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忘却与不语

 巴黎岁月 2012-02-25
 
      胡适晚年曾说过一段话:“有些人真聪明,可惜把聪明用得不得当,他们能够记得二三十年前朋友谈天的一句话,或是某人骂某人的一句话。我总觉得他们的聪明太无聊了。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

但凡一个思维正常的人生活在世上,总得接触社会、接触他人;必然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而置身其中,事后又有多少人会意识到,或想一想,其间所遭遇的事、所听到的话,有多少是应该铭记的,有多少是应该忘却的。事实上,将本应忘却的记住了,将应该记住的却忘却了的人比比皆是。朋友交往、同事共事、邻里相处、学人商榷……都少不了语言沟通,有时遇有矛盾,缺少沟通,彼此难免会心存芥蒂,情绪激动时更会因急不择词,或有中伤,生出是非。问题是,事情过后,受伤一方往往耿耿于怀。举凡朋友之间明争暗斗、同事之间相互拆台、邻里之间脚下使绊、学术之争变成谩骂……此中当事人,盖多出于此类心态。一个人如果总是将人家骂过自己的话铭记在心,并伺机耍聪明,睚眦必报。须知这样的睚眦必报,也是有成本付出的,那就是当事者必得为之付出脑力、精力、时间。我想,胡适一生之所以能够给后人留下蔚为大观的著述,正是他遵循着这样的准则——“忘却”。不妨设想,以胡适的博学和才识,倘若他一味对人家“骂”他的话都较真,睚眦必报,他还能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吗?而反观我们身边,为“无聊”的“聪明”消耗宝贵时间和精力的,却不乏其人。

1920年,林语堂获得官费到美国哈佛大学做研究生的机会。不料他到美国后,官费却迟迟不至,顿时使他陷入了困境。他遂打电报向国内告急。很快,他收到了2000美金,得以在异国顺利完成学业。为此,十分感恩的林语堂一回到北平,就去向北大校长蒋梦麟面谢为自己及时汇款一事。然而,让林语堂大感意外的是,蒋先生对于他收到2000美金汇款一事,竟是一脸的茫然。
  后来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救林语堂燃眉之急的那笔2000美金,是当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所寄。而且那笔在当时一如天文数字的钱,还是胡适从自己腰包里掏出来的。

颇有意味的是,胡适帮助了他人不语,帮助不了他人却偏偏有话要说。胡适有位很熟悉的学生想请他介绍到台湾省物产保险公司工作。胡适对此的态度是,“我现在的地位不能随便写信(为别人)介绍工作的。”因为“我写一封信给人家,等于压人家,将使人家感到不方便。”

我相信胡适信奉的是与其误用聪明,不如守拙自好。这就是当鸣则鸣,该沉默时则沉默。而今天能如此做到的人,显然太少了。我们看到多的是,将正常的批评视作“骂”的人有之;将正常的学术批评,“升级”为开“骂”的人有之……而因为曾经给予他人帮助,生怕人家不知感恩,不时挂在嘴上者有之、向别人暗示明示者有之……

由上观之,忘却和不语,实在是一种境界。这样的境界,值得记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