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歌感想之浪子心声
如果让我给阿SAM的歌排名,我会毫不犹豫地把[浪子心声]排在第一位。因为这首歌代表了阿SAM的心声,道出了人生的种种境遇和处世体验。歌曲不仅旋律动听,歌词还充满人生感悟和哲理。只要是听过这首歌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共鸣。正因如此,许多人都曾翻唱过这首歌,包括邓丽君、徐小凤、梅艳芳、陈百强、刘德华、等众多歌手。
难分真与假
人面多险诈
几许有共享荣华
檐畔水滴不分差
无知井里蛙
徒望添声价
空得意目光如麻
谁料金屋变败瓦
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
雷声风雨打
何用多惊怕
心公正白璧无瑕
行善积德最乐也
人比海里沙
无用多牵挂
君可见漫天落霞
名利息间似雾化
君可见漫天落霞
名利息间似雾化
歌曲第一句“难分真与假, 人面多险诈” 一针见血地直击人性的虚伪本质,所谓人心隔肚皮,用“险诈”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君不见人生在世,有多少兄弟反目,夫妻成仇,朋友背信,凡此种种,数不胜数。但是并非人性就只有阴暗的一面,此处用了一个“多”字,并无绝对之意,这是阿SAM的高明之处。歌曲第二句“几许有共享荣华,檐畔水滴不分差”承接上句,直言每个人就象檐畔落下的水滴,原本都是平等毫无差别的,但是在荣华富贵面前,却尔虞我诈,争先恐后,充分暴露出险诈的本性。难道世人真的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荣华吗?歌曲第三句 “无知井里蛙,徙望添声价。”表面上说井底之蛙,毫无自知之明,竟想靠哗众取宠来抬高身价。实际上这一句却隐含了自嘲之意。李商隐有一首诗《蝉》写道: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宧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吾亦举家清。
由於蝉栖息在树高之上,餐风饮露,因而被认操守高洁,与世无争,是清高品格的象征。由于清高,就免不了饥寒之苦,但这并不能改变蝉的初衷,它在枝头上彻夜鸣叫,想借此抒发兼济天下之志,并指望得到世人的认同,一展抱负,然而能帮它的人却漠然无动于衷,即便自己声嘶力竭地高鸣到五更,也是徒劳,有谁会去理会一个失意落迫的寒蝉?阿SAM的歌词与这首诗的第一句“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有异曲同工之妙,自比井底之蛙,虽然独善一隅,不与世同流合污,然而到头来还是郁郁失意,无人欣赏,不管有多努力,一切终归都是徒劳。第四句“空得意目光如麻,谁料金屋变败瓦。”转言得意者虽然一时间万众瞩目,洋洋自得,但是金屋变败瓦也不过是转眼的事情。当年陈阿娇得汉武帝筑金屋迎娶,并被册封为皇后,可谓万千宠爱,风光无限,然而好景不长,陈阿娇因巫蛊被黜长门宫,过了十几年孤苦忧郁的生活,不到二十六岁便玉陨香消了。“谁料”二字有众人皆醉之意,即谓世人目光短浅,只识沉迷享乐而不思忧患。殊不知荣辱之间说变就变,正所谓“金屋茅檐非两地也”,也许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得与失!金屋玉宇不过是美丽的泡影。第五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乃是全曲的精华,既然得失不由人,那么只有顺应天命才是生存之道。这句歌词其实并非阿SAM原创,原句出自《增广贤文》,但是经阿SAM引用和传唱后,更为贴入人心。有人指这一句过于宿命,但是仔细想想,人活在世上,有多少事情真正能由自己做主和掌控?阿SAM在另一首歌《横财梦》中就唱道“为了打工边有计?做到扒低似水泥”我们诸多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为了生存而出于被迫和无奈。然而不管如何选择,一切在冥冥中都早已注定。我时常在想,或许宇宙中有比人类更高等的生命,在他们眼里,我们就象蝼蚁一样,平凡庸俗而微不足道。“人比海里砂,勿用多牵挂”这一句就道出了生命如此之渺小,就象大海里的砂粒,何必有那么多私心挂虑呢?只要心无邪念,行善积德,自然就问心无愧,欣然常乐。再看看那些趋使着天下所有的人为之熙熙攘攘、来往奔走的浮名虚利,无非就象漫天的落霞,瞬间就会消散得无影无踪!
整首歌曲包含了对真假美丑、荣辱得失、虚实有无等等现实中对立事物的阐释,歌词极富文采,句句有如名言,给人强烈的反差感和真实感,无论是失意无助还是得意忘形的时候,听上这首歌,心情总会归于平淡,人世间的纷纷扰扰都能暂时得以释怀。这是我听过的最有禅意的一首歌。吉他和小提琴简洁的伴奏,加上优扬的口哨,仿如天籁之音!歌曲结尾那段萧瑟的风声,更勾勒出一幅浪子天涯独行的苍凉景象,给人平添了几许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