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宜神童连跳级考中大 弟弟12岁哥哥14岁

 天高海阔 2012-02-21

信宜神童连跳级考中大 弟弟12岁哥哥14岁

2012年02月21日
 
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陈红艳

记者探秘

参加中大自主招生,弟弟12岁 哥哥14岁

上周末,中大自主招生省内单考举行,年仅12岁、14岁的兄弟考生备受关注。新快报记者昨日寻访得知,兄弟俩来自茂名信宜市重点中学——信宜中学,就读于该校高三(1)班。哥哥叫杨正恩,14岁,身高1.5米左右,弟弟叫杨正慧,12岁,身高约1.4米。

【学习】

照顾上高中成绩年级几百名

兄弟俩的班主任卢耀才介绍,这对兄弟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信宜市合水镇就读,距县城60多公里,“小学读了一年级,就直接跳级读三年级,然后跳级读五年级,初中也只读了两年,初二就直接参加升高中考试了。”

卢老师说,兄弟俩当初升高中考试的成绩排名在2100-2200名,并不入围,“他们当初是关照进来读书的,但兄弟俩学习都很自觉、很勤奋,悟性很高。入学后,成绩一路攀升,现在全级排名,哥哥排在200名前或在300名左右,弟弟在400名左右”。

卢老师告诉记者,“这兄弟俩的悟性都很高,但相对来说,他们的理科较好,文科就稍微弱点”,兄弟俩的文科稍弱和他们的阅历及积累有关。

就数学科而言,弟弟的数学成绩相对比哥哥好些,“哥哥的各科成绩比较均衡,成绩总分比弟弟要高些。但弟弟年龄相对较小,有这个成绩已很不错了。”卢老师说。

【生活】

父母管教严重学习也重体能

卢老师介绍,这对兄弟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先生是硕士研究生,曾在广东医学院、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等供职,后“下海”;母亲好像当医生,一家住在信宜,步行到学校只要几分钟。

卢老师说,杨先生夫妇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实行“军事化管理”,除注重孩子的学习教育外,还注重体能锻炼。这些年来,每天凌晨5时45分,兄弟俩就起床,在父母带领下,沿小区周围环跑20分钟,每天坚持做100个俯卧撑,之后回家刷牙、洗脸、吃早餐。“平时他们很喜欢打羽毛球。”卢老师说。

据该校老师介绍,这些年来,兄弟俩均按时回校上课,但从高一起到现在,这兄弟俩从未回校参加过自修课,“主要是在家自习或请来家教进行辅导”。

【理想】

想当科学家工程师

谈起对这对兄弟的印象,该校受访老师均赞赏有加:“这对兄弟不仅成绩好,也很礼貌,对同学和老师很尊敬。”该校校长钟国胜说,“他们性格很开朗,长得也帅,很爱学习,的确很不错,将来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

对于此次自主招生笔试,这对兄弟向卢老师形容“感觉良好度为中等,不算很好,也不算差”。卢老师告诉记者,目前成绩还没出来,兄弟俩还未考虑填志愿的事,“但他们俩曾和我说过,以后想当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不过,兄弟俩及其父母均婉拒所有媒体采访,担心采访影响孩子备考。

延伸阅读

小神童12岁上大学

2009年,同样参加了中大自主招生的南海中学高三学生龚民当年只有12岁。当年,他还被中山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入读中科大少年班。

龚民半岁时父母离异,没有上过小学,外公外婆承担了对他进行早期教育的任务。让他不断超前学习的动力是“一直对新鲜事物怀有的好奇心”。龚民两岁多时,就认识2000多个字,会双手一起写字,能背诵100多位的圆周率;他还喜欢看英文原著,《罗斯福传》、《双城记》等都看过,当年高考英语成绩是全年级第一;不过,小神童也爱吃零食,喜欢玩QQ游戏。

“神童”如何造就?龚民外公总结了四点经验:首先是培养学习习惯,注重规范化学习训练。龚民高三时每日5时50分起床,从不赖床;二是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有激励的教育计划,让孩子时刻都有学习动力;最后,要进行公众化训练,养成开朗的性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