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兰黛公主 2012-02-21
贝多芬路第五交响曲《命运》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作品67 第一乐章明亮的快板,奏鸣曲式
Beethoven Symphony No.5 in B flat Major, OP.67
I.Allegro con brio
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 1827)
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乐团:柏林爱乐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导演: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自始至终都是闭着眼睛,背谱指挥,这是他长期的习惯,整个人完全沉醉于音乐之中,处于忘我的境界,对音乐异常敏锐,推动凌厉,心中有数,乐曲的结构、声部的层次、音乐的幅度、旋律的线条、乐队的色调以及音响的布置等展示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从不草率。他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他指挥的创造个性,在处理上有一种适度的自由,一种绝妙的韧性,有节制和分寸戚,又很精确地表现出贝多芬交响曲的英雄性,从而进发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全集相当精彩。《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中他总像演奏室乐般地细心处理,不放过微末的细节,几乎每一小节的音乐都有新鲜感。
   《第五交响曲》(命运)也是在柏林演出的现场实况录像(1972年2月),卡拉扬导演,音乐演绎那是一流的,如第一乐章的快板,他就很能发挥各乐组的性能,速度偏快紧迫,节奏斩钉截铁,音型冷峻迫人,力度健壮饱满,气质雄壮威武,乐手群情激昂,那种紧张的戏剧性音响效果是全集中最震撼人心的。如此旋风般的演绎贝五,只有卡拉扬,他那傲慢自信的指挥神态及虎虎却生的音乐活力,听(看)起来真是痛快极了。
   鉴赏:贝多芬路第五交响曲《命运》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C小调,OP.67,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明亮的快板,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
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引出了展开部,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展开部中,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同。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两个主题再次汇合,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