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有网友表示,曾就信用卡是否设密码征求过律师意见,该律师称持不设密码的卡,只要消费凭单不由持卡人签署,而且没有重大过错,持卡人就完全不需要为盗刷负责。银行方面希望设置密码,是因为可以把原本该由银行承担的风险转嫁给用户。您觉得这种说法靠谱麽?
A: 在国内,由于相关配套不完善,信用卡即使不设密码也要承担责任。
不设密码的交易,是以“是否为本人签名”作为识别条件的。但是由于国内其它相关措施不配套等多种因素,从实际判例中持卡人多多少少都要承担一定责任。银行要求设置密码,作为格式条款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Q: 央行颁布的《银行卡管理条例》,明确要求收单商户负担起核对信用卡签名的责任。那么签名检查这一点在国内的交易中现状如何?
A: 国内以密码交易为主,商家不是很在乎签名。
现在大多数是凭密码交易,对签名的要求已经降低了,所以商户对签名交易不是很注意。这也就为盗刷提供了便利条件,因为没有密码的信用卡随便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密码交易”。
不设密码的交易,是以“是否为本人签名”作为识别条件的。但是由于国内其它相关措施不配套等多种因素,从实际判例中持卡人多多少少都要承担一定责任。银行要求设置密码,作为格式条款持卡人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详细]
Q: 还有种说法是:如果丢失信用卡,在48小时内打电话挂失,在这期间里面发生的损失不需要持卡人赔偿;但是如果设了密码就相反,所以不设密码更好?
A: 不是,挂失并确认后出现的风险有银行承担,只有办理了“失卡保障”业务后,银行才会有条件的承担风险。
银行章程中,是挂失并确认后出现的风险由银行承担,确认前的风险由持卡人承担。对于推出“失卡保障”的银行,推出了挂失确认前24、48、72小时的失卡保障服务,对于挂失确认前如果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的风险,经过报案并由银行认可后,才能由银行承担;未被银行认可,依旧由持卡人承担。程序参照银行相关流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