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平台热”浇一点凉水

 高歌1 2012-02-26
给“平台热”浇一点凉水
期次:2011年第11期[159] 作者:本刊特约评论员 来源:信息化建设
    在一些城市信息化规划中,“平台”已成为一个高频的词汇。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的新技术,可以建设许多闪亮的新技术平台,如云计算平台、物联网平台、移动互联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等等。平台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信息化规划的时髦语,成为规划的门面,使规划看起来更有水平。
    好看固然是一个优点,但可持续生存是更核心的优点。遗憾的是,许多规划对于平台的生存机制却很少讨论。这些平台究竟怎样运行、怎样创造效益、怎样可持续发展呢?
    平台并不是一个容易存活的东西。十年前电子商务初起时,有些人就想建一个电子商务共用平台将各种商贸业务搬到该平台上经营,然而这类企业差不多都死掉了。人们发觉业务环境的建立远比技术平台的建设困难得多。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都是从一项具体业务做起,逐步发展壮大。亚马孙始于网上买书,一项业务站住脚后再逐步完善扩展,最后成长为巨型企业,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云计算平台之一。平台是伴随业务成长而成长的,平台的生命基因包含在业务之中。
    平台能生存发展并不取决于有多少技术,有多少投资,而是有没有能够使平台生存的活命业务。技术只是工具,工具形不成生命力,生命力在业务之中,依业务建平台则平台生,先平台后业务则平台死。将许多新技术聚集在一起,平台就会有生命力吗?否,因为这种平台没有学会创造业务效益的能力,创造业务效益的能力是组织(企业、机构、平台等)生存的基本功。
    有生命力的组织的成长是一个自我组织的过程。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需要按照效益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起来,如同胚胎发育一样不能跳过。成功的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苹果、微软始于车库,联想、华为始于几个人的创业。这些企业能够成长是因为它们有为生存而拼命的基因。他们懂得能够创造外部效益,机构才能够生存,创造效益的文化就是活下去的文化。
    太多的信息技术很容易形成一种误导:以为技术就是生命力。其实,生命力从来不是技术,生命力来自组织的人,来自人的精神与文化。一个写不出文章的人把毛笔换成钢笔、把钢笔换成电脑就能写出好文章来吗?不能。同样,新技术也不能使一个不会创造外部效益的组织具有创造效益的能力。创造效益的能力必须从组织的胚胎期开始训练,形成生命力的核心。平台的规划一定要始于一项能够生存的业务,先做一件有效益的事情,业务站住脚后平台再发展壮大,才顺理成章。人们无法指望一个没有做出过一件有效益业务的人,能够设计出有长远生命力的平台。平台设计一定要从小事做起,学会创造效益就是积聚生存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