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货币概念及理论的专业性解释

 满船空载月明归 2012-02-25

                                                                                                                         2005-07-22 

  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佩塞克和萨文的观点:货币必须同时是交换媒介和净财富;货币包括商品货币、不兑现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

  纽伦和布特尔的观点:任何发挥一般交换媒介作用的东西都是货币;货币包括通货和银行存款。

  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观点:货币是为了有用;货币包括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全部存款。

  拉德克利夫报告的观点:货币实际上是流动性;货币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的所有的短期流动资产。

  货币的功能

  三大功能:

  1、交易媒介:

  2、计算单位:

  3、价值贮藏:

  其中,交换媒介是把货币与其它资产区分开的主要功能。

  货币制度的演变

  1、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等。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制度在不断演变:历史上,金属货币(银金)纸币。

  2、货币制度的国际眼光:

  3、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硬币和纸币支票电子货币(资金调拨电子系统EFTS)

  货币层次的划分

  1、划分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金融资产的货币性,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不使持有人遭受损失的能力。(即变现能力)

  2、具体划分:

  M1=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利率的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利率理论,认为利率为储蓄与投资决定的理论。

  庞巴维克的利率理论(时差论与迂回生产理论):现在的物品比未来的物品更有价值,放弃现在价值高的物品,换取未来价值低的物品,就必须给予利息补偿(价值时差论)。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的多产性。

  马歇尔的利率理论(等待说与资本收益说):利率为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为资本需求的决定因素(即资本需求由资本的收益性决定),抑制现在的消费、等待未来的报酬,为资本供给的决定因素。利率是人们等待(储蓄)的报酬。利率由资本的供求决定,资本供给,即储蓄,为利率的递增函数(同方向变化),资本需求,即投资,为利率的递减函数(反方向变化)。

  维克塞尔的利率理论(自然利率学说):资本供给与需求相等即储蓄与投资相等时的利率是自然利率。自然利率相当于资本的预期收益率。现实市场的利率是货币利率。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是实现经济均衡的重要条件,如果不等,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形成经济积累性扩张(竞相投资),反之,形成经济积累性收缩。

  费雪的利率理论(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利息产生于物品与将来物品交换的贴水,它是由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观因素,就是社会公众对现在物品的时间偏好,让渡现在物品,就必须取得报酬即利息;客观因素,就是投资机会,企业家总是选择最好的投资机会,在利润率大于利率时进行投资。他还提出了现实利率与名义利率。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达到均衡的作用: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下降,人们自动减少储蓄,增加投资;储蓄少于投资时,利率上升,人们自动减少投资,增加储蓄。(实物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罗伯森和俄林等提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而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

  1、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构成:在现代社会表现为

  供给: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债券的购买(债券的需求)

  需求:投资和窖藏债券的发行(债券的供给)

  2、债券的需求与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其它条件一定,债券的预期回报率越高,对其需求数量越大,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曲线:其它条件一定,债券价格越高,企业发行债券越多,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3、债券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当债券需求=债券供给时,即Bd=Bs,债券市场达到均衡。

  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债券价格就是均衡价格,也叫市场出清价格。

  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利率就是均衡利率,也叫市场出清利率。

  4、供求分析:

  可贷资金的供给随利率的上升而增加,需求随利率的下降而增加。

  5、影响均衡利率变化因素分析:

  需求曲线的移动:财富:增加,曲线右移(需求数量增加,债券价格上升)

  预期回报率:

  供给曲线的移动:

  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动(费雪效应):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上升。因此,降低利率的重要条件是战胜通货膨胀,降低通货膨胀预期。

  凯恩斯利率理论

  1、基本理论:

  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

  利率取决于货币数量与人们对货币的偏好程度,即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

  假定:贮藏财富的资产=货币+债券

  那么:财富总量=货币+债券,即货币与债券供给量=货币与债券的需求量,

  即:Bs+Ms=Bd+Md

  移项:Bs-Bd=Md-Ms

  如果货币市场实现均衡(Ms=Md),那么,债券市场也实现了均衡(Bs=Bd)

  货币需求曲线:利率上升,人们持债券多,而减少货币需求,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货币供给曲线:假定由中央银行决定,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标,是一条不受利率影响的垂线。

  当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货币供求均衡。

  2、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

  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曲线右移;减少,货币需求减少,曲线左移

  价格:上涨,货币需求增加,曲线右移;下降,货币需求减少,曲线左移

  3、供给曲线:

  供给增加,曲线右移;减少,曲线左移

  4、均衡利率变动:

  收入:利率随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价格:利率随价格的上涨而上升

  货币供给:利率随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供求变动:比较复杂,视具体情况而定。

  公开市场业务时利率的变动:中央银行买进债券,货币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利率下降。

  5、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

  弗里德曼“三效应”学说:

  他批评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结论,认为供给增加并不会导致其它条件不变,也就是说,供给增加时,其它条件也会变化。他研究了货币增加对利率的影响:

  他把货币供给增加(其它条件不变)、利率下降的结论叫流动性效应。

  主要观点:影响利率有三效应,即流动性效应、收入与价格效应、通货膨胀预期效应,收入增加与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会导致利率上升,如果收入与价格效应、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大于流动性效应,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利率的上升,而且不是下降。

  利率的结构理论

  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相同期限的债券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债券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

  违约风险:债券分为有违约风险债券和无违约风险债券;有违约风险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利率的差别称为风险升水;有违约风险债券总是具有正值的风险升水,且其风险升水随着违约风险的增加而增加。标准普尔公司把债券分为十个等级:AAA到BBB四个等级为投资等级,BB以下6个等级为垃圾债券。

  流动性:流动性越大越受人欢迎;但其利率越低。流动性的变现成本包括:交易佣金和买卖差价。

  税收因素: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越高。

  利率的期限结构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及流动性的债券,其利率随到期日的时间长短而可能不同。

  1、收益率与利率的变动趋势:

  收益率:是指实际收益与实际投资的比率;

  收益率曲线:把期限不同,但风险、流动性相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成的一条曲线。

  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水平和向下倾斜三种。

  2、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关系的期限结构理论:

  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收益曲线是预期远期利率数列的函数;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长期债券到期之前人们对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当预期未来短期利率高于当前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当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低于当前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当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不变)等于当前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水平。(它强调平均值)

  分割市场理论:认为所有的投资者偏好于使其资产寿命与债务寿命相匹配的投资。他们将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视为完全独立和分割开来的市场,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由该债券的供求决定,而不受其它期限债券预期回报率的影响。(强调分割而不是平均)

  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短期债券的流动性比长期债券高;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该种债券到期之前短期利率预期平均值加上该种债券由供求条件变化决定的期限(流动性)升水。(结合以上二者的优点:既考虑平均值,也考虑偏好即市场分割)

  货币需求理论

  传统货币数量论

  产生于17世纪,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主要观点:物价水平的变动是由货币数量的多少决定的。

  1、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

  费雪交易方程:MV=PY(M流通中的货币,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Y总产出)

  他认为:在短期内,V是稳定的,Y在一定时期内不变,价格的变动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而且是同方向变动。(货币只有交易媒介功能)

  2、剑桥学派现金余额数量说:

  剑桥方程式:P=KR/M(P货币购买力,K货币占财富的比重,即在总财富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率,R财富,M货币量)(他们认为,货币有两个属性,一是交易媒介,二是财富储藏)

  方程式表明:M越多,P(货币购买力)越低,反之越高;货币需求(M)与财富(R)同方向变化(该方程式可变为M=KR/P),但由于他们认为K在短期内有发生变化的可能(因为个人可以选择货币贮藏),因此,M与R并不同比例变化。

  3、比较:

  公式数学意义相同,但经济意义不同,后者有发展。

  数学意义相同:费雪方程的P为物价,而剑桥方程的P为购买力,它们互为倒数;即P剑=1/P费,费雪方程的Y等于剑桥方程的R。由此,可以得到:1/V=K,即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财富的比重越大,货币的流通速度越慢。

  经济意义不同:费雪着眼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强调流通中货币数量对物价、币值的决定作用,其货币是现金交易数量,其方程是现金交易数量说;剑桥学派既考虑交易媒介,又考虑储藏功能,强调人们手中所持货币量对物价、币值的影响,其货币量是现金余额数量,其方程式是现金余额数量说。

  发展:费雪中的V是常数,而剑桥中的K是变量,且从因果关系上讲,费雪的V只描述了货币流通中的现象,而剑桥中的K表明,货币停留时间决定货币的流通速度,探讨了现象后面的原因,是一种发展。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1、货币需求动机:

  交易动机:人们为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人们的交易水平决定,交易水平与收入成正比。

  预防动机:也叫谨慎动机,指为了预防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产生的持币愿望;人们愿意持有的预防性货币取决于对未来交易水平的预期,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

  投机动机:人们为财富储藏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当现行利率过高,人们预期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涨),便会放弃货币而持有债券,货币需求减少,当现行利率过低,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便会放弃债券而持有货币,货币需求上升。总之,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2、货币需求函数:

  M=M1+M2=L1(Y)+L2(I)

  M1满足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M2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L1是收入的正函数,L2是利率的反函数。

  它的特色在于L2:货币影响就业。

  1、鲍莫尔模型:

  他认为,人们没有必要让收入中用于日常开支的部分全部以现金保存,可以把其中的大部分暂转化为生息资产的形式,到支出时再陆续转换为现金,因此,利率越高,人们持有现金越少,交易性货币同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鲍莫尔的平方根公式:M=αY0.5r-0.5P

  现金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利率的平方根成反比。

  影响:第一,交易性货币需求受利率变动的影响

  第二,如果利率和物价不变,增加一定比例的货币,将导致收入更高比例的增加;

  第三,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要大于国际储备的增长速度。

  2、惠伦模型:

  预防性货币需求也受利率变动的影响,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3、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函数:

  M=L1(Y)+L2(I)修改为:M=L1(I,Y)+L2(I)

  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是由利率与收入两个因素决定。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

  他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因素:

  1、总财富的多少:用恒久收入(Y)代替,Y越多,货币需求量越多。

  2、财富的结构:财富分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物质财富),非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比率(W)也是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

  3、持币的机会成本:由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rb)、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re)、物价变动率(1/pdp/dt)构成,持币成本越高,货币需求越少。

  4、其它因素,用U表示

  需求函数:

  Md=f(p,rb,re,1/pdp/dt;Y,W,U)

  得出与凯恩斯完全不同的结论:

  1、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这与恒久收入的稳定相关,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2、货币需求通过货币数量影响总支出,从而转到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影响价格与产量上,因此,他认为,要稳定经济,就必须稳定货币供应。

  [b]货币供给理论

  完整的货币供给理论包括货币供给决定理论、货币供给影响经济理论和控制货币供给的决定理论。[/b]

  基础货币的决定

  1、基础货币(H):又称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

  数学表达式为:H=C+R

  2、影响的因素:

  (1)国外净资产:

  (2)对政府债权净额:

  (3)对商业银行债权:是影响的最重要因素。

  (4)其它项目净值:

  货币供应模型和货币乘数

  1、货币乘数(m):是货币存量M对基础货币存量(H)的比率,表示货币供应量随基础货币的变动而变动,它是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应的倍数。

  m=M/H

  2、货币供应模型:

  H=R+C(1)

  R=RR+ER(2)(R银行准备金总额,RR法定准备金,ER超额准备金)

  ∵RR=rD×D(3)(rD法定准备金率,D存款)

  ∴R=(rD×D)+ER(4)

  ∴H=R+C=(rD×D)+ER+C(5)

  该式表明:

  (1)基础货币以通货形式增加,则不会发生乘数作用,只有以存款形式增加,则发生乘数作用;

  (2)对既定准备水平而言,超额准备越多,银行体系实际支持的存款越少。

  式(5)变形:

  H=(rD×D)+ER+C

  =(rD×D)+ER/D×D+C/D×D(ER/D超额准备金比率,C/D通货比率)

  =(rD+ER/D+C/D)×D(6)

  1

  ∴D=---------------------×H(7)

  (rD+ER/D+C/D)

  M=D+C

  =D+C/D×D

  =(1+C/D)×D

  1+C/D

  =---------------×H(8)

  rD+ER/D+C/D

  式(8)两边同除H,得

  1+C/D

  ∴m=---------------------(9)

  rD+ER/D+C/D

  该式表明:乘数随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通货比率的变动而变动。并与它们反方向变化。

  3、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分析(从经济意义上分析):

  法定准备金率:提高,银行贷款成倍收缩,货币乘数下降;反之,货币乘数上升。反方向变动。

  超额准备金率:提高,银行减少贷款,货币乘数下降;反之,货币乘数上升。反方向变动。

  通货比率;提高,手持现金增加,存款减少,货币乘数下降;反之,货币乘数上升。反方向变动。

  弗里德曼——施瓦兹和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

  1、弗里德曼——施瓦兹和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模式

  (1)弗里德曼——施瓦兹货币供给决定模式:

  由:M/H=(C+V)/(C+R)得:

  D/R(1+D/C)

  M=H×------------(1)

  D/R+D/C

  D/R(1+D/C)

  m=-------------------(2)

  D/R+D/C

  从(1)式可以看出:决定货币量的因素有三:基础货币(H)、存款与准备金的比率(D/R)和存款与通货之比率(D/C)。(因素也可说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从式(2)可以看出: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有二:存款与准备金的比率(D/R)和存款与通货之比率(D/C)。

  结论:其它一定,基础货币的变化将导致货币量同比率变化;存款与准备金的比率(D/R)和存款与通货之比率(D/C)与货币量同方向变化。

  (2)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模式:

  H

  M=--------------------(C/M通货与货币供给量之比,R/D准备金与存款之比)

  C/M+R/D-C/M×R/D

  货币供给量与H正方向变化,与C/M、R/D反方向变化。

  2、货币量在长期中增长的原因(卡甘的分析):

  基础货币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如1875~1955年,货币供给量平均年增长5.7%,其中,9/10是H增加引起的,1/10是由C/M与R/D的变动引起的;两次大战期间,货币供给量迅速增长,而H增长比M的增长还大,C/M大幅提高,R/D大幅下降,互相抵消了一部分;一战后,M增长慢于战前,但H增长却加快,R/D却提高,互相抵消了一部分)

  3、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是指货币存量的增长率从上升、下降到再一次上升的周期性变化。

  卡甘发现:货币存量的周期性变化与经济周期的循环相关。经济衰退总是紧跟在货币增长率的下降之后,经济繁荣总是紧跟在货币增长率的上升之后。

  对美国的实证分析得出:C/M的周期性变化是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H的影响与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并不一致。

  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

  存款为商业银行私人活期存款(D)、私人定期存款(T)和政府存款(G)

  货币(M))=通货(C)+商业银行私人活期存款(D)

  货币基数(B):公众所持有的政府的净货币负债(也就是其他人讲的基础货币),B=C+准备金(R)

  准备金比率(r):代表加权平均准备金率,这里简化为r=R/(D+T+G)

  通货比率(k)=C/D

  定期存款比率(t)=T/D

  政府存款比率(g)=G/D

  那么,

  货币乘数(m)=M/B

  C+D

  =--------------------------------

  C+R

  kD+D

  =--------------------------------

  kD+r(D+T+G)

  kD+D

  =------------------------------

  kD+r(D+tD+gD)

  1+k

  =-----------------------------

  r(1+t+g)+k

  该模型表明:平均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和政府存款准备金率反方向影响货币;同时,它们的影响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

  意义:他把存款细分,形式更简明,更接近于实际,更便于进行货币量决定分析,近几十年来为西方接受。

  瓦尔拉斯模型:

  瓦尔拉斯考察一个集市日,认为,所有人想要出售物品的数量等于他们想要购买物品的数量,只有在均衡价格条件下才能兑现,这种供求平衡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试错实现的。也就是说,通过不停喊价,最终形成供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均衡价格,交易才能发生,价格使供求均衡。(注意:这一模型不需要货币作为交易媒介)

  2、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是指整个市场上过度需求与过剩供给的总额必定相等的状况。由此推出:对货币的过度需求等于所有其它市场上名义过剩供给的需求。

  3、瓦尔拉斯均衡与非瓦尔拉斯均衡:

  瓦尔拉斯均衡包含三个基本假设:一是参与者对市场有完全的信息;二是经济中不存在不确定因素;三是市场中存在为供求双方不断喊价的中介人。

  非瓦尔拉斯均衡:指现实经济中不存在瓦尔拉斯均衡的基本假设,价格不能实现供求相等,而根据具体情况,将其调整到彼此适当的位置上,并在这个位置上实现均衡。

  在宏观经济中,瓦尔拉斯均衡指零失业率和零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供求相等;而非瓦尔拉斯均衡则是指存在一定失业率或通货膨胀下的供求相等,也就是存在短缺的均衡。

  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理论

  1、实际余额效应:

  虽然瓦尔拉斯模型排除了货币的作用,但是,帕廷金引进时间因素与交换的不同步性,在瓦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货币问题。

  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是指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即扣除了价格变动后折实的货币余额(也就是我们今天用不变价格折算的货币余额)。实际余额效应,是指由于物价的变动所引起的货币余额真实价值的变动,给消费、储蓄、投资等带来的影响。

  他认为,从消费者角度讲,消费者目的是要保持现有货币余额与未来货币余额一致,物价变动,则按货币的真实价值调整货币余额。因此,人们对消费品、投资品、债券和实际余额的需求,与个人实际收入、利率和现有的实际余额有关。如果收入和利率不变,社会需求取决于现有货币实际余额总量的变动。

  在帕廷金的分析中,重要的不是名义货币,而是货币实际余额。

  2、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

  帕廷金把整个经济分为三个部门:家庭、企业、政府;把市场分为四市场: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Q(W/P,K0)=R(W/P)(Q劳动需求函数,W/P实际工资率,K0资本设备存量,R劳动供给函数)。他认为,在充分就业条件下,K0是常数,因此,劳动的供求与W(工资)与P(物价)变动有关,如果劳动供求失衡,则可以通过调整工资与物价使劳动供求均衡。

  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F(y0,i,M0/P)=y0(F商品总需求函数,y0实际国民收入,商品总供给,i实际利率,M0/P实际货币余额)。商品需求取决于实际国民收入、实际利率与实际货币余额。

  债券市场的均衡条件:Bd/iP=H(y0,1/i,M0H/P)=Bs/iP=J(y0,1/i,M0F/P)(Bd/iP债券需求的实际价值,H债券实际需求函数,y0实际收入,1/I债券价格,M0H/P家庭拥有的实际货币余额,Bs/iP债券供给的实际价值,J债券供给函数,M0F/P企业拥有的实际货币余额)。他认为,债券实际需求与实际收入和家庭拥有的实际货币余额正相关,与债券价格呈负相关;债券实际供给与债券数量和收入、债券价格正相关,与企业拥有的实际货币余额负相关。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L(y0,i,M0/P)=M0/P(L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他认为,实际货币需求与实际收入、实际货币余额正相关,与实际利率负相关。等式可变为

  P?L(y0,i,M0/P)=M0

  货币市场的均衡还可以表述为:名义货币供给等于物价与实际货币需求的乘积。

  在四市场均衡条件的分析中,他认为:

  (1)除劳动市场在充分就业下能够自动趋于均衡外,其它三市场的均衡都受实际收入、实际利率和实际货币余额的影响。在充分就业下,实际收入可以视同常数,因此,三市场的变动取决于实际利率和实际货币余额。从而强调了货币实际余额(财富存量)变动对总支出与总收入的作用。

  (2)从劳动、商品和货币三市场均衡条件的分析得出:在资本存量和货币供给一定条件下,影响市场均衡的因素归根到底是:价格、工资率与利率。因此,整个经济的均衡条件是:同时存在均衡价格、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利率。而经济体系均衡的打破与建立与实际余额相关:价格下降,实际余额上升,增加投资与消费,从而导致价格上升,经济恢复均衡;反之,价格上升,实际余额下降,减少投资与消费,从而导致价格下降,经济恢复均衡。这里也强调了货币实际余额的作用。

  3、实际余额的动态均衡分析:

  帕廷金在这里从动态上分析,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的货币实际余额变化是如何影响经济,使经济如何由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的。

  按四阶段分析:

  第一阶段:经济均衡,流通中的货币量为M0

  第二阶段:增发货币,货币增量为tM0。

  第三阶段:不再增发货币,但流通中的货币量已经为(1+t)M0。

  第四阶段:回复均衡

  在商品市场上,在第二阶段,虽然增发货币,但价格、工资、利率来不及调整,货币实际余额来不及发生影响,假如供给不能增加,那么,将形成求大于供,通货膨胀缺口形成。这一通胀压力在第三阶段发生作用。在第三阶段,货币实际余额变动发生作用,社会支出增加,价格上升。第四阶段,价格上升导致货币实际余额减少,社会支出下降。当然,如果价格没有从P0提高到(1+t)P0,那么,货币实际余额仍大于第一阶段,当价格上升到(1+t)P0,通货膨胀压力消失。

  在债券市场上,第二阶段,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货币实际余额增加,从而使商品与债券需求增加,同时,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导致的利率下降又会扩大总需求,从而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导致货币需求量增加,使货币供求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均衡,利率回升到原来的均衡水平。利率变动还受到债券价格变动的影响:货币供给增加,债券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下降。商品市场价格上涨波及债券市场,货币实际余额的减少导致公众出售债券,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一直到均衡时为止。

  帕廷金的货币中性思想

  1、货币中性: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影响绝对的物价水平,而不影响相对价格水平,从而不引起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化。否则,就不是中性的。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是中性的;而凯恩斯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

  2、帕廷金模型与货币中性:

  从帕廷金的四市场均衡模型看出,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都受实际收入、实际利率和实际货币余额的影响。在充分就业下,实际收入可以视同常数,因此,它们的变动取决于实际利率和实际货币余额。这就可以证明,名义货币的变动并不影响实际利率和实际货币余额,而只影响名义货币余额、名义债券流通量、货币工资率与物价同比例变动,从而证明货币是中性的。

  (1)名义货币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利率的影响:

  名义货币供给增加的最初效应是总需求增加,出现膨胀缺口。通货膨胀改变各经济主体的财富存量(实际货币余额),对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商品市场产生不同的实际余额效应。最后,通过各市场实际余额效应的综合作用,总需求曲线恢复到初始的均衡位置。所以,在名义货币量、名义债券量和名义物价水平平均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实际货币存量、实际债券量、实际利率与实际收入水平都保持不变,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

  (2)流动性偏好增强对均衡价格、均衡利率的影响:

  流动性偏好增强,反映名义货币需求增加,都希望持有更多的实际货币余额。于是,家庭减少对债券的需求,企业增加债券供给,导致债券供过于求,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商品市场上,出现紧缩缺口,形成物价下降压力。随着物价下降,货币实际余额对各市场发挥正的效应:债券市场上的供过于求趋势扭转;实际货币余额中用于支出的数额会随实际余额存量的增加同比例增加,实际支出的绝对额保持不变。于是,代表实际支出的总需求曲线恢复到原来均衡位置,货币是中性的。

  他认为,如果只考虑流动性偏好对债券市场的影响,货币是非中性的;但是,考虑其对各市场的综合效应,流动性偏好的变动只改变人们在货币、债券与商品之间的选择,而不改变均衡利率,不改变总支出,货币是中性的。

  (3)均衡条件与货币中性:

  在帕廷金模型中,经济均衡的条件就是货币中性的条件。

  A、工资与价格:

  帕廷金均衡的重要条件是工资与物价自由变动,这时,货币是中性的;如果工资与物价不能自由变动,货币就不是中性的。

  B、货币幻觉

  是指在商品、劳务、货币、债券等变量的需求函数中,其超额需求除受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外,还受名义变量变动的影响。

  帕廷金均衡的重要条件是不存在货币幻觉,货币是中性的;如果存在货币幻觉,货币就不是中性的,在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就不是中性的。

  C、分配效应

  是指物价变动对收入的再分配。

  帕廷金均衡的重要条件是不存在分配效应;如果强迫储蓄,货币就不是中性的,均衡条件破坏。

  D、预期:

  如果不考虑物价变动预期所引起的实际余额对消费函数的影响,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物价变动预期影响消费函数,货币就不是中性的。

  E、政府行为

  帕廷金均衡的重要条件是政府不发行付息债券、不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如果政府发行付息债券、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经济就不能恢复原均衡,货币就不是中性的。

  非均衡分析与凯恩斯经济学

  1、认为凯恩斯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分析的是在价格与工资刚性条件下的一个特例。他们认为,只要工资和价格具有足够的弹性,持续的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就不可能存在。

  2、非均衡理论创始人克劳尔认为:凯恩斯主要研究经济持续低于充分就业非均衡状态,虽然其采取的是比较静态的方法,但他考察的这种非均衡状态乃是一种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动态过程,所以,凯恩斯理论本质上是动态非均衡理论。

  3、非均衡分析的基本框架:

  从分析个别交易者在市场中的行为入手分析:在一般均衡理论假设下,各种交易和经济活动实际上是在均衡价格达成之后的状态下进行的,非均衡价格的错误交易不存在;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交易和经济活动是在非均衡价格上进行的。

  克劳尔提出了计划超额需求与实际超额需求的概念。计划超额需求,是只依赖价格而与实际交易无关的超额需求;实际超额需求,是同时考虑价格和其它市场实际交易数量约束的超额需求。

  进一步分析:在非均衡价格下交易,总有一部分交易不能实现其供给计划与需求计划。因为交易者在某市场因种种约束导致销售量低于计划供给量,他在另一市场上的购买量必然会因收入约束而低于计划需求量。只有在瓦氏一般均衡中,实际超额需求与计划需求需求才能相等,即市场需求之和等于零;而实际上,在非均衡中,市场需求之和至多等于零,即一般总是小于零。例如,在低于充分就业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计划不能实现,收入约束限制了超额需求。因此,凯氏理论是非均衡理论。

  4、传统价格理论的局限性:

  克劳尔假设只有两部门:家庭和厂商。

  假设:在现行实际工资率下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瓦氏均衡。当实际工资率下降,家庭期望的劳动供给大于厂商期望的需求,家庭期望的商品需求大于厂商的供给,出现劳动市场供给过剩,商品市场需求不足。按传统价格理论,实际工资率与商品期望超额需求反方向变动,实际工资率会下降,并最终消除两市场的超额需求与供给,经济趋于充分就业均衡。但如果实际工资率只对商品市场需求有反应,并与之反方向变化,则不论多长时间,实际工资率都将保持不变,非均衡状态会持续下去。这表明:传统价格理论不能解释市场经济的动态稳定性,它只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特例,而且仅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有效。

  货币经济的交易结构与货币经济理论

  1、对新瓦尔拉斯货币理论的批判:

  新瓦尔拉斯经济模型中,货币只是被当作另外一种商品加入到实物经济中可供交换的商品集合中去的,只不过是代表众多可供选择的支付工具的一种。这种经济模型中,商品裨上能直接交换商品,并未把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来看待。他们研究的是实物经济。因此,必须重建货币经济理论。

  2、货币经济的交易结构及货币的作用:

  他认为,货币是能与其它商品直接交换的任一种商品(强调货币的交换媒介作用);货币经济是其中某些商品不能直接与所有其它商品直接交换的经济;货币经济中,“货币能够购买商品,商品能够购买货币,但商品不能购买商品”。(这就是交易结构)

  货币的作用:货币的出现使实物经济变为货币经济,使交易费用大大降低;现代社会,货币需求的变化通过影响经济中货币与商品的持有量来影响生产和消费,通过影响证券市场、利率和其它金融变量来影响投资,因此,货币对经济活动具有重大影响。

  3、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第一,用传统约束条件下求最大化的方法推导出个别交易者的普通商品需求函数及其货币需求函数。他把交易者的预算约束分为支出约束和收入约束,相应,把货币需求分为收入货币需求和保留货币需求,强调了货币的交换媒介作用,证明商品供给不会创造商品需求。

  第二,从研究交易费用入手证明货币交易方式的优越性,把货币不仅视为持有其它金融资产存量,而且是持有其它商品存货的替代物。

  第三,交易者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主要依赖偏好和实际收入,与一般均衡价格和交易者的初始货币无关。

  货币供给:

  第一,不仅包括现金、活期存款,而且应该包括商业信贷、银行透支等可充当支付工具的金融手段。

  第二,关于货币政策:他认为当时的货币政策没有理论基础,货币当局应该以促进货币存量尽量少用于交易行为之外的其它活动为目的。

  4、非均衡理论的意义:

  非均衡经济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对凯恩斯某些经济理论的发扬,另一方面,也标志着经济学方法从单一的一般均衡分析过渡到多元的动态的非均衡分析与比较静态的一般均衡分析并存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后,克劳尔开创的非均衡分析和莱荣霍夫德用非均衡模型对凯恩斯乘数理论的收入约束过程的解释,推动了宏观非均衡模型的建立和发展。

  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深化:解除利率限制,让利率随行就市波动,充分反映储蓄的稀缺性,刺激储蓄,提高投资收益率。金融深化理论的代表者是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

  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市场概况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一种被分割的经济,在货币金融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货币化程度低。货币经济比重小,自然经济比重大,货币的作用受到限制。

  第二,二元金融机构并存。指发展中国家并存着现代货币银行体系与传统金融机构,且存在资金由现代货币银行体系流向传统金融机构的倾向。二元金融机构并存不仅会削弱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效果,还会造成背离政策目标的后果。

  第三,金融市场不完善。二元金融结构限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资本市场比货币市场更落后。

  第四,政府对金融活动的严格管制。在建国初期,这种作法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它阻碍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和顺利发展。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

  1、含义:是指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人为奢侈利率和汇率的现象。

  2、原因:政府硬性规定存贷款利率,利率无法准确反映资金供求和资金短缺程度。

  对外汇市场管制,高估本币官定汇率,低估外币币值。

  3、负面效应:

  (1)负收入效应

  (2)负储蓄效应

  (3)负投资效应

  (4)负就业效应

  4、金融发展模型:论证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心是: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要想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就必须实行金融自由化,实现金融深化。

  衡量标准:两类:

  一是金融存量。随金融自由化,流动性金融资产储备会相应增加,金融资产存量与收入之比,以及它们占有形财富存量的比重会增加。

  二是金融资产价格指标。随金融深化,利率能准确反映经济的状况,实际利率逐步提高,各种金融利率的差别趋于缩小。

  2、渠道效应传导机制:

  他认为,货币是资本积累的金融“导管”。

  3、效应分析:

  (1)收入效应

  (2)储蓄效应

  (3)投资效应

  (4)就业效应

  4、政策主张:强调金融改革先行。

  (1)放开利率

  (2)鼓励银行竞争

  (3)扩大对效率提高的小经济单位的放款

  (4)金融改革同财政改革同步

  (5)金融改革与外贸改革同步

  金融创新理论

  一、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主要内容:从供给出发,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注意:是从供给角度探讨;探讨金融企业的逆境创新)

  二、凯恩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主要内容: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时,对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的回避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注意,立论的着眼点:规章制度是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基本措施;经济个体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寻求规避,对政府限制作为合法反应。管制与规避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政府管制——个体规避(通过金融创新回避)——新的管制——新规避(新一轮创新)。

  评介:此观点是有管制就有规避即创新。重视外部环境,比压制理论广泛。

  三、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

  主要内容:从制度角度讨论,认为作为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创新应该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制度改革,金融体系的任何制度改革都可以视作金融创新。

  评介:从制度角度探讨;但有的人认为,不是任何制度变革都是创新,如金融压制,就不是创新而是创新的阻力。

  四、希克思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

  主要内容: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二是金融创新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高低使经济个体对需求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降低的趋势促使货币向更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产生新的交换媒介,新的金融工具。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激金融创新。)

  评介:从交易成本角度研究有意义;但创新原因的认识有局限性。

  五、格林和海伍德的创新理论:

  财富的增长是决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创新需求的主要因素。

  六、格利和肖的理论:

  金融创新是盈余或赤字企业的需求与金融部门提供的服务相匹配的结果。

  理性预期的货币导理论

  一、预期:

  含义: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

  提出:最早马歇尔提出的等待就包含了预期。

  二、无理论预期:

  是凯恩斯的观点。

  凯恩斯大量运用预期概念,使宏观经济分析从静态分析发展为动态分析,从短期分析发展为长期分析。但是,在凯恩斯的论述中,预期被置于经济学之外,属于心理学范畴(他认为预期是指经济主体的主观情绪与心理状况),因此被称为无理性预期。

  三、适应性预期:

  货币主义的观点。

  认为预期仅仅是由过去的经验形成,当已往数据已经发生变化时,预期随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发生变化。这种预期被称作适应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重视过去的预期对当前预期的影响。

  评介:能运用于经济模型的分析之中;但不完善(强调过去的信息运用,而人们的预期利用的信息往往超过过去的信息)

  四、理性预期:

  产生和形成:最早由穆思于1961年提出。后经卢卡斯等人努力,形成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的含义:人们在对未来进行预期时,不仅依靠过去的经验,而且总是尽可能最有效的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信息,由此所作出的预期才能说是合理的。可见,他们所说的预期与最佳预测相同。

  特征:(1)强调理性预期的作用:经济主体无法确知未来,所以只能将计划与决策建立在预期基础之上,而理性预期是最大限度利用所有可得信息做出的最好预测。(2)模型坚持均衡方法,坚持工资物价的调整可以实现劳动力和商品供求平衡。

  理性预期理论的含义:(1)如果某变量变动的方式有所改变,那么该变量预期的形成方式也会改变。这一点与凯恩斯不同,凯恩斯认为,如果今天的利率高于正常水平,那么预测未来利率会下降到正常水平;而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如果利率运动的方式发生变化,那么,现在升高的利率仍可能保持下去,而不会下降。(2)预期的预测误差平均为零(预测误差即预期值与实现值之差,如果出现误差,人们会改变预期值,使预期值符合实现值,于是误差为零),且不能事先预知(就预期的结果而言)。

  有效市场理论

  1、有效市场理论:金融市场上的预期等于运用所有可知信息作出最佳预测,它是理性预期理论在证券定价上的应用。

  有效市场理论的证券定价公式:

  Pt+1-Pt+C

  R=-------------------

  Pt

  (R证券回报率,P证券价格,t时间变量,C利息或股息)

  由上述公式,他们推出一个证券定价行为等式(即有效市场条件):Rof=R*(Rof回报率的最佳预测值,R*均衡回报率)。该等式表明:金融市场上的现价决定于一定水平,在这个水平上,用所有可知信息对某种证券回报率作出的最佳预测等于该证券的均衡回报率。

  上述条件的另一表述是:有效市场上不存在任何未加利用的盈利机会。消除盈利机会是保障金融市场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要求市场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充分信息,并做出有理性预期。

  2、对股票价格的分析:

  (1)股票价格的随机变动:

  主要观点:股票价格将大致遵循随机变动方式,股票价格的未来变动是无法预先知道的。

  证明:如果人们能预先知道某股票价格上涨,就会立即购买该股票,并使现价格上涨到可预知价格变动缩小为零(即实现价格与预测价格相等,即Rof=R*)为止,反之亦然。有效市场理论正是这样来证明股票价格变动是随机的。(其理论基础是市场参与者将充分利用可能的盈利机会,并使其趋于消失)

  他们认为汇率的变动也是随机的,道理同上。

  (2)对股票技术分析价值的看法: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过去股票价格的数据无助于预测未来股票价格的变动,依靠这种数据进行预测的技术分析不能成功地预见股票价格的变动。

  卢卡斯对经济政策评价的批判

  1、理性预期革命:理性学派运用理性预期理论分析主动的政府政策执行结果不佳的原因时认为,当预测的变量发生变化时,预期的形成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关系发生变化,利用以往数据估算出的计量经济模型不仅不能正确评估这项政策的影响,而且很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政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公众对该项政策的预期。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理性预期革命。

  2、对计量经济学的政策评价:

  理性预期理论认为,不能指望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评价具体政策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因为:当预测的变量发生变化时,预期的形成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而政策变动时,预期与过去的信息关系发生变化,由于预期影响经济行为,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关系发生变化,利用以往数据估算出的计量经济模型不仅不能正确评估这项政策的影响,而且很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3、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异议:

  凯恩斯主义计量经济模型中的期限结构方程式表明:根据以往数据估算的利率期限结构,表明短期利率的变动对长期利率的影响是微弱的。

  卢卡斯认为,政策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公众对政策的预期。如果公众预期短期利率上升是暂的,那么,短期利率的变动对长期利率的影响是微弱的;但如果公众预期短期利率上升是持久,那么,长期利率的反应会大得多。总之,公众对政策的预期将影响政策的效果。

  4、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内容:是理性预期学派建立的,从这一模型推导出“政策无效性命题”:预料之中的政策对经济周期没有影响,只有预料之外的政策才对经济周期有影响。(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公众能够对政策变动作出正确的预期,所以政策无效的)

  证明:他们认为,对预期的价格水平而言,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

  5、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既然公众能对政策作出正确的预期,并采取有效对策抵消政策的效果,任何主动性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因此,政策应该采取不变的、取信于民的货币政策。

  6、理性学派的利率理论:利率的变动会为公众的预期所抵消。因此,货币当局不能也不应该经常改变策略影响实际利率。

  理性预期学派的假设并不完全成立。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能够合理预期,使预期完全符合实际,这一假设不完全成立。因为一是人并不都是理性的人(各人的素质不同);二是信息的失真和非完全性导致的。因此,关于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论断并不能完全成立。

  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1、新凯恩斯主义

  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吸取非凯恩斯主义某些观点与方法形成的理论。

  (1)基础是凯恩斯主义:一是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二是坚持货币非中性理论;三是坚持短期均衡分析方法。是凯恩主义的继承。

  (2)新:吸取了一些非凯恩斯的东西。如粘性工资与粘性价格理论。

  2、粘性工资与粘性价格:随总需求的增加,工资和价格不是原在不动,而是缓慢在变动调整。工资和价格调整的缓慢、滞后和小幅度正是粘性的表现。

  凯恩斯理论认为:工资与价格具有刚性,不能下跌。(见教材P.153)

  理性预期理论(新古典理论)认为,工资与价格具有完全弹性,预期价格上涨会立即引起工资与价格同幅度上升。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理性预期是一个有用的假设,但是,由于工资与价格有刚性,妨碍工资和价格完全同预期价格水平变动,价格与工资不具有完全弹性,而是粘性的。

  总之,新凯恩斯主义承认理性预期,承认预期有作用;但不承认工资与价格有完全弹性,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

  3、对政策效果的认识: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预料外的政策会影响总产出,但预期之中的政策也影响总产出,只是影响较小。因此,就是承认预期作用,政策也是有效果的。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一、主流理论:主要指凯恩斯主义理论、货币主义理论和理性预期学派理论。都以中央银行能够外生决定货币供给量为前提,论证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影响和干预经济运行。(承认货币政策有效)。

  二、非危机时期的有效性(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理论从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出发,证明货币政策在危机时期无效,而在非危机时期在不同程度上有效。

  凯恩斯的理由:利率由货币供给与需求决定,供给增加,利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推动总需求与产出的增加;反之,则减少。在危机期间,投资效益(资本边际效率)低,利率下降到很低程度,国债价格达相应顶点;这时,买入国债随时可能面临利率回升,因此,人们宁可持有货币而不买入国债,货币的投机需求无穷大,货币供给落入流动性陷阱。而在经济周期的其它阶段,利率没有降到最低点,增加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从而推动总需求增加。他认为,危机期间,只能用财政政策。

  三、与时间相关的有效性(货币主义理论):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至关重要,但是,货币政策只是在短期中有效,而在长期中无效,主张以规则的货币政策代替变化的货币政策。

  理由:他们认为,(1)经济运行中存在均衡的自然失业率;(2)货币政策存在时滞(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导致物价的变化有一个较长的时滞,同时,人们对经济的认识有时滞,政策的决策也有时滞,因此,就有可能在经济繁荣时期采取的紧缩政策在萧条时期发生作用,反之,在萧条时期的扩张政策却在繁荣时期发生作用,这对经济是不利的);(3)货币的变动只能在短期中影响产量,而在长期中,只能影响物价。因此,通货膨胀与失业只存在短期替代,不存在持久的替代;(4)货币供给与名义利率同方向变化。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应该是货币供给量。

  四、为预期抵消的有效性(理性预期学派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都无效,但这并不是说货币政策无作用,而是作用被人们预期到了,并采取相应措施抵消了。

  理由:人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能对经济变动作出明智的反应。货币政策的变动会为公众所预期,其作用就会抵消。而不为公众所预期的政策是相当困难的,同时,对经济也是有害的。因此,他们主张政策不能频繁变动以迷惑公众,而应该确定有利于人们预期的政策以稳定经济。

  温特劳布-卡尔多内生货币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是货币供给决定经济运行,而是经济运行决定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只能顺应经济运行的要求供给货币,而无法执行自主货币政策(认为货币政策无效)。

  1、温特劳布的内生货币供给模型:

  工资定理是温特劳布的内生货币供给模型的基础。他认为,物价(P)是名义工资的函数,两者正相关变化。即:

  P=P(w)。(其中,w为名义货币计算的年平均工资率,它通过集体义价外生决定)

  根据工资定理得出:货币供给只能以名义工资增长率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程度相应增加,它不为中央银行独立决定,而由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决定。(物价是工资的函数,不是货币供给的函数,货币当局并不拥有控制物价水平的有效手段)。

  2、卡尔多的内生货币供给模型:

  是温特劳布的内生货币供给模型的变体。

  该模型认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是作为最后的贷款人,通过贴现窗口,保证金融部门的偿付能力。为了防止信贷紧缩导致灾难性的债务紧缩,货币当局除了满足交易需求外,别无选择(即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实际上没有控制力,它是内生的)。

  3、两种理论的比较: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面对其承受压力的无奈上。

  共同点:内生性是外生性的隐蔽形式。他们实际上认为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外生决定的,但是,通过中央银行对压力和职责的认可使其转化为内生的。

  不同点:

  (1)政治含义不同。

  (2)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看法不同。

  (3)理论的因果链不同。

  (4)涉及的基本变量不同。

  4、两种理论的主要局限:

  (1)假设政府领导人不容许经济偏离,哪怕是稍微的非充分就业状态,这实际上是自由派的幻想。

  (2)认为中央银行只能顺应货币需求的假设不充分。

  (3)常数的货币流通速度与其稳定的函数形式的论断往往与实际不符。

  (4)未能充分讨论货币流通速度与利率的同方向变动的影响。

  5、内生货币理论的新表述:

  认为货币供给曲线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是水平的(注意:温特劳布-卡尔多模型认为是水平的)。

  6、内生货币理论政策意义:

  动摇了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

  莫尔的水平主义货币供给理论

  莫尔的理论超越了“政治压力”、“缺乏道德约束”、“不完全竞争”、“官僚主义惰性”等分析,深入探讨金融机制变化的影响。

  一、信用货币的内生本质

  莫尔将货币公成商品货币、政府货币和信用货币,而信用货币的供给,在本质上为需求决定,故有很强的内生性。

  理由:他认为,政府货币的供给从属于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利率变化无关的垂线,是外生货币。而信用货币则是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种流通和存款凭证,它们形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而贷款发放则取决于公众对贷款的需求。因此,信用货币具有内生性。

  二、基础货币的内生性

  传统观点认为,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货币,而莫尔认为,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有限。

  理由:与中央银行进行国债交易的是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购买国债的资金是其现有有价证券或商业贷款转换来的;中央银行不能阻止商业银行向贴现窗口寻求基础货币的补充。也就是说,中内银行并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发行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甚至缺乏有效的手段促使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因此,中央银行很难像传统理论所说那样,逆经济风向行事。

  三、负债管理自给基础货币

  莫尔认为,60-70年代开始,美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转变为发行融资工具,各经济单位也发行融资工具,这促使商业银行日益变为连接资金需求的经纪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中介,这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更加明显。

  四、银行角色转换传导的内生性

  莫尔将金融市场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商业银行筹资的市场是批发市场,贷款市场是零售市场。在批发市场上,商业银行是贷款条件(利率)的接受者和贷款数量的决定者;在零售市场上,商业银行是贷款条件(利率)决定者和贷款数量的接受者。商业银行在两种市场角色的转换,就把公众的货币需求直接传导给中央银行,促使中央银行按照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货币乘数没有实际意义传统理论中,货币供给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有重要作用。但莫尔认为,货币乘数也是内生的,因此,没有意义。

  内生货币理论的宏观经济意义

  莫尔的内生货币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只能顺应经济运行的要求供给货币。因此,他提出了与主流经济理论关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和作用机制、货币政策等方面不同的观点:

  1、货币需求创造货币供给

  他认为,货币需求能够自动创造货币供给,包括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

  2、利率是外生政策变量

  在传统理论中,利率是货币供求决定的内生变量,莫尔认为是外生变量。

  3、外生利率的经验证明

  莫尔考察了美国1860-1985年的情况,得出:名义利率是直接为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

  4、外生利率决定的公式

  看教材P.334-335。

  5、汇率的外生决定

  莫尔认为,汇率与利率一样,也是外生变量。

  6、不发生货币余额的变化

  莫尔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不会发生货币余额的变化,以及资产调整和货币传导的过程。

  7、投资决定储蓄

  莫尔认为,投资直接决定储蓄的变化。

  8、对IS-LM分析的否定

  莫尔认为,IS-LM模型的基础――瓦尔拉的一般均衡和萨伊定律不能成立,因此,IS-LM分析不成立。

  9、通货膨胀不是货币现象

  主流经济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而莫尔认为,信用货币的供给能够创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不会过多,从而得出通货膨胀不是货币现象。

  10、利率调节是主要的政策手段

  利率是外生变量,是主要的政策手段。调节利率可以调节货币需求,进而实现对货币供给的调节。提高利率可以治理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虽然不是货币供给太多造成,但是是由于货币需求太快,提高利率可以调节货币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给,进行治理通货膨胀。

  汇率决定理论

  1、汇率决定理论:是有关一国与别国货币兑换比率的决定理论。

  2、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1)传统汇率决定理论认为不同货币的兑换比率主要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内在价值。主要有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利率平价理论。

  (2)购买力平价理论:

  20世纪初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

  内容: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

  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某一时点的汇率决定)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某一时期汇率的决定,剔除物价变动影响)。

  汇率的计算:

  l已知某一时点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其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其公式为:R=Pa/Pb(Pa与Pb分别表示两国物价水平)。例如,某一组物品,在英国购买需要4英镑,在美国需要8美元,则1英镑等于2美元,或1美元等于0.5英镑。

  l已知两国原汇率及物价的变动,其新汇率等于旧汇率乘上两国物价指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R1=。例如,甲国物价由100变为300,乙国物价由100变为200,则两国汇率变动情况为: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贬值,乙国货币相对于甲国货币升值。

  (3)利率平价理论:

  由凯恩斯提出;

  内容:汇率由两国货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投资的利率及收益的比较决定;

  变动:利率低的国家的资本要向利率高的国家流动,从而导致利率高的国家货币的即期汇率上升,远期汇率下降;利率低的国家货币的即期汇率下降,远期汇率上升。例如:A国利率提高到B以上,则A国利率高于B国,A国相对于B国的即期汇率上升,远期汇率下降。

  3、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1)成本平价理论:

  弥补购买力平价理论不足发展起来的;

  内容:以成本之比决定汇率。

  (2)现代利率平价理论:

  是为弥补利率平价理论不足提出的;

  内容:强调预期的作用,将利率平价理论纳入动态化发展的轨道。

  (3)综合平价理论:

  是把购买力平价与利率平价综合起来形成的;

  内容:布莱克认为,在长期均衡中,汇率主要取决于购买力平价(但其购买力平价与传统的观点有区别);在短期均衡中,汇率主要取决于利率平价(但其利率平价与传统观点有区别)。

  国际收支调节研究的进展

  1、国际收支自动调整学说

  休谟的分析被称为国际收支自动调整学说。他提出价格-现金流动机制,在金本位条件下,各国商品价格的波动可以实现黄金在它们之间的均衡分布。

  2、进出口商品的弹性理论

  马歇尔提出,勒纳发挥,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假设:其它条件不变,有关产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只要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货币贬值将会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罗宾逊作了较多补充,与后来的梅茨勒发挥合称为罗宾逊――梅茨勒条件。他们是弹性理论的主要代表。

  3、国际收支调节吸收理论

  如果一国存在资源闲置,货币贬值有利于增加产量与收入,收入增加后,国内投资与消费增加,这样未必对该国外贸差额的改善有直接好处,甚至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

  吸收分析的论述可用以下公式证明:B=YA(B国际收支差额,Y国民收入,A总需求)。在充分就业条件下,Y是既定量,要改善国际收支,就只有减少国内总需求。

  4、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理论

  内容:货币过度需求与国际收支顺差相联,货币过度供给与国际收支逆差相联,国际收支不平衡是货币市场存量不均衡的反映,它是一种暂时现象,最终会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自动恢复均衡。因此,货币贬值并不能真正解决一国国际收支的逆差问题,而只能使其暂时得到改善。

  货币分析的政策含义:

  第一,货币贬值只有暂时的意义,而国际收支逆差又不可能长期存在,所以政府不必以货币贬值的办法来弥补差额,这样做不仅效果有限,而且最终会耗尽一国的外汇储备。向国外借债的方法效果可能更好。

  第二,只有在国内经济形势较好的条件下,采取进口限额、提高关税、外汇管制等办法,才能在短期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国内发生通货膨胀,就是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国内居民实际余额的调整幅度更大,货币供给更多,物价水平的上涨更高,国际收支逆差不仅改善不了,甚至还可能进一步恶化。

  第三,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的最好办法,也是长期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国内的通货膨胀率。

  5、货币政策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

  米德从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作用、对国际贸易相对价格变动的作用分析货币政策的国际收支效应。

  约翰逊分析了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认为货币政策对能够有效改善国际收支。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内部均衡指实现低失业率下的国内经济稳步增长(国内均衡);外部均衡指实现贸易平衡或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均衡);宏观经济均衡要求内外部均衡,即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同时均衡,其均衡条件是IS、LM、BP三条曲线交于一点。

  2、固定汇率条件下的货币政策

  一国无法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来改变国内收入。

  3、固定汇率条件下的财政政策

  可以运用财政政策改变国内收入。

  4、浮动汇率条件下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可以改变国内收入。

  5、浮动汇率条件下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效应会被国际收支变化抵消。

  6、国际政策协调

  各国政策在国际范围内协调。

  7、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最适度货币区是指若干国家把他们之间的货币汇率固定下来而形成的货币区。该区域所有国家的货币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货币实行联合浮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