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大《下周中段,防范回调》

 自主是道 2012-02-21

《下周中段,防范回调》2012/02/17

(2012-02-20 08:24:30)
标签:

股票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提示:大指数上证指数已行至楔型末端,而小指数上行推动结构仍末完成。市场下周初段振荡盘升格局,此时个股分化严重,中小市值品种此起彼伏,蓝筹股上行动力不足。未来市场调整合力形成应在小指数上行推动结构走尽之时,故此时守仓成长股而不追涨是原则。

 

尽管媒体充满着做多声,但上证指数却依然不见雄起,反倒是中小板综指走势会更令人满意一些。目前人们乐道的是,郭主席履新之后百日,喊了五次蓝筹股有投资价值,可市场过去百日,虽然经过一次反弹,这过程中大指数是先跌了14%,再反弹10.5%,距上任时还有5.3%的差距。其实,想出牛市不用喊,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就行。蓝筹股们有没有价值?有价值是因为跌多了,而风险敞口如果依然在,作了10.5%的反弹之后,已经完成了郭主席8%的收益价值后就变得没价值了。市场的筹码与资金供求关系没有改变,变甭指望出现资金推动的牛市。当市场资金供给量没有上去时,所谓筹码价值,都是跌出来的价值。

与郭主席喊多相反的是,我们看到社保减持蓝筹股、主流机构也在减持蓝筹股。如此反差像是一出黑色幽默的喜剧,让不明真相的人充满希望,也让明白人笑而不语。蓝筹股在大力喊多之后涨不动,其实不仅仅是场内资金不足的问题。通常领导喊话,是应该得到响应。但我们注意到其实响应的只是那些过完元宵后,看到市场涨了扑进来的中小资金。实质上大资金在抄底做了一波反弹之后,并无实质的做多动作。道理很简单,这些强周期的品种超跌之后的必然反弹是容易套利的,而在反弹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失去上行动力。所谓蓝筹都是些强周期品种,多年来无度的增发融资,已经严重稀释了股东权益。说这样的东西有投资价值,差不多是罔顾事实。有心人好好算算这些年,占有市场最大权重的银行类金融股,无度融资了多少。现在再出个地方债展期,本应政府承担的责任让银行来承担,实际还是转嫁到大众股东们承担。你觉得地方债展期是利好吗?按我看,它只是资金供给情况更加严重的表现。08年美债危机之后,展期了三年,也就是11年下半年开始的欧债危机的表现。

现在到处都在缺钱,而最缺钱的是地产公司。国家的地产政策持续力度仍然没有减弱,芜湖趁乱出台的地产政策,在四天之后也被打趴下了。摆明了讲,这种测试没有用,中央政府主导的地产新政与任何时候都不一样,地方政府已经很难左右中央政府的决心。理由很简单,即中国经济的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候,地产方向不抑制未来产业结构的转型就可能夭折。我们上期文字特别提到2012年第一季的主题是还债洪峰,现在所提的地方债展期,只是暂时缓解还债压力,并不是消除压力。一月央行数据显现出的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得太厉害了,外汇占款的下行趋势仍然在持续。反映出来的事实就是基础货币还在减少、货币乘数也在下降。实体的资产价格都在下跌的阴影笼罩之下,更别说是风险资产。所以,对于证券市场,如果没有实质的政策出来,光是喊话恐怕解决不了问题。喊话能不能让一些长期资本介入,现在还不好断论,但至少我们目前没有看到市场有这样的迹象。

其实,对市场的判断前面几期的文字已经表述得很明白了。单就大指数上证指数论多空,已经没有什么好论的。低点上行非推动,三波段上行末段是个楔型,且已经到了楔型之末端。后面的走势其实是很清晰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费尽心力忽悠百姓做多。但我现在也没看空,那是因为大小指数二者背离,其差异性导致了市场的个股机会依然很多。此时唱多不合时宜,此时唱空一样也不合时宜,因为你不能将上证指数的走势,作为评判市场的唯一标准。

指数是指数,个股是个股,各自有不同的波动节律。其实对市场的操作性区分,只有两种情况,即可操作区域,或不可操作区域。这里面还分四种情况:1、处于大小指数趋势同步向下的情况下,对于股票,就是不可操作区域,按常理85%以上的品种都是下跌的,此时就是不可操作区域,对于多数普通投资人是空头行情,是应该防范风险或者是回避的;2、处于大小指数趋势同步向上的情况下,对于多数个股都是可操作的,它即是普通投资人可加码参与的多头行情;2、处于大指数领涨小指数不涨或者下跌的情况下,只有大指数所涵盖的权重股群体是可操作的,小指数涵盖的群体则是要以波动结构区别对待的群体,波动结构处于下行末段之末端的可以低吸,处于末跌段初始的则弃之,将资金并入大指数所涵盖的群体中,谓之“弃小做大”;4、处于小指数涨大指数不涨或者微涨段,大指数所涵盖的群体应该弃之或者减仓,将仓位并入小指数所涵盖的、代表未来社会洪流所推动的产业之成长股,或可谓之“抓小放大”。将这个动作持续到直至涨停面积明显收窄后,再做阶段减仓防御,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回调风险。

实际上,现在的市场就处于上述的第4种情况。上周的文字,我们已经将市场的这种性质表述很清楚了。可我不知道怎么会有人理解成莫大翻多了;还有人理解成莫大翻空了。对于单纯的指数而言,多与空都只是波动的预判。除非是做股指,否则纯学术角度上的指数预判是没有意义的。投资人关注市场的问题应该更简单些,即市场是不是可操作的,如果是可操作的,应该操作什么样的股票才易获利;如果是不可操作的,是不是需要融券做空,或者期指做空,这要根据个人能力。假如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那就归类于不可操作,不如将钱趁逆回购利率高时将钱放出去,以戒手痒之冲动。

以目前的市场看,还是像上周我们说的一样,大指数竭力维护市场重心,小指数上行推动结构未走尽。所以,此时马上看空市场,并清出仓位明显是不合时宜的。这种时候对一批小票的炒作,会有个轮动过程,我们注意到这段时间,除了那些成长性确定的成长股上涨,还有一些就是极低价的、流动性略好的品种,出现转番的放烟花行情。往往大量长阳之后,它们又会恢复平静,而这种现象往往意味着是典型的短多盘拢袭。很多年以前,市场一轮阶段上行行将结束时,都是上海本地小盘股作行情的收盘。而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则变为中小市值品种。由大小指数的波动节律上的差异,我们此前所作的策略符合市场的本真。但是,这样的状况是不太可能无穷无尽地延续下去,其后,必然还是会有一次下行,将累积的获利盘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

小指数的上行推动,无论是某c上行,还是某新生推动(参见上周结构混沌区两种预判之解析),在其未完成前继续在该方向做多是本手。但在其主升主段行将结束时,我不认为这位置仍然可以奋力加仓,可能作好防净值回撤预案,才是此时更重要的事情。投资人经常犯的错是测顶,明明涨的挺好的股,在中途卖掉又在高位追入。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不参考背离?连这点基本的技能都没有肯定是不行的。而现在的小指数,我们仍然没有发现它出现高位背离。因此,我们不认为现在的涨势已经结束。按本月初给少数机构作的策略报告里的预期,我们着重谈到了大指数与小指数波动差异的问题,并给出了“弃大做小”的操作原则。当时我们认为,小指数这个上行推动,应该延续到二月下旬之初。从时点上讲,也已经近在眼前了。所以,我们认为,下周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变数。因此,我们认为下周尤其得注意那些,已经处于日线背离的品种。如果出现上证指数击穿下轨的情况,还是做出减仓防守会更好些。

 

 

   sulon  2012/02/17  1513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