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脉养心散

 tianfu 2012-02-23

这个小方子是针对心脏经脉瘀阻,同时气阴两虚的,我给它起名叫通脉养心散。

        这个小方子非常简单,就是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比如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两者混合均匀。每日温水冲服,用量根据病情增减,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一克即可。

        其实,这个方子还可以增加丹参一味药,也是等量,增加以后,对脑血管的保养也很有好处。

        大家不要看这个方子小,功力却很大。


        我先把两味药介绍一下。

        三七,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胃经。功效是止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治吐血,咳血,衄血(就是鼻子出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


        这个三七大家千万不要小瞧它,清代名医黄元御说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对三七的功效论述得比较详细的,是民国时候的张锡纯,他说:“三七,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血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凡用药强止其血者,恒至血瘀经络成血痹虚劳)。兼治: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病下血新红久不愈(宜与鸦胆子并用),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膜烂欲穿(三七能腐化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症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痛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敷之可消(当与大黄末等分,醋调敷)。”又云:“凡疮之毒在于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关于张锡纯如何使用三七,我曾经在电视节目里面讲过,很多朋友因此而熟悉了三七,曾经有一位北京的老大妈,看了我在电视里面讲的,说张锡纯认为 “凡疮之毒在于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同时她听了我讲述的张锡纯的病例,她当时就拍自己的大腿,说终于找到病根了,原来她的膝盖痛了二十年,医生都按照风湿治疗的,她的胃都吃坏了,也没有效果,这疼痛让她非常痛苦,这次她看了张锡纯的故事,认为一定是里面有瘀血没有出来的缘故,于是,第二天药店一开门,她就买了三七粉,然后服用,一个星期以后,变化出现了,她的膝盖的皮肤出现了灰青色,针刺拔罐后,血色黑紫,我估计一般人见此应该就不敢服用了,但是这位大妈心有定见,知道这是瘀血透出来了,因为同时她的疼痛再减轻。然后继续服用,结果皮肤颜色逐渐正常,膝盖疼痛消失,前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二十年的病痛就去除了。她给我来信,单位转给了我,信里说:“罗博士,我给您写信,把这个事情告诉您,是希望通过您告诉大家,这个病害患者,害医生,害患者是因为患者痛苦,害医生是医生都以为是风湿,错误治疗,我告诉您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张锡纯说的是真的。”这封信我现在还保留着,看到之后我也很为这位阿姨高兴。

        所以,三七化瘀血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这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


        至于西洋参,也是很传奇。

        西洋参本来不是中国的,最早是生长于北美原始森林之中,17世纪法国的一个传教士在我国东北期间,看到中国人对人参很重视,而且这个药物药效很好,于是他以“鞑靼植物人参”为题,详细叙述了人参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并附有原植物图。后来,在加拿大的法国传教士拉费多在当地印地安人的帮助下,按图索骥在原始丛林中找到了与中国人参形态极其相似的植物,这就是西洋参。

所以,我们看到清代的王孟英他们使用西洋参,那都是国外进口的,可见中医其实并不保守,外国新出来的成果我们古人也用。后来,直到1975年,我国才引种西洋参成功,现在东北等地都生产很多西洋参。

         在中医里面,西洋参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中医认为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虚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西洋参有抗疲劳、抗氧化、抗应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对糖尿病患者还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西洋参应该说是中医消化外来药物的一个成功案例,本来是西方的植物,结果我们中医见到它以后,很快通过实践,发现它的功效,然后对它进行了性为归经的总结,然后用于临床。

        西洋参与人参都是补气的,但是人参温,西洋参凉,滋补气阴,所以不会上火。


         三七粉与西洋参粉混合起来,一方面三七可以化瘀通络,另一方面,西洋参可以气阴双补,这对心脏是一个全面的养护,我有的时候,看到患者血虚,还会让他配合服用龙眼肉,这样,心脏的气、血、阴、阳都得到补充,同时还有化瘀的三七保护,这对心脏来说真是一个幸福的事情啊。

         

         其中不适合服用的,是当患者是因为水湿过剩,引起的湿邪蒙蔽心阳的情况,需要温阳祛湿,这个方子就力不从心了。

         另外孕妇不要服用,这也是一个注意事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