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油及金融期货成亮点

 ixhixh 2012-02-25

原油及金融期货成亮点

http://www.eastmoney.com/2012年02月24日 13:17经济导报

  白银期货、玻璃期货、焦煤期货、国债期货、原油期货、外汇期货……这些即将推出的期货品种预示着,中国期货市场即将迎来一个大扩容。

  “其中很多品种,如原油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都是业内呼吁已久的品种,它们的推出将给国内期货市场带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23日,华证期货总经理助理兼首席分析师吴朝清向经济导报记者说道。

  国内期货业专家、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曾对导报记者表示,国内期货市场处于失衡状态,包括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发展不平衡、商品期货市场与金融期货市场不平衡、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不平衡等等。期货市场的大扩容,或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失衡状态。

  商品、金融期货齐发

  继铅期货、焦炭期货和甲醇期货在去年相继上市,今年商品期货市场将再添多名新成员。导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得到证实,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白银期货、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玻璃期货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焦煤期货等一系列品种已准备充分,或在今年登陆各交易所。

  此外,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日前举行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积极研究开发股票、债券、基金相关新品种,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品种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同时,抓紧建设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逐步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

  郭树清的表态在期货市场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涉及4个品种,分别是白银期货、国债期货、原油期货和期权。据了解,白银期货很可能在年内登陆上海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已经启动仿真交易,原油期货和期权在国外市场有着重要地位,也是国内市场探讨已久的品种。”银河期货济南营业部一负责人向导报记者表示。

  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在17日举行的“第一届上海国际CTA研讨会”表示,中金所未来还将推出中小板指数等一系列指数期货,待时机成熟后,还会推出外汇期货。

  部分品种需要磨合

  近年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新品种的增加颇为频繁,但原油期货依然引发业内广泛讨论。

  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且进口依赖度超过50%,国际油价的波动对原油进口成本形成巨大的冲击。但目前国内尚缺乏规避原油价格波动的期货工具。

  “如果推出原油期货,将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风险对冲工具,使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吴朝清说,“当然,也能提高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定价权。”

  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金融期货的推出,将给国内期货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在发达国家,金融期货占据期货市场的八九成,但国内尚远不能达到该比例。金融期货品种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利率期货、外汇期货,现在国内已有股指期货,已进入仿真交易的国债期货属于利率期货,如果再推出外汇期货,金融期货品种就齐全了。”吴朝清说。

  国内对原油利率期货、外汇期货的呼声已久。“这些大品种大都涉及很多利益部门,推出这些品种需要协调好各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需要做很多工作。另外还有市场成熟的问题,如果一个市场政策性很强,并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市场的参与主体避险需求不强,其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也就不会那么高。”上述银河期货济南营业部负责人分析说。

  吴朝清表示了类似的观点,“比如原油市场,几个巨头垄断进口,并且在国内拥有定价权,他们对期货持何种态度很重要。又比如期权,国内投资者对此并不是很熟悉,推出初期或将面临活跃度的问题。因此,这些即将推出的品种,将需要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

  新闻同期声

  产品创新之外,期货行业的各项改革同样令人期待。

  从有关方面了解到,期货行业兼并重组、银行等机构的大规模进场、境外代理业务的推出等,都将成为今年期货行业的新热点。

  另据了解,期货公司的上市工作也在“暗流涌动”,已经有个别行业龙头公司在进行上市的努力,预计今年可以期待。

  至于机构投资者的进入,专家认为,随着国债期货的热度升温,机构中的“老大”,即银行,也将逐步涉足期货市场。为了能够直接掌握经纪业务渠道,银行或许会成为期货市场又一个新的买家。

  “现在期货行业里说的是券商系,未来很可能银行系就要出来了。”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期货行业内只有个别几家公司有银行背景,但据了解,已经有部分银行展现出对收购期货公司的兴趣,“银行系”横空出世同样值得期待。

  此外,始于去年的境外代理试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越来越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