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构历史谁之罪

 覌峰赏雲 2012-02-21
虚构历史谁之罪
自古以来,撰写历史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汉司马迁在宋司马光,都是秉笔直书的史学巨擘。我国从唐尧虞舜夏禹商周秦汉唐宋明清以来,就保持着悠久的记史传统。史记不仅要求文字简捷凝练,更要求记史严谨实事求是。学习掌握自己民族的历史,有利于国家人民正确认知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最终达到完善自我的至高境界或民族追求。
据记载,自秦汉至明清约2100多年来,中国历朝历代(承平时期)大致都设有各级学校,如国有学(太学,即国子监)州有序县有庠乡有塾。学校是教化子民最基本的教育设施,家教之不足则学习教育之,学习教育之不足则礼法规范之,礼法规范之不足则戏曲乐唱民俗宗庙补充之。如此,则整个社会在一种道德礼教法治规范的约束之下正常运行,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才得以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恢复改革教育体制,树立法治化国家民主化政党知识化社会方面的确卓有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太乐观的社会丑恶现象。诸如,贩卖人口卖淫嫖娼抢劫杀人欺行霸市草菅人命等犯罪活动。社会不良现象出现的根源,首先是教育法治方面出了问题。当前教育手段逐渐多样化,除了官方媒体教育机构之外,年轻学子愈来愈沉迷于网络游戏,近期甚至出现了中学生群殴械斗事件,不能不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而受众面最广最易引起人们注意的则是各类影视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剧已经成为了解历史最简易最直接的媒介或渠道。但我国影视剧尤其是历史剧的创作又是怎样一种现状呢?
中国电影业始于20世纪初,电视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电影电视业模仿学习国外编剧导演制作发行的路子步履维艰。改革开放后,确也出现了些许可喜的成绩。但粗制滥造的垃圾作品不时充斥着电视电影屏幕。尤以历史剧的虚构虚假创作为最。回顾前苏联日本等国制作的许多历史题材影片,足堪借鉴。如《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和反映二战的电影《解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山本五十六》《啊,海军》等,虽然影片中宣扬了不少个人崇拜及军国主义,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较为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不失为好的影视作品。
近年来,我国影视业在历史剧创作中不乏好的上乘之作,尤其是反映国共时期伟人传记类和三大战役等纪实影视片,都较好地反映了真实历史场景。如电视连续剧《长征》《西安事变》,电影《开国大典》《巍巍昆仑》等。但其他历史剧尤其是涉及抗日战争的题材,却虚假虚构不堪入目。影视作品反映再现历史,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创作态度,精益求精严肃严谨。否则,就会成为戏说之类的荒诞剧了。我们可以《戏说乾隆》可以《还珠格格》可以《三国》可以《水浒》可以《红楼》可以《西游》,但绝不可以戏说二战。记得前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拍摄了许多反映二战时期的影片,不够严谨,往往把德国人写得愚蠢至极。表现自己的民族英雄歌颂祖国的伟大战士,未必就一定把敌人说的臭不可闻,这不是唯物主义更不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如今我国的影视屏幕上也屡屡出现类似镜头,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历史不仅是给现在人看的,也是留给后人看的。影视业的个别编剧导演们为了追逐一时的商业利润或收视率,随意杜撰编造一些假的历史作品,除了令国内外同行耻笑令国人贻笑大方之外,还能留下一些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