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周围的小草(3) 曼陀罗、苘麻、扁蓄、小飞蓬、黄芩

 twtpyvt 2012-02-25


我们周围的小草(3)

 曼陀罗、苘麻、扁蓄、小飞蓬、黄芩

漫步在田埂、山坡、河滩、池边,时刻伴随着我们的就是那些小草。
它们是那么的不起眼,只能借着风舒展一下弱小的身姿。
它们又是那么地洒脱自在,悠闲地吮吸着自然的雨露和暖暖的阳光。
它们不寂寞,总有无数的小虫和三两个飞鸟经过。
它们很浪漫,时不时用那小小花朵装扮出一簇簇烂漫的色彩。
查一查它们的家谱,个个的身世都是如此显赫。

                .........
11 曼陀罗

图片

【别名】
  老鼠疙瘩、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
【形态】
  原产印度。茄科曼陀罗属。在热带为木本或半木本,在温带地区为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单叶互生,花两性,花冠喇叭状,五裂,多少唇形,有重瓣者;雄蕊5,全部发育,插生于花冠筒;心皮2,2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花萼在果时近基部环状断裂,仅基部宿存。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
【化学成分】
  主要含东莨菪碱、莨菪碱,其次有阿托品、阿朴阿托品、降阿托品、曼陀罗素、惕各酰莨菪碱、曼陀罗碱、茵芋碱、 2,6-二惕莨菪碱、红古豆碱和7-羟基-3,6-二惕各酰氧托院。总生物碱含量开花末期最高,到种子成熟时迅速下降。从种子还分出血球凝集素。
【采制】
【功效主治】
  全株有剧毒,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药性镇痛麻醉、止咳平喘。主治咳逆气喘、面上生疮、脱肛及风湿、跌打损伤,还可作麻药。三国时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罗。
  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由于曼陀罗花属剧毒,国家限制销售,特需时必经有关医生处方定点控制使用


12 苘麻(qǐngmá)

图片

【别名】
  苘、白麻、青麻、野棉花、叶生毛、磨盘单、车轮草、点圆子单、馒头姆、孔麻、磨仔盾、毛盾草、野火麻、野芝麻、紫青、绿箐、野苘、野麻、鬼馒头草、金盘银盏
【形态】
  锦葵科植物。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2m。茎枝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3-12cm,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叶片圆心形,长5-10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柔毛,边缘具细圆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3cm,被柔毛,近顶端具节;花萼杯状,密被短绒毛,裂片5,卵形,长约6mm;花黄色,花瓣倒卵形,长约1cm;雄蕊柱平滑无毛;心皮15-20,长1-1.5cm,先端平截,具扩展、被毛的长芒2,排列成轮状,密被软毛。蒴果半球形,直径约2cm,长约1.2cm,分果爿15-20,被粗毛,顶端具长芒2。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花期7-8月。
【性味归经】
  性苦、平。归脾;胃经

【化学成分】
  叶含芸香甙。
  籽含脂肪油,油中主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
  根含粘液质,其中有戊糖、戊聚糖、甲基戊聚糖、糖醛酸。
【采制】
  籽: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
  根:立冬后拔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开窍。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睾丸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痈疽肿毒
  叶:治痈疽肿毒。
  全草:解毒,祛风。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根:治小便淋沥,取苘麻根一至二两,酌加水煎,饭前服,日二次


13 扁蓄

图片

【别名】
  扁猪牙,扁竹,扁茿,畜辩、扁蔓,地扁蓄、编竹,粉节草、道生草,扁竹蓼、乌蓼,大蓄片,野铁扫把、路柳,斑鸠台,蚂蚁草、猪圈草、桌面草、路边草、七星草、铁片草、竹节草,残竹草,妹子草、大铁马鞭、地蓼、牛鞭草,牛筋草
【形态】
  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茎丛生,匍匐或斜升,绿色,有沟纹,叶经生,叶片线形至披针形,长1~4cm,宽6~10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近无柄;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显脉纹。花1~5朵簇生叶腋,露出托叶鞘外,花梗短,基部有关节;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暗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卵形,长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不明显的小点。花果期5~10月。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膀胱经。
【化学成分】
  扁蓄菜每百克嫩茎叶含蛋白质6 克,脂肪0.6 克,碳水化合物10 克,钙50 毫克,磷47 毫克,胡萝卜素9.55 毫克,维生素B20.58 毫克,维生素C158 毫克,还含槲皮素、萹蓄苷、槲皮苷、咖啡酸、绿原酸、钾盐、硅酸等。
【采制】
  夏季叶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切断,晒干,生用。
【功效主治】
  本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主要用于淋痛及湿疹。 1.利水通淋 用于湿热淋证,可治疗泌尿系感染、结石、血尿等。 2.杀虫止痒 可治疗蛲虫等寄生虫病。亦可煎汤外洗治疗皮肤疮疹、瘙痒。
  1.治疗腮腺炎:取鲜扁蓄30g,洗净后切细捣烂,加入适量生石灰水,再调入蛋清,涂敷患处。 
  2.治疗牙痛;取扁蓄50~100g(鲜品不拘多少),水煎当茶饮。 
  3.治疗鞘膜积液:扁蓄30g,生苡仁30g,水煎服,日1剂。7天为1疗程。  4、热黄疸疾。用匾蓄放豉汁中,下五味,煮羹汤吃。 
  5、霍乱。用匾蓄放豉汁中,煮羹汤吃。 
  6、蛔虫病。用匾蓄十斤,切细,加水一石煎至一斗。去渣,再次煎浓。头天晚上禁食,次日空心服一升,虫即可打下。 
  7、痔发肿病。用匾蓄捣烂取汁服一升。不效可再服。另取匾蓄汁和面作饼,一天吃三次。 
  8、恶疮痂痒。用匾蓄捣烂封患处,痂落病愈

  扁蓄作为牧草对马、羊是有毒的。临床使用未见人中毒报道。本品苦寒,古代医家认为多服泄精气,对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耗。所以无湿热水肿者、体弱津津有味亏者不宜服用。
【食疗】
  扁竹茶:采全草,洗摘干净。晾干后剪成小段。饮时开水冲泡。
  凉拌扁竹芽
  摘取嫩芽叶,洗净后用开水焯一下,放冷水里拔凉,攥干水分。用蒜泥拌合装盘。
  
扁竹芽疙瘩汤
  摘取嫩芽叶,洗净后用开水焯一下,放冷水里拔凉,攥干水分后切成碎末。锅烧开倒花生油,葱花爆锅,放瘦肉丁,加料酒、酱油、盐翻炒片刻,再加上适量水,将扁竹芽末散入锅内烧开锅后,将打成絮状的面片撒入锅内,开锅翻几个滚后就可关火、出锅。

        车前子萹蓄粥 

        车前子30克,萹蓄30克,粳米50克。制作:①将车前子、萹蓄洗净,煎水取汁备用。②将粳米淘洗干净,与药汁同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肾病综合症缓解和康复

 

14  小飞蓬

图片

【别名】
        小白酒草、小飞莲、狼尾蒿、加拿大蓬
【形态】
        多来植物,菊科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形态特征 茎直立,株高50—100cm,具粗糙毛和细条纹。叶互生,叶 
小飞蓬幼苗除子叶外全体被粗糙毛。子叶卵圆形。初生叶椭圆形,基部楔形,全缘。成株高40~12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全体被粗糙毛。叶互生,条状披针形或矩圆形,基部狭,顶端尖,全缘或微锯齿。边缘有长睫毛。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状或伞房状。花梗较短,边缘为白色的舌状花,中部为黄色的筒状花。瘦果扁平,矩圆形,具斜生毛,冠毛1层,白色刚毛状,易飞散。 
        小飞蓬为一年生或越年生杂草。主要靠种子繁殖。10月初发生,10月中、下旬出现高峰期,花期在次年6~9月份,果实7月份渐次成熟。
【性味归经】
        微苦、辛,凉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其中含柠檬烯,芳樟醇,乙酸亚油醇酯及醛类,母菊酯去氢母菊酯和矢车菊属烃。

        地上部分含β-檀香萜烯,花侧柏烯,β-雪松烯,α-姜黄烯,γ-荜澄茄烯,柠檬烯,醛类,松油醇,二戊烯,枯牧烯,邻苄基苯甲酸,皂甙,高山黄芩甙,γ-内酯类,苦味质,树脂,胆碱,维生素C等。
【采制】
        以全草或鲜叶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散瘀消肿。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胆囊炎;外用治牛皮癣,跌打损伤,疮疖肿毒,风湿骨痛,外伤出血;鲜叶捣汁治中耳炎,眼结膜炎。
        对于细菌性痢疾及急、慢性肠炎,可单用本品一两(鲜草用一两五钱),煎汁加糖服;也可配合马齿苋、辣蓼等药同用。
【食疗】
飞蓬炒腊肉
        采摘小飞蓬嫩苗或嫩尖。洗净控水,从中间剖开备用。腊肉煮熟切大片。
        锅中放油煸炒腊肉,入葱、姜炒香,放入小飞蓬翻炒熟,加入盐、味精、胡椒粉翻炒出锅装盘。

 

15  黄芩

图片


【别名】
  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腐肠、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豚尾芩、片芩、条芩
【形态】
  唇形科植物黄芩,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主根粗壮,略呈圆锥形,棕褐色。茎四棱形,基部多分枝。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全线。总状花序项生,花偏生于花序一边;花唇形,蓝紫色。小坚果近球形,黑褐色,包围于宿萼中。花期7~10月,果期8~10月。
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可忍受-30℃低温。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生长不良,重者烂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土壤以壤土和沙质壤士,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忌连作。5~6月为茎叶生长期,10月地上部枯萎,翌年4月开始重新返青生长。
【化学成分】
  黄芩主要含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甙、黄芩新素、β-谷甾醇等成分。它的抗菌谱较广,对多种细菌、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等都有抑制作用。
【采制】
  地上部枯萎时或第三年初春芽未萌动前刨收,因根系深,根条易断,挖时需要深挖,勿刨断根,刨出的根,去掉残茎,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或烘干,也可切片后干燥。在晾晒过程中,避免暴晒过度发红,防止水湿雨淋,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主治】
  黄芩还有降血压、镇静、利尿、保肝、利胆、抗过敏、解除平滑肌痉挛等作用。临床上用黄芩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肝炎、慢性气管炎、急性菌痢、肾盂肾炎等,均可获良效。 
  可治疗1.小儿呼吸道感染   2.急性菌痢   3.病毒性肝炎   4.疖疔、外痈、蜂窝组织炎、深部脓肿   5.急性胰腺炎
        黄芩还常用于治疗妇产科病症,元代名医朱丹溪称它为“安胎圣药”。

 

【食疗】
茶露白果
  材料:白果(鲜)750克,黄芩200克,白砂糖50克,冰糖200克,淀粉(豌豆)13克
    (1)用刀把白果拍破(轻拍,否则拍烂不成粒),剥去壳,下入开水锅内煮1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漂净红皮,用碗装上,放开水(水以没过白果为准),上笼蒸发透(切勿蒸得太烂不成颗粒),取出滗去水,放入白糖,使甜味渗透内部。
    (2)黄岑片用碗装上,放入开水上笼蒸溶化后,过罗筛。
    (3)用净锅放入800克清水,下入冰糖烧开溶化,过罗筛,把锅洗净,倒入糖水、黄岑汁和白果烧开,用湿淀粉25克(淀粉13克加水12克)勾流汁芡,装入汤盅内,可分成每人一小碗,即成。
      功效:对冠心病、动脉硬化、咳喘有效
茶络花生米
    材料:花生仁(生)500克,黄芩200克,冰糖250克
    (1)花生米用开水泡胀,挤去皮,洗净后放入开水,上笼蒸烂取出。
    (2)黄岑切成小片用碗装上,放入开水,上笼蒸溶化后过罗筛。
    (3)在一干净锅内放入清水1000克,下入冰糖烧开溶化,过罗筛,锅洗净,倒入糖水,将花生米滗去水分,和黄岑汁一起倒入,烧开后撇去泡沫,装入汤盅内(或分成每人一小碗)即成。
    功效:止血调理、清热解毒谱
乌骨鸡火锅
    材料:当归20克,黄芩20克,沙参30克,大枣10粒,枸杞子20粒,乌骨鸡1只。姜、蒜、葱,鸡精,胡椒粉,料酒,白汤
   (1)姜蒜切成2毫米厚的指甲片,葱切成“马耳朵”形。 
   (2)当归切成2厘米长的节,黄芩切成5毫米厚的片。
   (3)乌骨鸡宰杀,去毛和内脏,头,脚,暂成4厘米见方的块,入汤锅汆水捞起。
   (4)炒锅置火上,下油加热,放姜蒜片,萄,乌骨鸡,炒香,掺白汤,放味精,鸡精,料酒,胡椒粉,当归,黄芩,大枣,枸杞子,沙参,烧沸,除尽浮沫,倒入火锅盆,上台即可。
     功效:强筋壮骨,补血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