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钱效用不如爱

 心灵超市 2012-02-21
  
   能帮我们抵御疼痛的方法有两种:社会关系和金钱。但金钱是次要的抵御手段,是人们寻求社会关系失败后,转而寻求的手段。我们发现,社会关系不好的人更易于追求金钱。
   总的说来,金钱和爱都同属社会资源的范畴,这些社会资源能让人们觉得安全,能够保护自我,也能够提升人们的社会地位。金钱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爱的功能,当缺乏关爱时,人们会转而追求金钱来替代。这并不意味着,有了钱就万事大吉。事实上,就像任何一种替代品都有副作用一样,金钱作为爱的替代方案,也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首先,金钱的效用不如爱的效用持久。人对金钱的适应性很强,金钱能够带来的愉悦感是短暂的,就如同进入一个有香气的屋子时,人们都会觉得很香,但时间稍微一长,再也不觉得芳香扑鼻了。经济学上也有一个“边际递减定律”,当你拥有了一定数量的金钱,就会需要更多的钱。因为没有钱时,一元钱就能让人很快乐,而如果已经有了很多钱,可能1000元钱也没有这种作用。
   心理学家调查过很多买彩票中了巨奖的人,发现一年之后,这些人的幸福感就变得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金钱是一种很容易被适应的刺激。根据这种理论,我推测,同样数量的钱对穷人的缓解效果可能更大,也可以说镇痛效果更大。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信用卡或一些代币就没有这种效果,这很有意思。
   其次,金钱还会导致对人际关系的追求降低。拥有金钱之后,人们更不愿意下工夫,去跟他人建立社会关系,这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当人们看到钱或者想到钱,对社会关系的追求就会降低。金钱使得人们更不愿意帮助他人,遇到困难时,也不愿意向他人求助,甚至会跟他人保持较远的距离。另外一级心理学家在调查了15种文化中,人们对各种目标的追求之后发现,对钱的追求会降低对爱的追求,反过来,对爱的追求会也降低对钱的追求。
   最后,金钱还具有一让人上瘾的特性。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金钱和某些药物类似,会让人沉溺其中,被金钱捆绑得喘不过气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