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tdrhg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记叙文结构实用模式及其特点
2012-02-24 | 阅:  转:  |  分享 
  
一、记叙文结构实用模式及其特点:

1.时序顺进式

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2.平列展开式

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材料①

开头(引出材料)→→结尾(抒情、议论)

材料②

主体

3.对比映照式

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

正面材料

开头(引出材料)→→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材料

主体

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4.穿插回放式(蒙太奇剪辑式)

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

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结尾(抒情、议论)

主体

记叙文的结构模式相对而言变化较多,运用时可以使用单一的某种模式,也可以将其中的两种或几种合并使用。但不管如何变化都会遵循如下规律:

开头(引出材料)→主体(具体描写,用生动的细节突出某种特点)→结尾(适当抒情或议论点题)。必须注意的是:段与段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要有过渡,结尾要照应。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模式对快速构思和行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议论文结构模式及其特点介绍

论述性文章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逻辑层次来布局,常用的结构方式为“起承转合”。“起”就是提出观点;“承”即论述自己的观点;“转”就是转向问题的反面,再加一层论述;“合”是总结,综合,结束论证。

1.分项列举式(横向拓展式):即一个中心,若干分论点之间形成平行、并列关系,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

分论点1(论证)

中心论点分论点2(论证)

分论点3(论证)

开头(引论)(提出观点)主体(本论)结尾(点题)

即围绕一个中心论点,拟出若干个(2—3个)并列平行的小分论点,然后通过论证三个小分论点,从而达到论证中心论点的目的。

2.逐层推进式(纵向拓展式):即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3.主体正反论证式:一个论点+两个(或三个)论据(或主体部分正反论证式)+一个结尾。



论据1(古、今、正)(叙、析、结)



论点结尾

论据2(今、外、正)(叙、析、结)



论据3(今、外、反)(叙、析、结)

开头(提出观点)主体(具体论证)结尾(点题)

即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列举三个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

叙,指简洁概括地叙述论据;析,指精当、中肯地分析论据;结,指将论据与中心论点联结起来,使文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此外还可以有谈古论今式,即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援引古今正反事例加以论证,最后作结。

古代(正面事例)

引论结论

今天(正面事例)

(反面事例)联系现实类举

注:反面事例不好举例时,可采用类别罗列的“泛举法”,即举“某类人”为例。该类模式以谈古论今为主,以正反对比为辅]

4.小标题式:一般用三个小标题,或用数字分三部分。这也是散文或议论性散文常用的结构模式。

三.散文结构模式及特点

1.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详)——抒情怀念

2.参访式:参游起因——参游时间(详)——参游收获

3.静赏式:景点概述——景点静赏(详)——景点联想

4.象征式:引出所托之物——展示物的描写——扣住相似点转入写人(详)——抒情言志

5.线索式:情的缘起——情的积累——由情到人、理——情的归纳

6.场景串织连缀式:用生活中的画面或场景来展现对话题的理解,各种画面有层次地呈现,呈递进式排列,文章段落关系清晰,尤其是选择画面力求不重复,有拓展,立体的、多层面地反映了生活。这是散文或议论性散文常用的结构模式。如《八十八二十八》

献花(0)
+1
(本文系tdrhg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