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财评:守住金融风险底线需要关口前移

 3gzylon 2012-02-21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热点事件不断,相关风险值得警惕。当人们在为吴英集资案争议不休时,浙江又传来温州立人集团董事长董顺生因涉民间借贷纠纷被刑拘的消息。而中国民营担保业巨头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因市场盛传其董事陈奕标“跑路”及资金紧张,屡遭主上门,几乎无法正常运作。

  央行有关人士表示,金融风险隐患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可谓最后一道防线,一旦突破这个底线一切都来不及了。这个金融风险底线如果出险、决堤,是由无数看似小的风险慢慢积累而导致的,而不是一下子就触及到了金融风险的底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最为恰当的描述。

  因此,防范金融风险一定要关口前移,而不是退到“底线”。当前,在银行业盈利创新高的同时,一些金融风险已经突出表现出来,金融形势总体上并不乐观,尤其是民间借贷风险不容忽视。正常的民间借贷已经演变成大面积的高利贷。以支持中小微企业为宗旨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几乎都在从事高利贷生意。高利贷不但不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且是实体经济的毒药,同时酿造巨大金融风险,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上面提到的中担担保在北京的民营担保圈是佼佼者,在北京与十几家商业银行有业务往来,为3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资金链条一旦断裂,对其本身和商业银行造成的巨大风险可想而知。

  信托融资风险特别是地产信托产品集中兑付期已经到来,风险就在眼前。10.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这一两年也是集中到期还款时间,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同意商业银行有条件展期。

  上述风险点,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地方融资平台负债等,或多或少都与商业银行有联系,一旦这些风险全面爆发,很可能触及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守住金融风险底线必须疏堵结合,多措并举。首先要大力整顿金融秩序,强化金融监管。当务之急是化解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风险。笔者建议立即停止这两类金融机构的审批,迅速对其展开监管调查,摸清风险点在哪里,风险究竟有多大。同时,立即将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的准入、审批和监管权由地方政府移交到银监会和央行。严格依法规范民间借贷,对于超出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借贷行为坚决取缔和查处。对金融秩序监管的尺度要严格一致,一以贯之,防止出现时紧时松、此松彼紧的情况。

  对于信托房地产产品风险和地方债风险,要早暴露,早化解。这是防止酿成大风险,防止突破金融风险底线的治本之策。

  同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用改革的办法应对困境、化解风险。对于金融改革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再拖。利率市场化其实剩下最后一座“堡垒”,那就是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已经半市场化,只要再前进半步就行。国务院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笔者认为,国家应该拿出更大气魄,打开民间资本兴办商业银行的大门,外资银行都大举进入中国内陆,商业银行业的大门没有理由对民间资本一直紧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