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约定

 teresa511 2012-02-26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未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终点,她心中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划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七十四岁的儿子王一民,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九十九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两年多来,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似的抱怨与挑剔,种种路况与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而感到无比荣幸。
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了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好奇的目光,而对这些始料不及的观注,王一民觉得慌张与惊恐。然而他更多收获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界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母亲返回家乡的时候,受到家乡人高度赞扬。
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而离开了人世,母亲的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的年龄,将三轮车换成了有发动机的大车,用了7个月的时间,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大约有十万里地”。
反复测量走过的路,回想路上的种种,王一民也觉得自己的旅行几乎是一个奇迹。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和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够献给母亲最后的爱心。
约定——一个约定让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跋山涉水远赴拉萨、西藏!试想我们的圣召又何尝不是一份与天主之间神圣的约定呢?我们是否看重这个约定像王一民那样呢?
青春时的我们蒙主召唤,走上这条追随他的盟约之路。那时的我们激情昂扬、踌躇满志,离开家门的一刻,我们立志随主一生,奉献一生!不知经过岁月与生活的历练之后的那份约定是变得怎样了呢?是更加的成熟了呢?还是早已淡忘了呢?面对社会世俗形形色色的诱惑与挑战,我们的约定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呢?还是在一次次的诱惑挑战中妥协退缩了呢?
适逢司铎年,教宗提醒每位信友能够重视与珍爱司铎这份特殊的圣召。特别是我们走在这条道路上的每一位。让我们划向深处,问我们自己是否像圣经中的那个珠宝商看重珍珠一样,看重天主给我们的这个藏在瓦器中的宝贝呢?
让我们重新记起并重视我们和主的那份神圣约定吧!用我们的整个生命去作见证。相信他定会与我们时时同行,与我们一起去完成我们之间的约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