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十大险峻山路弯道集锦(六)

 鹦鹉之歌 2012-02-22
最有气势的——川藏公路 怒江七十二拐

  川藏公路“怒江七十二拐”就是川藏线上、邦达至八宿区间,著名的险路,俗称七十二道拐,也称九十九道弯。严格的来讲,这并不能算是个风景,但和你看过的最好的风景相比,一样更令人难忘!

川藏公路 怒江七十二拐

  贵州素称“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无三分银”的状况早已改观,但那两项“自然指标”仍无法改观。但是人的力量却能改变它的实用状况——地不平,可以修路;山路太险,可以穿山而过,两山夹持,可以修桥架道。

  七十二道拐与青杠哨、娄山关等路段,是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七十二道拐处于凉风垭山上,海拔1450米,长约12公里。天晴时,大型车辆经过七十二道拐需要一个多小时。有司机说,一次雨天他驾车走七十二道拐,是数着路边翻倒的车,战战兢兢地走过的。对于不得不经常走七十二道拐的货车司机来说,盼望崇尊高速公路的通车,几乎是每天扳指头数天数。这条路不仅十分惊险,而且极易堵车,最长的时候堵过三天,据说方便面都卖到50元一碗。

川藏公路 怒江七十二拐

  桥隧比例高达80%的崇遵高速公路通车于2005年12月。人称“黔道更比蜀道难”的贵州,终于迎来了它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在这条承载贵州人通江达海的企盼与梦想的“天路”凉风垭隧道南口,有楹联表达心境:“北进三巴,七十二弯成旧梦;南驰八桂,百千万壑变通途。”还有一个隧道口的楹联写道:“七十二道弯弯成历史;四千余米洞洞穿未来。”崇遵高速打通了凉风垭隧道后,只需10分钟汽车就过关了。

  老司机们幽默地说:现在驾车经过凉风垭隧道,感觉就像钻进了时空隧道。红军长征时所经历的四大险关——酒店垭、清杠哨、七十二道拐及娄山关,老路要走三四个小时,现在用不了一个小时。

  1小时穿越长征途上四大险关

  据报道,崇遵高速创下多项纪录,有罕见的“错层高速”, 有创全国桥墩高度之最的两岔河大桥等

川藏公路 怒江七十二拐

老路上著名的七十二道拐

  大通道·感受

  山间开出通途 绝妙错层高速

  “北进三巴 七十二弯成旧梦;南驰三桂 百千万壑变通途”这是一幅刻在崇遵高速凉风垭南行出口上的对联,其中提到的七十二弯就是中国红军万里长征途中四大雄关之一。当地老乡说,以往车辆翻越凉风垭山必须拐72个弯道,需要40分钟车程,而且极易堵车,最长的时候要堵3天,方便面都卖到了50元一碗。现在打通了凉风垭隧道,10分钟就过关了。

  “这条路线高低落差有1020米,老国道只能采取修山间弯道的方式才上得了山顶”,崇遵高速在山间开出一条通途,其中桥隧比例占到80%,经过这条路驾车1小时不到就穿越了长征四大险关——酒店垭、清杠哨、七十二拐以及著名的娄山关。老路则需要3—4个小时。

  因为险峻的地势,崇遵高速创下许多纪录,重庆境内有罕见的“错层高速”一高一低两条路齐头并进长达10公里;贵州境内有桥隧相连横穿崇山峻岭的奇景,有全国第二长的凉风垭隧道,还有创下全国桥墩高度之最的两岔河大桥。老路蜿蜒崎岖,新路笔直流畅,形成出海大通道咽喉部位最独特的风景。

川藏公路 怒江七十二拐

昔日险路今变通途    记者 钟扬 摄

  大通道·服务

  日游长征雄关 仰看最高路桥

  早上8点从重庆出发,上渝湛高速到贵州境内新收费站上老路,沿老路向南行走20分钟,可抵达两岔河大桥桥底,这一路可穿越四大雄关中的酒店垭、清杠哨关。从峡谷中可仰看崇遵路及全国最高公路桥。行驶到新站需要2小时,过路费一类车70元。来回只需1小时。

  上午11点从新站驶往桐梓,一路可欣赏峡谷老路。经凉风垭隧道抵达桐梓,车程40分钟,过路费一类车25元。在桐梓下道从老路上72道拐,在山顶俯瞰72道拐全景。来回1个半小时,中午1点过在桐梓吃午饭。

川藏公路 怒江七十二拐

  下午2点从桐梓到官坝下道,通行时间10分钟,通行费小车11元。在官坝立交上娄山关老路,15分钟可抵达娄山关,在此可观赏红军长征纪念碑,俯瞰娄山关全景。来回1个小时。

  下午3点从官坝到遵义南站下道,通行时间20分钟,通行费小车19元。途中可经过红花岗隧道,这里是红军将领邓平在长征途中牺牲的地方。到遵义石车行20分钟即可抵达革命遗迹遵义会议遗址游览。门票35元每人。当晚可住宿遵义,欣赏革命老区今日风光。(转载太平洋汽车网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