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兼谈耿文超特等奖的课例

 一苇的书柜 2012-02-22

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

——兼谈耿文超特等奖的课例

山东淄博教研室 特级教师 王玉强

 

至今还忘不了与耿文超一起在成都上课的日子。那是初春的成都,那是大气而充满文化蕴藉的成都,我们在武侯祠的古松下追慕前贤,我们在都江堰的离堆上眺望滚滚流水。也许是我们晕染了这片圣土的灵气,我们的课——耿文超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荣获了由中语会主办的全国国学课堂大赛高中组唯一一个特等奖。

关于课堂教学评选,我是这样认识的。大赛就是大赛,它不是平常课的描摹,也不是个性课的展现,更不是探索课、争议课的由头,它是语文教学艺术与教研深度的比赛,是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展示。它的要求很高,不管是教师的语言素养要高,课堂驾驭的水平要高,学生的积极状态要好,更重要的是课堂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要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贴近学习的具体文本,或读,或导,或讨论,或点评,一堂课尽量不要有过多的失误,要给学生或者听课的老师一种艺术的享受。

    耿文超的课为何出类拔萃?为何深得与会者的青睐?我想从这节课出发,谈谈如何上好优质课。 

    一、清晰的整体的科学设计

课堂教学的框架结构很重要,整体的设计要自然、清晰、简明。设计要凸显由易到难、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要有梯度,有递进感,有一浪高过一浪的状态,要凸显几个让人值得回味的亮点。要尽量把有关整体设计的内容在屏幕上展示出来,一是学生明白要干什么,二是听课的教师也非常清楚。耿文超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这样整体设计的:

(一)浅味——认知文本

解决了三个问题:1、读准字音2、读通文义3、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二)品味——鉴赏特色

提问: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三)深味——体悟韵味

小组讨论: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四)拓展延伸

提问: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一两句名言。

这个设计的主线就是“浅味——品味——深味——拓展”。从整体看这样设计是很简洁、明了的,注重了选修课的特点。

二、蕴藉而精悍的精彩导入

导入,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落实起来并不简单。导入的要求就是简明、生动,不节外生枝,不占太多时间。耿文超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作家梁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不平凡的经历也成就了辛弃疾独特的词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去领略他词作的魅力!

这个导入表面看是比较简单,但他注意了引用,借用梁衡的话来展示对词人的评价。同时,也给学生一个阅读想像较大的空间。这也说明教师在准备这一节课时参阅了若干资料,从教师本身就深入到了作者的精神思想之中了。

再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节课一定要有教学目标,并且要实用而简明。我觉得教学目标一定不要超过两个。一个可以确定在诵读或涵泳语言上;一个可以确定在把握细节上与体味情感。

在这里,我要说说“教学目标”设置的一些现象。有一些年青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比较混乱。现象有二:一是设置的目标太多太大,根本完不成。二是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三方面设置教学目标。这是根本没有读懂新课程理念的原因,要知道这三者是一个整体,千万不要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目标,太大了,你一定要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这节课的小目标。

三、整体感知要落实到诵读上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从整体的角度,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认知。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概括文本的内容,说说你对文本的初步认知;二是通过诵读来体味文本的含义。可以采用朗诵、概括内容或提问的方式等等。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角度。耿文超讲的是诗歌,就采用了诵读的方式,先让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再让学生读课文。要注意三个方面: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词义画出来;初步把握感情基调。他的课堂是如何引导的呢?我们看看一段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读这首词,你最初的感受是怎样的?

1:悲凉。

2:挺悲伤,也很悲愤。

师:两个同学都谈到了“悲”,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3:我觉得这首词是通过几个典型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悲凉之情的。

师:通过意象传情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抒情方式,我们再找一找词中有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

4:献愁供恨。

5:忧愁风雨。

6英雄泪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那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这么悲伤呢?

7: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师:很好,只有知人论世,我们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悲”,悲的原因是“报国无门”。下面我再找一个同学读一遍这首词,看能不能读出些感情。

在这里,老师不是把诵读硬加给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层层剥笋。但在很多的赛课里面,整体感知的环节都被教师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有的根本没有这个环节,有的只是蜻蜓点水,这就没有了基本的教学铺垫,对后一环节讨论探究起不到引领作用了。

四、讨论探究,是一堂课的主体

真正的课堂讨论与探究,是一个亮点,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主体。如果设计的问题自然、巧妙、扎实、有力度、有张力,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了。有些赛课,一味为了讨论探究,抛出的问题就是“你喜欢哪一段,说说理由”,“你喜欢哪一句,鉴赏一下”,“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等等,不一而足。弄得课堂支离破碎,颠三倒四。到底如何设计讨论探究这个重要环节呢?

我觉得,如果是文言文或较难的古代诗歌,就要通过段落的讲解,边读,边分析,边品味。如《氓》《归去来兮辞》《赤壁赋》《春江花月夜》《滕王阁序》《兰亭集序》这些文本,你能用“你喜欢哪一段”“你喜欢哪一句”来探究剖析吗?如果讨论探究,可以在每一段不同的教授方法上作文章。如果这一段是教师串讲,要把重点语句、本段含义与学生一起分析;而下一段可以通过诵读理解,突出重点语句;而再下一段则可以通过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引导领会。所以,讨论探究要根据文本的不同来确定教学方法的。

而耿文超上的课文是一篇简短的诗词,他的设计就十分巧妙。他是这样设计探究讨论的:

 

提问: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出示:鉴赏的一般环节——内容→手法→感情

小组讨论、发言,教师引导总结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而不采用一句一句串讲的形式?为什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回答的模板?这是不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理念讲究“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要给学生一片自己学习的空间,于是就采用了这种“主问题”的探究方式。为何要给学生提供鉴赏的环节?我觉得,教师有必要规范学生鉴赏的答题路径。如果教师在高二还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何时学到规范的古诗鉴赏的方法?

我们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到了学习的效果:

生:我们组找的是“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一句,这句是说他把当年用过的刀剑看了一遍,却不能上战场杀敌,只能无奈的拍打着栏杆,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的心情,体现了他的郁闷之情。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一句。这一句主要是写夕阳将要西沉,孤雁时时哀鸣,传到了赏心亭,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把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寄托于孤雁和落日上,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你看学生这两段文字,有原句,有分析,还有表达手法,有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这也证明了适当的“方法”的引领,是带领学生迅速学会学习的捷径。

特级教师顾德希说,当代文学理论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就是从以前重视“作家”的用意,转变为重视“读者”的感受了。这是当代文学理论的巨大贡献。而本课让学生说话,让“读者”展现自己的见解也吻合了这一观点。从学生的答案中,我们就看到了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认识是深刻的,角度是多面的。在这里不仅仅在于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还在于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依据,进而领会文本。教师还在于引领学生认真诵读文本。如果学生读不出相应的情感来,还要再读一遍来体会。让大家一起讨论,甚至展开争论,让文本说话,让学生的智慧说话。这就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课堂,一个真实的学生的本真,这才是活跃的精彩的生成的课堂,这也是新课程新理念之所在。

五、有意介入,是一堂课的亮点

讨论探究,也不仅仅在于学生自由的寻觅、思考,还在于教师重点参与与适时引领。我要说,教师也要有意介入。一篇优秀作品为什么能选入教材?为什么一篇经典文章千古成诵?就是因为其内容、其写法、其文采都文质兼美,都经得起时空的锤炼。所以,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挖掘,然后提出自己的带有个性化的设计。

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为了提高亮点,往往增加多媒体的画面,增加音乐配音,提升文本之外的效应,而真正的亮点,我觉得应该是教材本身,在于对教材深度的把握与思考。而耿文超是如何有意介入的呢?他在学生自我鉴赏的同时,也适时地增加问题的深度理解。

师:这个同学分析的不错,那你觉得这句中哪几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生:看,拍

师:为什么这两个字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呢?

生:“吴钩”本来是在战场上杀敌的,却只能“看”,所以心中有一种愁。

师:对,李贺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辛弃疾自己也说过: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但在这里只能是无奈的看一眼。

生:我觉得这个“拍”字更能表现出作者不能上战场杀敌的无奈。

师:为什么?

生:“拍”是很郁闷,很无奈,很愤怒的一种体现。

师:很好,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讲的就是“炼字”的妙处,刚才我们分析的“看”和“拍”能表现出什么境界呢?我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一下。

 

   这就是一个教师有意介入的细节,关注了诗歌鉴赏的练字指导,就是要读出、理解、表达出练字背后的情感。耿文超说,“炼字”是诗歌鉴赏题中常常涉及到的题型,也是理解诗歌的一个关键点,引导学生关注“炼字”,教给他们“炼字”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的设计,既增强了文本挖掘的深度,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亮色。教师的有意介入,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深入,一种理性的升华。有意介入,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致,更能为课堂增彩。

六、对比深化,让一堂课叠现高潮

当然,一堂课的高潮可能有很多,有从主题角度设计的,有从作者身世角度设计的,而巧妙的对比设计可能更容易把课堂推向高潮。而本堂课就采用了与苏轼的词对比烘托的办法。设计是这样的:

小组讨论: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耿文超的教案设计是这样表述的:通过对比鉴赏,结合苏轼和辛弃疾两人不同的经历,引导学生总结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不是简单的悲凉或豪放,而更多了一层悲壮!

教师还援引了作家梁衡《把栏杆拍遍》中的一段话: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时隔千年,让我们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当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

这是一堂选修课,所以从辛弃疾延伸到苏轼来对比鉴赏,很符合本课的意境。同样是豪放派词人,为何有不同的风格呢?这要通过介绍人物的身世、理解文本、体味感情才能深味的。

读,是一堂语文课的魂。就是要反复读,重点读,带着感情去读。在这里反复诵读,就体味出了辛弃疾心底的悲壮情怀,激荡起了学生纯洁本真的心灵,达到作者、读者与文本的心灵共鸣与思想融合。

七、适度的拓展,是语文学习的外延

教学一篇文章,拓展是常见的。拓展的角度、范畴很多,可以是内容的拓展,也可以是写作的拓展;可以是引领课外读书的拓展,也可以是片段训练的拓展。这节课是如何拓展呢?

提问: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一两句名言。

这个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会类比举例。耿文超也说,一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积累素材,另一方面,通过举例加深对这种中国传统的“忠义”文化的理解,增强对学生爱国主义和道德情操的教育。

最后教师的总结也掷地有声,使这节课有了一个圆满的豹尾:

中国文人独有的忠勇文化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千古绝唱: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却仍旧高唱“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陆游一面慨叹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面又希冀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哪怕文天祥身陷囹圄,辛弃疾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林则徐发配伊犁,但他们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绝唱,却演绎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因为他们心中都刻着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一堂优美优质的课,其余味是恒久的,犹如品尝一坛醇醇的美酒。如果你的课堂有了无尽的诗意,有了行云流水的节奏,有了此起彼伏的波澜,有了学生的潜心的投入与会心的微笑,你的课一定会成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