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阴虚证治验举隅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2-02-26

近数年来,笔者临床诊治脾阴虚证,疗效满意,现举几例略述如下。案1陈某,女,30岁,2000年4月11日初诊。患者2年前产时失血较多,产后调护不 当,劳累失养,不久日显疲惫,时盗汗,常见口干咽燥,气闷、干咳、不思饮食、大便干结。近月余多烦热,诸症状加重。来诊时证见形瘦,神疲,自诉不愿进食, 大便难,舌苔光干少津,脉细数。四诊合参,此属阴虚劳伤之证。治宜滋阴养液,补脾润肺。方用益脾汤合加减麦门冬汤化裁。药用:淮山药30g,糯稻根 20g,扁豆、太子参、沙参、麦冬、黄精、当归、茯苓各15g,白芍、甘草各10g。经随证加减用药,治疗3个月,佳效而愈。按该患产时失血,劳倦伤脾, 致气血失调,营血失充,精微化生不足,津液不能上承,脾阴虚导使肺阴亦虚。对其治,要点在于掌握耗血必伤阴,血虚者阴亦必虚,且“劳倦伤脾,乃脾之阴分受 伤者多”,“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治法承吴澄“立法贵于无过之地”之旨,遣方用药“唯选忠厚和平之品”,甘淡而平,滋而不腻。诸药合用,寓意于“扶脾即 所以保肺,保肺即所以扶脾”,由此而收到了甘平育阴,补土生金之良效。案2杨某,女,46岁。2002年2月29日初诊。......(本文共计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