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同时别忘“护心”本报讯 (记者黎蘅)得了高血压就吃降压药,得了冠心病,还得吃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然而,当这两种疾病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发生时,又该怎么办呢? 据了解,我国约7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事件发病/死亡率的相对风险随血压升高而显著增加。然而,不少患者甚至医生,往往 只单纯注重降压达标,缺乏对心血管总体风险的管理,其结果是患者虽然持续服用降压药,病情却继续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日前,在一个关 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管理的论坛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副所长姚桦教授指出:“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仅仅依靠单纯的降压已无法满足治疗需要。对于高 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来说,应该采取‘降压护心’的优化治疗方案,在降压达标的同时对心血管风险进行管理。”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患者控制率仅三成 据了解,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同时也有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64.67/10万,占所有心脏病死亡的64.28%。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应得到重视。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医生和患者往往只单纯注重降压达标,缺乏对于心血管总体风险的管理,“目前医生和患者对高血压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认知仍较 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控制率也不高,2009年中国门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31.3%。”姚桦表示,“在治疗过程中,医师不 但要注意患者降压,同时要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和死亡率。” 选择治疗方案 要重视心血管保护功能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何兆初教授指出,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这样的高危人群进行治疗干预时,应根据心血管疾病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方案,并重视具有 明确心血管保护证据的ARB类药物,通过优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方案,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实现“降压护心”的双重保护。 万名医生“再教育” 助患者进行风险管理 据悉,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风险管理的关注,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2中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风险管理项目”广州站活动目前已经启动。 该项目将在全国20个城市的10000名心血管医生中开展巡讲和培训。姚桦指出,加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心血管风险认识需从医生队伍做起,医生需要遵循 指南、充分考虑各项危险因素、改变诊疗习惯和处方行为,并引导患者对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注。而患者也需要充分配合和协助医师的治疗方案。 |
|
来自: weijian > 《高血压、心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