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用显微镜观察根尖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 ) A.目镜10×,物镜40× B.目镜5×,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10× 2.在视野右下方发现一后期的细胞,要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应将装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3.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 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这异物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5.在将显微镜的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 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6.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各种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让低倍镜正对玻片标本 B.载物台上不放任何玻片,让低倍镜头正对通光孔 C.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对光时必须用平面反光镜 7.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面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中图1转换为图2,所列A、B、C、D4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调节光圈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装片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 C.戊→丁→丙→乙 D.丁→戊→甲→丙
8.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一个里面空白且有黑边的椭圆形的结构,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能变形和移动,则结构是( ) A、气泡 B、液泡 C、细胞 D、细胞核 9.下列关于细胞质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质能流动,有的不流动,所以实验时要选好材料 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为标志 C.细胞质流动速度,在不同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下有所不同 D.每个细胞中细胞质流动方向一致,相邻细胞的细胞质沿相反方向环流 10.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11.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12.转动时能使镜筒快速升降的是(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转换器 D.反光镜 13.已知一台显微镜,它有5×、10×、15×三个目镜和10×、45×两个物镜,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低放大倍数和最高放大倍数分别是( )。 A.50 225 B.100 450 C.50 675 D.150 675 14.要除去镜头上的灰尘,正确的方法是用( )。 A.绒布擦 B.干净的手帕擦 C.纱布擦 D.擦镜纸擦 1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 )
16.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F”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字样是( )
17.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10×目镜、40×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18.拿取安装有镜头的显微镜时,如果只用一只手握住镜臂,将会造成下列哪项的部件滑出、跌落、损坏?( ) A.目镜 B.物镜 C.玻片标本 D.反光镜 19.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20.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首先使下列哪项成一条直线?( )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物镜、镜筒、目镜、载物台 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 21.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
22.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倍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实际流向也是逆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数目,可改用平面反光镜加大视野亮度 D.按正确的操作方式下降显微镜镜筒时,从左侧看粗准焦螺旋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23.用显微镜观察时,显微镜在实验台上的位置一般应该是: ( ) A.正中央 B.略偏右 C.略偏左 D.以上三种都可以 24.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 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 C.右手握镜筒,左手托镜座 D.双手托住镜座 25.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26.显微镜对光时应该 ( ) A.选择最大光圈 B.选择高倍物镜 C.物镜要与目镜在一条线上 D.反光镜调到水平 27.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 A.白亮的 B.有直射阳光的 C.暗灰的 D.黑暗的 2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 A.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 B.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 C.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 D.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 29.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 ) A.载物台 B.反光镜 C.装片 D.通光孔 30.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31.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 B.4 C.16 D.32 32.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这行细胞中的个数为( ) A.2 B.4 C.16 D.32 33.观察玻片标本是,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34.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倍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实际流向也是逆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数目,可改用平面反光镜加大视野亮度 D.按正确的操作方式下降显微镜镜筒时,从左侧看粗准焦螺旋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填空题。 1.当显微镜中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______ _。 2.安装物镜时,转动转换器,要用_______指和_______指转动转换器的下层转动扳,而不能用手指勾着_______转动转换器。 3.用显微镜观察时,镜筒下降,双眼应注视_______与_______的距离,而不能注视目镜,以免压破玻片标本,损坏镜头。 4.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较大的____ __和__ __面反光镜。 5.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 ___。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倍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____ __倍。 6.使用高倍镜前先使用 ,待观察清楚后,将观察物移到 中央,然后转动 ,换上 ,千万注意,换高倍物镜时不能将 升高。 7.显微镜镜头上沾有灰尘时,可以用_______来擦。擦拭载玻片时应用_______。 8.显微镜的物镜安装在____上。目镜直接安装在_____上。 9.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要___ __,使光线能够____ __。 10.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用__________握住镜臂,__________托住镜座,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_________,然后安装好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______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_________对准__________。用__________眼朝__________里注视,_______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12.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最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选用的目镜为__________,物镜为__________。 1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__________。 ①取镜 ②对光 ③装目镜 ④降镜筒 ⑤观察 三、连线题 A.粗准焦螺旋 a.接近人眼睛的镜头 B.细准焦螺旋 b.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 C.遮光器 c.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大 D.反光镜 d.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小 E.目镜 e.使光线反射上来 F.物镜 f.调节光线强弱 四.问答题. 1.下面1—3都是制作临时装片的错误操作,简要写出由此制得的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 ①载玻片上的番茄果肉,没有加水滴就盖上盖玻片
③用手拿盖玻片,盖在载玻片的番茄果肉上
2.一位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永久装片时,虽然视野白亮,但怎么也找不到物像,为什么? 答: 。 3.某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对变形虫的观察。 (1)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她应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操作步骤。 答: 。
(2)如果确认污物在装片内部,在既不允许重新制作装片又不能揭开盖玻片的情况下,如何清除污物或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 答: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5 B、D、A、A、B 6——10 B、C、A、A、D 11——15 B、A、C、D、A 16——20 B、D、A、A、A 21——25 C、A、C、A、B 26——30 C、A、A、D、C 31.B 32.A (放大倍数的扩大缩小与视野里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是: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总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视野中所看到的一行或一列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33.D 34.A 二、填空题 1.增大光圈或平面镜转换成凹面镜 2.食指 拇指 物镜 3.载玻片 物镜 4.大光圈 凹面镜 5.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5倍 150 6.低倍镜 视野 转换器 高倍物镜 镜筒 7.擦镜纸 吸水纸 8.转换器 镜筒 9薄而透明 透过 10.右手 左手 左 物镜 目镜 11.通光孔 光圈 通光孔 左眼 目镜 右 12.600 50 15 10 13.①③②④⑤ 三、略 四、1.①细胞皱缩 ②看不到一个个分散的果肉细胞,只能看到一团团不透明的物象 ③装片内有大小不一的气泡很多 2.视野白亮说明对光成功了,那么找不到物像原因有二:一是物体可能没有正对通光孔,物像自然不能在视野里形成,这时应重新放置标本;二是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的速度过快,这时应缓缓上升镜筒 3.(1)可先轻轻转动目镜,看污物是否转动,如果污物随着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如果不动,可轻轻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随着移动,如果移动,说明污物在装片表面或内部;如果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污物应在物镜上。 解析:污物可能存在位置为:目镜、物镜或装片,判断时一般通过转动目镜或移动装片来观察污物是否移动来找到污物所在位置。 (2)用吸水纸在一侧吸引内部液体,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