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著名学者傅山

 青羊庵 2012-02-26
2006-4-26 17:30:26

清代著名学者傅山


  傅山,(公元1607年--1684年),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书画家、篆刻家、医学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座奇峰,被称为“清初六大师”,同时代人评价他“学究天人,道兼仙释”,“博极群书,时称学海”。初名鼎臣,改名山,原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公它、又字乔山、亦曰石道人,入清后又名真山(法名),号朱衣道人,晚称老蘖禅。傅氏通经史、诸子、佛道之学,精医学,兼善诗书画,其书篆、隶、正、草无不精。尤以行书更具特色。工画,所作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落,纯以骨胜。其墨竹亦有气韵。富收藏金石、精鉴别,尤精篆刻。著有《霜江龛集》十二卷,《荀子评注》等。传世书迹较多,遵循作字先作人的信条,他的书法活动充分反映了他博大宏深的学养、光照人格的思想追求,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崇高地位。

  历史遗迹:

  [碑林公园]位于汾河东岸,劲松路西,北起康乐街,南至双塔西街,迎泽大街山西国际大厦往南800米处汾河公园旁。公园占地13728平方米、碑廊489.6延长米、草坪5800平方米、水面1100平方米,园内植物总数2134株,各类花卉400株,品种88种,是一座初具规模新型的专业性强的文化公园。碑林公园以收藏、展示、鉴赏和社会教育及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集文化休闲于一体。在我国众多的碑林胜地园林景点中风骚独领、别具一格,博得“三晋一绝无价宝”等美誉佳话,迄今已收藏各种碑石418通,凝聚着明清时期181位文学艺术大师的心血和才华,具有巨大的书法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文化交流价值。公园中,摹勒刊刻着傅山先生和明清时期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的大型碑石散布其间,或登于假山顶端,或立于绿草丛中,或倚于长廊两侧,或负于兽石之上,错落有致,掩映成趣。正可谓:茶烟梧月书声,竹雨松风琴韵。

  [松庄]自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春后,傅山隐居于迎泽区松庄村,该村北有慈云寺,傅山即于离寺不远之东崖腰,修建几个窑洞居住。其选择这一偏僻山村而又靠近佛寺,常与和尚们往来,表明自己要“脱离红尘”,借以减少清政府之注视。并自号“松侨”、“松侨老人”。古人以“旅寓为侨”,傅山认为明亡之后,自己已无国无家,到处在作客。

  [傅家巷]位于庙前街南段西侧,东起庙前街,西至都司街。据《太原史话》,清初为傅山故居,建有过街牌坊,上书“版筑旧裔”,故名。

  [清和元饭店]:太原地方传统美食——“头脑”,是傅山为母亲配制的滋补食品“八珍汤”,他后来将配方交给太原朵家经营,并为其取了“清和元”的字号,亲笔题写了牌匾。清朝和元朝都是异族人建立的王朝,如此取名,寓含着傅山号召人们吃“清”和“元”的“头脑”的反清思想,饭店天不亮就开张让人们打着灯笼前来则是“天不欲明人欲明”之意。每年“白露”一过,“头脑”便在桥头街的“清和元”饭店上市,许多外地人都慕名前来品尝。

  [太原大宁堂]我国四大药堂之一,著名医学家傅山先生曾在此坐堂行医,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继承了傅山先生在祖国传统医学领域的丰富遗产和各种方剂,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和工艺,开发了傅山先生秘传的“和合丸”、“二仙丸”、“小儿葫芦散”、“麝香牛黄丸”、“固本延龄丸”等传统名药,以独家经营傅山先生的秘方成药而著称,被业内人士誉为“傅山传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