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圍棋盤製作趣聞

 pengshiwen 2012-02-21

近年來,日本圍棋在國際比賽中的成績,已經明顯落後於中韓兩國,但是從文化層面來說,日本仍然處於領先地位,日本擁有像川端康成、江崎誠致這樣一批圍棋文學大作家——其中川端康成還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留下不少有關圍棋的佳作。即使從製作圍棋棋盤這樣一個側面,也能管中窺豹,讓人感受到濃郁的日本圍棋文化韻味。

日本用於製作圍棋盤的木材,取自樹齡在300年以上的榧木。榧樹雖然生長於許多國家,但日本匠人只選用在日本本土生長的榧樹做材料,他們認為日本的榧木與其他國家不同,用日本匠人長谷川智士的話來說就是:「日本榧木材質很硬,但是當你將棋子拍到棋盤上那一瞬間,你又會覺得它很柔軟,不論你使用多大的勁,一天拍多少次,肩膀也不會感到疼痛。」

日本匠人在砍斫榧樹之前,先要對著榧樹鞠躬擊掌,行參拜禮。在他們看來,砍斫榧樹就是終止榧樹原先的生長狀態,所以要先向榧樹謝罪。榧木截取後,要置於自然環境下乾燥30年才能夠製作棋盤,這一過程被日本匠人稱作是榧木的「休眠」。

在棋盤的整個製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程序不是放在棋盤的正面,而是放在棋盤的背面。將日本棋盤翻過來,可以看到在日本棋盤的背面,有一個約一厘米見方的凹槽,槽中央雕一個四稜形的凸角,整個形狀有些類似人的肚臍,這個凹槽除了可以使棋子拍在棋盤上發出的聲音變得更加清脆悅耳外,還有助於蒸發木料中的水氣,以防棋盤變形。在日本匠人眼裡,這個凹槽使棋盤有了生命(因為能防止棋盤變形),所以把這個凹槽稱作棋盤的「臍」,以形容它的作用有如人類的臍帶,從母體中源源不絕地給嬰兒胚胎輸送養料,促使嬰兒生長發育。

在日本,圍棋盤崇尚手工製作,在圍棋盤製作界中聲名遠揚的吉田世家,其獨特的用日本刀刻制19路線的技法「太刀刻」,是從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太刀刻」是用日本刀的刀背蘸著特製的黑漆在棋盤上畫線,由於黑漆獨特的張力,使棋盤上的19道線有了一種質感。「太刀刻」第三代傳人吉田寅義說:「我的使命就是畫出有生命力的線,所以我在每一次畫線時,都要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傾注到裡面。」用來為棋盤刻線的「太刀」是吉田一家的鎮家之寶,平日置於家中的祭祠格中,早晚參拜兩次。這種對工具近似於古代圖騰崇拜的敬仰,來源於日本圍棋工匠的一種古老觀念,即他們認為將榧樹木料做成圍棋盤,是榧木生命狀態的一種轉換,就好像古代傳說中的鳳凰涅槃一樣,而太刀就是完成這一轉換的熊熊烈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