭
正值,德如羔羊,”今人则认为是讽刺在吸食百姓血汗的
奢侈。
019《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敢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赏析:
本诗描写 听见雷声震动,而思念远行在外的君子,而且关切
这至,时时感念无暇休息,因而内心情感的其望君子回家。诗从
雷声振动写起,正是内心情感的其振效应,自然而贴切。而雷声
响处不定,或在南,或在侧,或在下,下正是思妇心情的思念君
子居处不定,反复咏叹无暇,感念君子的辛劳,这样的心情,不
见思念,却更深更切,也更含蓄。
020《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赏析:
本诗描写未嫁的女子感叹青春逝去,渴望有男子及时来求婚。
诗以落梅比喻青春消逝,尤以落梅的多少暗喻时光变换,层层递
进表达出内心强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