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玉(4)——新石器时代之红山文化玉器

 书楼寻踪馆 2012-02-26

说玉(4)——新石器时代之红山文化玉器

(2007-05-18 19:46:35)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距今约5000至6000年前,持续时间约2000年,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
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猪首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国出土时代最早的龙形玉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红山文化玉器特征:
1)玉材多为岫岩玉(蛇纹石)硬度4-6,呈油脂光泽,有黄绿或淡黄色。少量的墨玉、青玉、玉髓、玛瑙和煤玉。
2)器类有装饰品勾云形玉佩、玉环、串饰、马蹄形玉箍、竹节玉饰等。动物形象的佩玉艺术品最多,有玉龙、猪龙形兽、猪首兽、鹰、燕、蚕、鱼、龟等。
3)器型一般较小,但采用大块面塑形手法,造型概括、简练,质朴。
4)装饰纹饰简洁,疏朗多为抽象图案。一般多着重大块面抛光,仅在眼、口部作精细雕琢。
5)器形多为扁平体,无论单面或双面雕琢均有厚薄变化,常将器物外轮廓琢成薄形钝刀状。
6)琢制工艺擅长以磨碾手法制作类似泥塑刮削效果的沟槽,压地隐起的阳纹和斜面棱线,有的棱线触之有感,视之不见,说明琢磨很精细。后期才在隐起图案上加刻阴线纹。
7)因为大多应用于悬挂、佩带,几乎所有的器物都琢有孔洞。一般为单面钻孔,两面孔径大小不同,剖面呈倒梯形,俗称马蹄孔。可能出于减少钻孔难的设想,有的孔洞打到一道凹槽上,有的打在磨薄的平面上。有一定厚度的大形器物则采用双面打孔,孔径两端大,中间小,俗称蜂腰眼。有的对穿孔对接有误差,因而孔径有台阶式痕迹。这两种琢孔方式商周时代仍沿用。
8)另有三种玉器特征有,其一为在一面打两个孔,斜入"刀"在深处穿通,俗称象鼻眼,这种打孔方式唐代以后才又采用。其二为高超的脊棱上斜刀对穿。其三为在先磨出的两道横向沟槽内斜向对穿。这三种穿孔方式可统称为双眼穿洞单面成孔法是红山文化琢制工艺的独特特征。


 

名玉欣赏:

 

玉龙,高14.4厘米。

说玉(4)鈥斺斝率魇贝焐轿幕衿

 

玉兽形玦,高15.4cm,宽10.5cm,厚4.5cm。

说玉(4)鈥斺斝率魇贝焐轿幕衿

 

玉猪龙褐色玉,长4.2、宽3.4、厚1.4厘米。

说玉(4)鈥斺斝率魇贝焐轿幕衿

 

玉马蹄形器青绿色玉,高8、口径7、下口径8厘米。

说玉(4)鈥斺斝率魇贝焐轿幕衿

 

玉钩云形珮青灰色玉,长11.3、宽8.9、厚0.35厘米。
说玉(4)鈥斺斝率魇贝焐轿幕衿

 

玉兽面纹丫形器青绿色玉,长12.4、宽4.1、厚0.2厘米。

说玉(4)鈥斺斝率魇贝焐轿幕衿

 

玉钩形器青绿色玉,长9.5、宽3.1厘米。说玉(4)鈥斺斝率魇贝焐轿幕衿

 

玉鸮青白色玉,长4.8、宽4.9厘米。

说玉(4)鈥斺斝率魇贝焐轿幕衿

 

玉双联璧青白色玉,长9.5、宽4.5厘米。

说玉(4)鈥斺斝率魇贝焐轿幕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