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开复: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素质(2)

 临风海涛 2012-02-22

作者: 李开复


所以,对各位同学我的建议就是,当然读好你的专业是有必要的,但是同时要考虑下是否还有别的什么专业是你有兴趣的。这两个专业最新的思想能不能结合起来,做一些即有创意又可以实践的东西,这可能是最有成长空间的一些机会。
高情商合作者——EQ is 9 times more important than IQ。
第3种最需要的人是高情商合作者。EQ is 9 times more important than IQ,这句话来自Daniel Goleman的《EQ》这本书。《EQ》这本书谈到情商和智商的一些差别,还有哪个比较重要。他做了一个研究,找了几千个企业的领导者。他研究是什么因素让这些非常优秀的领导者和普通的领导者有所区别。他研究的结论最重要的差别不在于IQ,而是比IQ要更重要9倍的EQ,即情商。
情商包括了怎样与人合作,包括了对自己的一种自觉,包括了对自己的一种管理,也包括了和别人团结合作以及社交的一些能力。EQ的重要性在21世纪是非常显著的,因为在21世纪,我们需要全球的合作,需要跨领域的合成。比如说你学的是心理学,你要跟学计算机的人合作才能做得出用户界面。跨领域的合作,跨国度的合作,跨语言的合作,这些都是必须要的。所以,过去也许在很多的环境里面,你作为一个孤僻自傲的天才会得到很大的重视,但是这个情况现在已经在大大地改变了。
过去,我曾在我的人才观里提到,在这个信息社会里,与过去的工业社会很大的一个差别就是信息社会最好的一个人才,一个程序员、一个科学家,可能比普通人生产力好个3倍、5倍、10倍或者20倍甚至更多。但是我想在这里补充的一句话就是说,即使他在技术方面好个多少倍,如果他是一个孤僻自傲、不能合作,甚至引起团队无法工作的人,那么他对这个团队,反而是一个负面的效果。
当我们做管理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如果你要建立一个非常健康的团队,不管是在Google工作还是未来的Google Camp,一定要在每个人很客观高情商地愿意与他人合作,尊敬别人的前提之下,才可能有很好的结果,尤其是在21世纪这样一个情商和合作是那么重要的世纪里面。所以,我对各位同学的建议是,在你可以抓住的每一个机会里,多参与社团工作,多建立一些与人合作的基础,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参与社团项目,或是暑期工作的机会。让自己除了读书之外,多做一个能够与人团结、合作、客观、尊敬别人、聆听别人的一个高情商的学生。
高效能沟通者——The man who can think and does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what he thinks is at the level of him who cannot think。
第4种人是高效能的沟通者。一个人如果有思想但是不能表达自己,他其实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这句话其实相当的有道理。我想在座很多理工科的同学以前可能认为只要有思想就够了,不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只有思想不能沟通,其实你是没有思想的。这句话其实并没有夸张,在21世纪全世界都是信息的前提下,很好的信息传播渠道还是经过人。人怎么传播信息的,靠沟通。一个人他的沟通能力很好,他可以把一个很难懂的信息很好地传播给别人。一个人沟通能力很差,他就无法传播信息,因此别人可能看不起他,认为他没有思想。所以沟通能力是非常需要学习的。
这种沟通的能力怎么得到呢,我可以给同学们几个很好的建议。你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理解你的听众,你要知道你的听众在想什么,听众从你的讲话中能得到什么好处,即What’s in it for you。还有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要用说教,而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当你与别人沟通的时候,你要先想好你主要要传达的Message是什么,用听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热爱工作者——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 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第5种非常需要的人才是热爱工作者。因为在全球被铲平之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能够做一个工作是你非常热爱的,那么你可能在睡觉、洗澡、吃饭时都在想你的工作。你可能就会更有热情去做你的工作。你不认为你的工作是一个枯燥的事情,而是可以享受的事情。所有就有这么一句话,有一天有个美国朋友到我的办公室来说你们的孔夫子实在是太聪明了。我说怎么回事呢。他说你看他讲的这句话多有道理啊: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我就跟他说谢谢你夸奖我们的孔夫子,不过我实在想不起来孔夫子说了这句话。
后来当天开车回家的时候我才想到可能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但是今天看起来,我认为可能这句英文的翻译还更贴切一些,在21世纪更能够被更多的人理解。因为如果你真的很爱你的工作,你就不是在工作了,你是在享受了。如果你是在享受的话,你一定会有更多的热情投入,更多的时间投入,更乐意去做更多的工作。到了星期五可能不想回家,到了星期天可能就想来上班了。那么你想比别人做得差可能都很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