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万木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中药课外小知识集
2012-02-24 | 阅:  转:  |  分享 
  
中药课外小知识集

据说皇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深奥而有趣。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

“青囊”据说是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将曾经所用的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靠华佗所赠医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五代韩保升也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言本草者,草类药为最多也。“因此,自古相沿把中药称本草。

“杏林”典出三国时的神医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

“悬壶”:传说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为弄清底细,费长房以酒款待,老者后来约他同入葫芦中,只见玉堂俨丽,甘肴旨酒。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为了防止发怒古代有个很是古怪的方法:早上起来要穿衣服的时候,仆人会把衣服故意翻过来再送过来,这时的主人是不能出声或发怒的,接下衣服要自己再翻回来穿上。据说这样可以带来好运,实际上是用来磨练人的性情使人不易发怒。

有的人吃了中药后爱把药渣倒在路中间,据说这样能让行人把病“带走”,有毛病的便好起来。踩药渣有这样一个典故:据说古代名医华佗曾持杖迈步在街头,偶然踩着一堆药渣,但他细心观察后发现药剂很重,见药渣尚有热气,便去询问了邻近主人,知患者病情甚重。他从药渣中发现还缺一味引经药,故而影响药效。患者遵华佗之嘱,使病很快地痊愈了。此事传开后被传为佳话。后来就有人就模仿这种方法,把药渣倒在路中央,也希望得到神医相助,久而久之即形成民间旧俗,一直流传至今。

砒霜又称信石,由于信石毒性大,古代人们对其很畏惧。人言即为信,故有“人言可畏”源于砒霜之说。

有说法说“丹”字的来源是因为先人们最早在井里发现,故而令其写法为井字中打一点,随着发展引申为现在的“丹”字。

所谓“守宫”即是壁虎,因其常出没在阴湿的房檐壁角,即被认为可以守护宅院,称其为守宫。制作守宫砂,是将壁虎养在瓦罐中,以朱砂喂食,喂足七斤后,壁虎会通体变为朱红色;亦有说是喂其处女之经血,喂足多少量或多少天后通体变为红色。将“红壁虎”的血滴到处女身体的特殊部位上便会生出殷红的一点印记,守宫砂会如刺青纹身一样终身不退。所谓“点女人肢体,终本不灭,有房事则灭,故号守宫”。守宫砂的作用,本来是为了看守“处女”的。而用守宫砂只是古人炮制的一种警戒处女的形式,究竟是否奏效还没有考证。

玄参一药因避清代康熙玄烨名讳改玄为元而得元参之名

山药原名薯蓣因避唐代宗预名讳改为薯药又因避宋英宗署名讳改为山药

夜交藤是因为它的藤茎在夜间会自动相互交合而得名。

三七、土大黄、菊三七、大金牛草、地不容、白接骨、虎头蕉都有别名叫金不换,与金不换本身都是不同的药物。中药同名异物现象,易引起混淆中,故以《药典》中所收载的名称为准,处方中不用别名。

花生,是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

莲子有补益脾胃,养心安神。素有“脾果”雅称。

地龙,原名蚯蚓,其身价上升与龙平等,据说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患了“缠腰火丹”病,他的哮喘病也一起复发了。太医院的医官们回春乏术,太祖一怒之下将所有治病的医官都监禁起来。后来,一位医官推荐一名外号叫做“活洞宾”的善治皮肤病的民间大夫。“活洞宾”见太祖环症状后,太祖问道:“朕的病怎么样”。“活洞宾”信誓旦旦保证。太祖质疑,“活洞宾”又保证若是治不好甘愿人头落地,倘若治好愿陛下放了所有医官。太祖应其要求。于是,“活洞宾”来到殿外,打开药罐,取出几条蚯蚓放在两个盘子里,撒上蜂糖,使其溶化为水液。他用棉花蘸水液涂在太祖患处,太祖立刻感到清凉舒适,疼痛减轻了许多。他又捧上另一盘蚯蚓汁,让太祖服下。太祖惊问“这是何药,即可内服,又可外用”。“活洞宾”怕讲实话而受到太祖责罚,就随机应变地说:“皇上是真龙天子下凡,民间俗药怎能奏效,这药叫做地龙,以龙补龙,定能奏效”。太祖听后非常高兴,立即服下。几天后,太祖病愈。“活洞宾”也因此而极尽荣华。从此,地龙的名声与功能就此传开了。

何首乌一药据说是古代一名姓何的老人因采食此药120岁仍然须发乌黑发亮故名为何首乌

关于吴茱萸,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吴国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王见了不喜欢,也不听吴臣解释,就把使者其给赶了出去。幸亏当时楚国有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去并留下了吴萸,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疼难忍,诸药无效。此时,朱大夫用吴萸治好了楚王的病。而后楚王立即派人前往吴国道歉,并号召楚国广为种植吴萸。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朱大夫的功劳,楚王把吴萸更名为吴茱萸。

据记载,南北朝医学家陶弘景一日在采药途中,他忽听一位老羊倌对旁人说:有种怪草,叶青,状似杏叶,一根数茎,高达一、二尺。公羊啃吃后,阴茎极易勃起,与母羊交配次数也明显增多,而且阳具长时间坚挺不痿。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陶弘景暗自思忖:这很可能就是一味还没被发掘的补肾良药。于是,他不耻下问,虚心向羊倌请教,又经过反复验证,果然证实这野草的强阳作用不同凡响。并由此得名“淫羊藿”。

相传“生姜”是神农氏发现并命名的。一次,神农氏在山上采药时因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吃什么药也不止痛,就这样他晕倒在一棵树下。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一丛尖叶子青草,香气浓浓的,闻一闻,头不晕,胸也不闷了。原来是它的气味使自己苏醒过来的。于是,神农氏挖出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一会儿开始泄泻,而且身体也全好了。他想这种草能够是自己起死回生,我要给它取个好名字。因为神农姓姜,故而取名“生姜”。

从前有个老头的一个儿子得了肺痨,大夫宣告无救只能等死,但这老头是个很吝啬的人,哪怕这个儿子快病死了也要他天天照看自家的梨园,这年秋的一场暴风雨让梨园未成熟的梨掉满了地,这老头为了省米粮的消耗就把这满地的梨煮熟了当饭吃,惊奇的是过了好长时间那位患肺痨的儿子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了,半年后就痊愈了,于是人们认识到了梨对肺痨有很好的帮助。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竹不仅仅是在精神上有可取之处,实际生活中竹也有他的药用之处,如服用“竹沥”就可以治愈痰热证。砍一节青竹,放在火上烤它中间部分,使它两头流出液汁,滴入碗内,叫做“竹沥”。

有人说人参会跑,其实它是碰到外面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时就会躲在地下不出来了,休眠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不出来。你今年看,没有人参了,过三五年也没有,过了七、八、十年又跑出来了,所以人们说人参会跑,是这么回事情。据说“人参“是由”人生“演变过来的。

华佗为了使人容易区别,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又称“茵陈蒿”。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杜仲一药相传是古代有一位叫杜仲的人因服饰此药而得道,后人遂以杜仲而命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来源好像也与此有关,但有待考证。

“薏苡明珠”不免让人联想到中药薏苡,它有无端受人诽谤而蒙冤的意思。话说东汉名将马援领兵到南疆打仗,但军中士卒中瘴者甚多。当地民间有种用薏苡治瘴的方法,用后疗效显著。后来马援平定南疆凯旋归来时,带回了几车薏苡药种。谁知马援死后,朝中有人诬告他带回来的几车薏苡是搜刮来的大量明珠。薏苡说成明珠,薏苡明珠就此产生,这是一宗冤案,也说是“薏苡之谤”。

发明汤液的人相传是商王成汤妻子陪嫁的奴隶,一位曾做过厨师的助汤伐桀的大臣“伊尹”。

《墨子·非攻中》说的“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用唇齿相依来解释两者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不飞则以一飞冲天,不鸣则以一鸣惊人的远志。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忍冬。

此乐只因天上有,怒目金刚弹琵琶的神曲。

冉冉物华休,衰鬓已先秋的白头翁。

真身已归西天去,十指尖尖在人间的佛手。

花中丞相兮倾城芳华,洗尽铅华兮素面无暇的白芍。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的独活。

俗语说“穿山甲,王不留,妇女用了乳长流”

“十八反歌”源于张子和《儒门事亲》:“本草明言

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歌”源自刘纯的《医学小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宫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焯莫相依。”

























湘杏学院

07级制药工程02班

龚俊兰唐婷

献花(0)
+1
(本文系万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