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央视当家花旦董卿的“北漂”生涯

 阳光飞翔彩云归 2012-02-25

2012-02-24 19:01:25 归档在 娱乐 | 浏览 137569 次 | 评论 3 条

 

 

    央视舞台上的董卿光彩耀人,她那优雅从容、大气谦和、知性亲切的形象,深入人心。从2005年开始,她已经连续8年主持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几度处于舆论中心。镜头背后的董卿如何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从一名普通女孩成长为今天的董卿?

 

 

      董卿的十余年的主持生涯有过多次选择,从浙江电视台到上海东方电视台到上海卫视再到央视,每一次选择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她并不追求一夜成名,在职业生涯的长跑中,她耐得往寂寞,也经得起大红大紫。从只身北漂到家喻户晓,正是因为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让她付出了艰辛也收获了成功。在成长的岁月里,董卿说对她影响最大的人就是她的父母,父亲对她的严厉家教,曾让少年董卿难以理解。如今董卿在北京生活快十年,她的父母却从来没有来过北京,说到这些她几度潸然泪下。

 

 

     对上海正有点“七年之痒”,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魅力12》向董卿发出邀请。“金话筒”的一位评委希望董卿加盟。

  “我当时很犹豫。人脉和环境都有,又要离开?在北京我没有车子房子,没有朋友,我连去哪里剪头 发、买衣服都不知道。西部频道也是非主流频道……也许人的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呵呵。从上海到北京,我害怕失去手上有的那点东西。”

 

 

  起初,董卿每个月从上海飞到北京呆七天,录好节目再回。来往半年,人很疲惫。她决定,暂时放弃上海,专事北京。朋友劝她,她很固执:“我买了新花瓶,旧花瓶一定在垃圾桶里。你们知道,我一向喜新厌旧。”

  行李很简单,大房子小轿车,她都留在上海,直奔2002年的北京。

 

 

  只能先租房住,虽然她对家装一向非常挑剔。打开装衣服的箱子,就有的奢华和小资气息,扑面而来。她捧一件在胸口,望着蹩脚的衣柜半天,还是把衣服压回箱底。第二天,她请人把窗帘换成布、纱、遮阳布三层的,它们在空房子的阳光中飘拂,有点像家了。

 

 

  住在这里,还是一个月七天的活,董卿每次走出电视台,总会踯躅半刻。她闲怕了,又能去哪?想开车散心,车在上海的车库。只好招个的士,在拥挤车流里感受世俗的热闹。或者找家电影院,或者咖啡厅,打发时间。夜里回家,一推开门,有淡淡的浮尘,还有,并排放着的四个箱子。

 

 

  她真想提上箱子转身就走,将呛人的流浪感丢在这陌生的房间!可是,“我现在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工作、激情和满足感?坚决不回!”她逼回眼泪。

  这股狠劲,董卿把持在平湖秋月的面容下面。她主持的节目,导演就很放心:她博闻强识外加准备充分,在台上是行水流书举重若轻;她懂得衣饰搭配,为了一双鞋子,肯跑遍整个北京,央视造型师都夸她上镜;台后她拧着眉毛很是认真,为了一句台词斟酌半天,一上台就舒展,笑得毫无忧愁,仿佛,那些失眠和孤独的夜晚从不存在。

 

 

     董卿说,“我想是电视点亮了我的生命,那我愿意燃烧我的生命,来温暖人心,即使是一小部分人心,我也很满足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