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初衷

 雨如烟精品书馆 2012-02-23

  欢迎您点击: 蔓珠★沙华精品图书馆 

蔓珠★沙华图书馆欢迎您   

 生命的初衷

四十年前那些乞丐的形象,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在我只有几岁的时侯,乡间常有许多走街串巷的乞丐。那是些真正的乞丐,是面有饥色的乞丐,是空着肚子走出家门的乞丐,能讨得一点剩饭残汤,就心满意足。他们总是轮流着在村里出现,有的几天来一次,有的几十天或更长时间来一次。那时,穷富的标准很明白,就是家中断不断口粮,挨不挨饿,所以打发不打发乞丐,给多给少,对每一户人家、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考验。给乞丐一口,就意味着自己少吃一口。那些无名无姓的乞丐的形象一个个印在我脑海里,那些与乞丐有关的生活细节、情景,是我童年记忆里最深的一部分:

我娘打发乞丐时,把那一点要付出的饭菜放在手里掂量的情景……

站在院子里的乞丐,把眼神一下子打在我娘或他人手中那点饭菜的情景……乞丐伸手接饭菜的情景……

苦苦哀告,人家就是不肯施舍一口饭,乞丐无奈退出的情景……

有一对母子乞丐,身上衣服补丁摞补丁,却干净整洁。母亲端庄,八九岁的儿子也生得虎头虎脑。在村头,母亲一面整理着要来的饭菜,一面嘱咐儿子。儿子背着讨来的果实与母亲分手了。儿子回家,母亲继续在外面要。母亲望着儿子的背影,最后扬手嘱咐道:好好学习,别忘了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有一位盲人乞丐,总是在黄昏时分独自出现在村里。这正是村民吃晚饭前后的时光。他不上门乞讨,而是在街上一面用竹竿探路,一面沙哑地叹息般地发出一长串吆喝,那独特的苍凉的叫声在沂蒙山腹地的这个村庄里回荡,也在我的一生里回荡:

日头落山了唉,天这个时侯了啊!

大爷大叔大娘大婶唉,

大哥大姐兄弟妹妹唉,

您也有吃着的呀,您也有喝着的呀,您也有刷锅的呀,您也有刷碗的呀,您可怜可怜俺这瞎了眼的人哪……

村民把这种盲人乞丐称作“叫街的”。

瞎子似乎不是用他的喉咙喊,而是用他饥饿的肠胃、用他的命来喊。他只在那条主街上喊,但家家户户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听不到。他的身体上不了你家的门,他的声音却上门了。受不了这种喊声揉搓的人家,就送一点饭菜出来。

我童年时代的第一个理想绝不是成为科学家或文学家,而是做一个流浪四方的乞丐。乞丐生涯引起我无尽的联想向往,我一遍遍想象着自己走街串户乞讨的情景:每天的生活都是自由的新鲜的不确定的,走过一个又一个村庄,走进一户又一户人家,讨到了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勇敢地面对那些永远对着穷人狂吠对着阔人摇尾的狗……

在我的想象里,我总是一个享受着自由生活的有尊严的乞丐。

村里来了乞丐,我常常就成了乞丐的尾巴,跟着他们一家一家地走。平时我没有借口随便到人家去,随着乞丐进去就不需要任何理由了。

乞丐都来自远处的村庄,近处村庄如果有人做乞丐,也是到远处乞讨。在近处乞讨的,往往是些自身无尊严意识也难以被人尊重的人。那时的乞丐,大都是能够令人尊重的,有的乞丐甚至令我心生敬畏。

我娘每当发现一张新的乞丐面孔,就常与人家交流一番。那种交流绝无施舍者与被施舍者的距离。那时侯,我娘是从乞丐的出没状况,来判断远远近近年景状况的。

有的人家,一听乞丐到来就关门,来不及关门就冷下面孔,绝不打发。这样的人家,总是大人孩子行动一致。有的人家,永远对乞丐开着门。这样的人家,也是大人孩子一致的。有一回,邻居家的一个孩子听到要饭的来了,便跑回家关门,他奶奶打了他一巴掌,说:“要饭的来了就关门,伤天理。老天爷能饿煞要饭的,还饿不煞你?”这个孩子以后再也不那么做了。老奶奶是这样的胸怀:在老天爷眼里,乞丐和我们是平等的。

有村民说:老夏家这个小三儿,好跟着个要饭的。

我娘有时也说:小三儿啊,跟着要饭的走吧,找个要饭的娘去吧。

娘不知道,她的小三儿内心深处的确是有这种强烈愿望的。家里的生活并不比乞丐好,吃百家饭对我是有相当诱惑力的,再加上我对乞丐生活的理想化想象,做乞丐便成为我心目中一种凄美又有几分温情的生活。闭塞贫穷的童年里,乞丐生活寄托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还有蒙昧中对自我的想象性安慰。听到乞丐来到我家门口,我总是快速地打开门,我心里盼望着大人能多打发他们一点饭菜。我这样做的意识与动机,应当主要不出于善良。

有一年,家里实在太穷了。一天夜里,爹娘在认真探讨着是否出去要一段时间饭,并掂量着让哪几个出去。我们全家九口人,兄弟姊妹七人,我听来听去没提到我,就在被窝里大喊:我去要饭。我爹宽宏大量地说:啊,让小三儿去,让小三儿去。

不知何故,那次的家庭乞讨计划并未实施,我的人生中便缺了真实的乞丐生涯。

1979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将要参加高考。这可是一件大事。开考前夕,村里恰好来了一位算命先生,街坊邻居纷纷撺掇着让母亲给我算一算。母亲就答应了。算命先生对我母亲说:你家三儿最有出息,走遍天下,吃遍天下。旁边一位快嘴的大嫂说:那不是个要饭的吗?

那位大嫂说得不错。在精神上,在心灵上,我的确就是个要饭的。揽镜自照,我永远是一副吃不饱的乞丐相、馋痨相,绝无富贵相。我追求工作生活的一次又一次变化,主动寻找一次又一次远行机会。时至今日,人到中年,还不时地向往浪迹天涯的生活。或许,这都根源于童年时的乞丐理想吧。我的人生追求,是从乞丐出发的。

这么多年来,不论我在哪里,我一直留意那些流浪汉,那些脱离了常规、实现了某种自由的人。我想,如果我做流浪汉,或许会做得比他们有境界,更能把流浪生活的自在之美表达出来。

今日的乡间,已不见走街串巷的乞丐。乞丐都进城了。乞者与施舍者的关系也完全不一样了。不复昔日的乞讨景象了。再也见不到有尊严的乞丐了。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在香车宝马的缝隙里,在万丈红尘里,乞丐身边的几乎每一个影子都昂然而去。饭是能产生热量的,钱是没有温度的。今日乞丐的“幸福指数”,比四十年前大约差多了。是谁先麻木起来的?我们的社会何时变成了一个强者全都昂昂然不肯低一下头的社会?

我这个精神乞丐,乞讨已达半生。小时侯,我清楚谁家对乞丐开着门,谁家把门紧闭。现在,我不清楚了。我只是感到,你越是迫切乞求的,越不容易得到。蓬门、柴门已变成了巨大的铁门、钢门、黄金门,以及看不见摸不着如鬼打墙一样的门。

不久前,我又回到我那沂蒙山腹地的故乡。无眠的深夜里,想一想这四十年间左邻右舍的变化,不禁蓦然心惊:当年那些一听乞丐到来就关紧大门,或任凭乞丐苦苦哀告不肯施舍一口饭的人家,往往难以过上好日子,其子孙也往往难以有出息。道理在哪里呢?冥冥之中谁作主?


蔓珠★沙华个人图书馆精品收藏

 美丽绝伦  美文欣赏 百家杂谈 幽默搞笑 养生保健 天籁之音 电脑知识 书海无边
 美图美景  名家美文 处事之道 社会万象 家庭医生 美丽音画 博客制作 精品大全
 名胜古迹 情感驿站 茶余饭后 生活百科 健康饮食 诗词歌赋 在线视频 思维游戏
 花鸟鱼虫 人生哲理 社会观察 经典推荐 经络穴位 感动心灵 资源素材 两性天地

我看世界 世界看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