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成在哈佛》转

 熊谷幽兰 2012-02-27

餐桌旁边无小事

 妈妈说:饭桌是体现一个人修养的最好场所之一。

爸爸说:分数不是你的命运,但你的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却是你的命运。

 

朱成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吃零食,特别是夹心巧克力,百吃不厌,如果想逗女儿开心,让她吃巧克力是最好的灵丹妙药。不过,零食过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进食。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我们和女儿商量好,只能在两餐饭的中间吃适当的零食。

制订了吃零食的时间和数量,但具体执行的时候却不容易,女儿特别馋的时候会跑来央求、商量,甚至还哭闹过。平时“慈眉善目”的父母,此时可是“六亲不认”,孩子哭得再凶,我们也硬着心肠绝不理会。如此几次,女儿慢慢养成了按时吃零食的良好习惯。

朱成五岁时,一次和我们去参加一个宴席,同一个桌子上还有好几个小朋友,年龄和女儿相仿。有一道菜是“叫化鸡”,几个小朋友都抢着去拿鸡腿,筷子还在空中“打起了架”,只有女儿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旁边的阿姨好奇地问:“朱成,你怎么不和她们抢鸡腿吃呢?”

“阿姨,我不喜欢吃鸡腿。”女儿懂事地回答。其实,女儿并非不喜欢吃鸡腿,而是知道饭桌上要互相谦让。

事实上,朱成原来也是不知道谦让的,有好吃的也是抢着吃。她的转变是我们“餐桌教育”的成果。

餐桌是培养孩子的最佳地方,因为很多习惯都是在小事中养成的,是在吃喝拉撒中养成的。看似不相连,实际上却是有联系的。餐桌也是体现一个人修养的最好场所之一。在孩子还很小尚不怎么懂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因为我们知道,孩子无邪的眼睛正在观察父母的一言一行,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学习。

有一天,女儿刚学了一首儿歌,特别高兴。吃完饭,她还没有从兴奋中恢复过来,嘴里一边哼着歌曲,一边拿着筷子敲敲碗,打打盘,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仿佛把饭桌当成了架子鼓。

“成成!”正在吃饭的爸爸叫了一声,想用眼神制止孩子,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行为。

不过,女儿可能太“陶醉”了,没有注意爸爸的眼神,继续饶有兴味地敲敲打打。

看着女儿自得其乐的样子,我们交换了一下眼神,并没有批评下去,而是低头继续吃饭。

敲了一会儿后,女儿终于停止了她的“饭桌交响曲”,和我唧唧喳喳地说起话来。

这时,爸爸突然拿起筷子开始敲起碗来,一边敲,一边还笑吟吟地看着女儿。

女儿大惑不解地看着爸爸,问道:“爸爸,你别敲啦,我和妈妈说话,都听不到了。”

“哈哈,”爸爸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女儿一笑,“爸爸在向你学习啊。”

“向我学习?”女儿困惑地看着爸爸。

“好啦,别逗孩子了。”我笑着对女儿说,“成成,爸爸是想告诉你,在饭桌上乱敲是不礼貌的,会影响别人。明白了吗?”

“哦,”女儿点点头说,“我知道啦,以后再也不在饭桌上敲了。”

别人常说,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育,独生子女一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考虑别人。我们却不这样认为。以前女儿和同龄的孩子一样,遇到好吃的东西,也总是一个人盯着吃,根本不顾及别人,更想不到要和别人分享。为了改正女儿的这个坏习惯,我们决定用错误的行动来启发孩子。

那天,我们做了女儿最爱吃的菜,两个人学着女儿的样子,你一筷我一筷,在饭桌上抢着吃起来。女儿着急地也想加入进来,但她人小,当然抢不过我们,一会儿工夫,盘子就见底了,女儿一口都没有吃上。

看到好吃的全没了,女儿又伤心又生气,在一旁幽幽地说了一句:“大人没意思。好吃的一点都不给我。”

我们这才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连连向女儿道歉:“对不起,爸爸妈妈错了,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以后大家互相照顾,好吗?”女儿这才高兴起来。

以后,每逢有好吃的东西,女儿总会分成三份,自己吃自己的那一份,从不独享。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有吃饭的相道。”餐桌上的礼貌是最为实用的。在女儿的身上,一开始小毛病还很多,比如嘴里含着饭说话、用筷子指着别人、在菜盘里翻来覆去地挑菜等等,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告诉孩子哪里做得不对,让她明白家人共同用餐时,实质上已经是一种集体行为,不能只顾自己,把自己喜欢吃的全包下来,嘴里也尽量不要发出响声,对待长者、老人更要礼貌谦让……不过我们从不大声呵斥,而是尽量委婉地提醒孩子。因为我们知道孩子表现出来的“无礼”其实并无恶意,她只是还没有对错的概念而已,不知者无罪嘛!如果急于求成,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起到了反作用。

除了行为教育、礼貌教育之外,饭桌也是培养健康观念的好场所,比如引导孩子不要挑食……虽然“饭桌教育”全是琐碎的小事,但是可别看这些事情琐碎,知书达理的“小公主”、温文尔雅的“小绅士”都是在这样的一件一件小事中培养出来的。

但是,饭桌教育也有禁忌,那就是尽量避免在用餐时批评孩子,因为轻松、愉悦的进食气氛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心得:饭桌是我们和孩子沟通的重要场合,不仅可以和孩子交流思想、感情,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正确的和不适当的举止、言行,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纠正。

给孩子一方想象的天空

 

给孩子一方想象的天空

 

妈妈说:对一个孩子而言,还有什么比丰富的想象力更可贵的呢?

 

女儿从小有个绰号,叫“破坏大王”。一听这个名字,你就应该知道她做了哪些事了。

三岁的时候,她把魔方拆开,说是要看看为什么这么神奇;

四岁的时候,把小白兔闹钟拆开,想看看小白兔的肚子里有什么奥妙,后来发现装不回去,还哭了半天;五岁的时候,看到《科幻世界》杂志上外星人的小说,于是,就把家里的收音机拆了,要改装成能接收外星人电波的雷达,结果外星人没见到,收音机也不能用了……

孩子们的异想天开,往往表明他的想象力正在飞速发展,这时,我们千万不要去阻拦责怪他们,而是通过适当引导,将孩子们的这些“破坏欲”转变成更强烈的“求知欲”。

我们家有一块小黑板,乍看上去,小黑板非常普通,黑黑的版面,黄色的边框,上面还有一个绿色的小把手。可是,我们每次提到这块黑板,都称为“神奇黑板”。

这并不只是因为小黑板的用途多:孩子学识字的时候,黑板是练字的好地方;开始学数学的时候,这里又成了演算的乐园……而是因为小黑板里有一个奇妙的世界。

女儿第一次发现小黑板的神奇之处时,只有四岁。那时,女儿刚开始学画画,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拿着画笔四处涂鸦。她的小房间本来整洁而温馨:雪白的墙壁,粉红色的床单,整齐的书桌,小椅子……可是,女儿画笔一挥,小屋子可就“遭殃”喽。本来雪白的墙壁上,被各色彩笔的图案画成了大花脸。

“成成,墙壁上是不好乱涂的,”虽然爸爸尽量说得很温和,可是心里还是有些生气。当初为了给女儿创造一个温馨的小屋,费了不少工夫呢,墙壁刷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可好,被画了个乱七八糟。

“我觉得好,我在画大作品呢,这叫‘壁画’!”女儿不仅没有认错,还理直气壮。是啊!在一个刚学会画画的孩子眼里,墙壁、地板、衣

柜……哪里不是她的画布呢?她恨不得在全世界都留下她的墨宝。作为父母,又不好硬性阻止,因为在孩子看来,那是在进行神圣的创作,限制过多可能还会限制她的想象力。

对一个孩子而言,还有什么比丰富的想象力更可贵的呢?

过后,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去专门订做一个小黑板,既能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自由发挥想象力,而且可以擦掉再画,节省资源,又可以随便移动,真是一举多得。

没几天,爸爸把定做的50厘米×80厘米的小黑板拿回来了,还配上了一个小木架。我们又去买了一盒彩色粉笔,一起送到了女儿的小屋里。

这块小黑板还真有点“魔力”,女儿很快就喜欢上了在上面作画,一有空就拿着彩色粉笔在上面画啊画。

家里订了许多幼儿画报,小朱成每次都是边看画报边画画。但是,她可不是照搬,而是要加上许多自己想象的内容。比如:画大象的时候,她会给大象添上一对翅膀;而画月亮的时候,还会在旁边再补上一个太阳,她还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太阳和月亮交朋友”……这些稀奇古怪的画常常让我们看得捧腹大笑不止,可是也不禁暗暗佩服孩子的想象力,那幅“太阳和月亮交朋友”的画还得到过幼儿园老师的表扬呢。

但是,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女儿“雪藏”太阳和月亮。

那天,从早上开始,天就阴沉沉的,间或还掠过一阵雨丝。

可是女儿突然大叫:“妈妈,太阳公公出来了,还有彩虹呢。”

我们往窗外一看,咦,还是乌云密布。

“你们那里看不到,在我的小房间里才能看到。”女儿兴奋地说。

我们半信半疑地走到她的房间,“哪里有彩虹?”

“你看,这不是吗?”女儿拿手指着小黑板说。

我们一看,不由得笑了,原来,女儿在小黑板上画上了圆圆的红太阳,青青的小山包,天空中架着一道七色彩虹,还有几只小鸟正围着彩虹上下翻飞呢。

“哈哈,成成,怪不得外面是阴天,原来是你把太阳公公藏到家里面来了呀。”爸爸幽默地调侃。

到了晚上,女儿又开始在黑板上画呀画。

“妈妈,爸爸,你们来看,月亮出来了。”

我们一看,女儿又在黑板上画上了月亮、星星……

“太阳公公回家了,月亮婆婆就出来了。”女儿一本正经地说。

“成成,你真神奇,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都被你请到家里了。”我抚摸着女儿的头,喜悦地看着女儿。

小小的黑板上画满了女儿的想象,很高兴小黑板陪着女儿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心得:孩子们都喜欢在墙壁上画呀写的。利用这种嗜好鼓起他们创造的勇气,挂一块黑板,或者找张牛皮纸贴在墙壁上,随他尽情画写。想象力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对孩子的影响也会持续一生。我们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不愿意随意束缚孩子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我们也尽量采取各种办法为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寻找“泄洪渠”,让孩子能够自由发挥“遨游”,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因为他们正在接受并学习这个有趣世界。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颜色、形状、数字、字母。这对孩子今后一生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愉快地融入这个世界都是非常有裨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