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在城市穿梭,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早已让城市里的人们说上了普通话,就连长沙,说普通话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其间随时又会听到各式各样的方言,邵阳话、涟源话、郴州话、益阳话,最多的是常德话,慢慢地,在这个移民越来越多的城市里,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外地人,这个我生活了22年的城市里的一切已经让我感觉到一种比故乡还熟悉的东西,连长沙话都说得很地道了。 自以为英语口语还不错,应付日常的交流足够了,可是至今已经旅游去过7个国家,英语基本上没有用过,原因很简单,都不是英语国家。都说英语是世界性的语言,可是很多国家连英语的影子都没怎么见过。在俄罗斯,火车上遇到一个气质十分不错的夫人,可是一搭话,她把头摇得老大,一句英语也不会,后来干脆就一直看着窗外。在德国,旅馆里只有德语的说明,商品标签上好容易才能找到一个跟英语差不多的单词,可以高兴半天。卢森堡用的是德语和法语,比利时用法语和弗莱芒语,荷兰人虽然英语不错,报纸、电视上也全是荷兰语。欧洲五国游,在地图上看,只是一个很小的一个三角形,转到的地方只有中国浙江那么大,却没有领略学习了三十年的英语的氛围,感受到的只是至少五种语言和文字的纷繁芜杂。 回头来看,倒是日本好,抬头低头都是汉字,大部分公共场所与中国一样都有英语。Globalization,倒是亚洲人做得好很多!我们星沙的路标都有韩语版了。这不是调侃,欧洲人的保守和美国人的无暇他顾,学习外语最勤奋的是亚洲人。 中国的方言在不断失去领地和领域,欧洲人至今还是各国人自己的欧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