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國觀眾怎麼看中國電影?

 書名頁 2012-02-27

 中國電影在海外的影響力如何?外國觀眾怎麼看中國電影?什麼是他們喜歡的中國電影?在中國成為電影生產大國的今天,能否通過電影輸出更多的中國文化,讓世界認識日新月異的中國?近日,由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AICCC)、《現代傳播》雜志社、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法國電影學院(北京)(EFC)聯合主辦的“2011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全球調研數據發布”回答了這些問題。

  只有1/5的外國觀眾“較為關注”中國電影

  AICCC院長黃會林介紹了2011年度“中國電影文化的國際傳播研究”調研分析報告。在發放的1450份問卷調查中,中國電影海外傳播力並不理想。有1/3多的外國觀眾對中國電影一點也不了解,近1/5的觀眾對中國電影較為關注,近一半的人對中國電影多少有一點了解。外國觀眾了解中國電影途徑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身邊人推薦”佔46.7%,“網際網路”佔46.7%,“電視、廣播”佔41.3%,對于電影院內廣告的選擇率最低。其中,部分受訪者進行了重復選擇。數據表明,身邊人的推薦是推廣中國電影的最佳途徑,有較高的可信度。選擇網際網路的觀眾多集中于25-45歲的中青年人群,這也反映了信息快捷的網際網路是外國觀眾接觸中國電影的主要方式之一。

  時間因素決定外國觀眾觀看中國電影的方式,選擇買或者租DVD、錄像帶的方式成為外國觀眾的首選,佔55.1%;選擇網絡觀看的佔42.1%;選擇電視播放的佔32.2%,選擇進電影院的僅佔32.2%。外國觀眾反映說,一方面看錄像帶、DVD和網絡觀看時間比較自由,更加符合現代人的觀影方式;另一方面,中國電影也還沒有太多他們心目中的藝術精品,能夠幫助他們尋求精神解放,釋放生活壓力。

  動作片仍是外國觀眾的首選

  這次調研重點調查了外國觀眾對中國電影的偏好。在不同年齡層、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母語的受訪者中,“動作、冒險”片仍是首選,佔到50.2%;其次是“功夫片”,喜歡功夫片多集中于年輕人和教育程度較低層次者;喜歡喜劇比例最高的是25歲以下人群;喜歡劇情片的人群集中在35-60歲;25-35歲人群對“戰爭、歷史”題材影片的興趣明顯高于其他年齡群;60歲以上觀眾對“家庭、情感”題材及“紀錄片”的興趣遠高于其他人群。

  故事與文化是外國觀眾青睞中國電影的重要因素,吸引外國觀眾的中國電影主要因素中,故事因素佔到45%,想了解中國文化因素佔到40%,好口碑佔到40%,選擇導演和獲獎影片的各佔20%,這說明外國觀眾更多關注的是電影本體。

  對于外國觀眾而言,對中國內地導演和演員的認可度較低。排名外國觀眾喜歡的中國導演前三位的分別是李安,佔55.2%;王家衛,佔38%;張藝謀,佔30.5%,其他導演如陳凱歌、馮小剛、賈樟柯等基本都持平在8%左右。對男演員的認可度高于女演員,依次是成龍68.4%,李小龍38.4%,李連傑30.5%,周潤發29.5%;女演員影響不大,排名最高的是鞏俐和章子怡,分別佔18.4%和17.5%。這其中絕大多數有影響力的演員都來自港臺。內地導演和演員的影響力較小,這說明我們還沒有完全培養出自己的有影響力的藝術創作團隊。

  外國觀眾認為中國電影需要改進的地方主要集中于:宣傳發行佔63.9%;敘事方式佔34.9%。這說明中國電影在國際化營銷方面做得不夠。而中國電影的敘事由于文化差異應該朝人類共性的方向努力,而不僅僅局限于中國文化。

  中國功夫和自然景觀是中國電影符號

  本次調研探究了外國觀眾對中國電影中文化符號的認知情況。引起外國觀眾關注度最高的文化符號是中國功夫,佔到54.5%;排在第二位的是自然景觀,佔43.5%;中國建築佔30.5%;相比之下,對中國的音樂興趣不大,只佔20.6%。而從中國文化符號的內涵來看,中國功夫只是中國文化中很小的一個方面,而中國的音樂博大精深,又是電影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這樣的調查結果提醒我們,應該突破對某些特定文化元素的依賴,開拓中國電影新的文化符號。

  外國觀眾觀看中國電影後引發的興趣點主要集中在對中國歷史、中國哲學和古代習俗上,分別佔55.6%、44.6%和27.5%。對中國建築、中國服飾則不怎麼感興趣,比率只有13.2%和14.6%。這一數據說明中國電影吸引外國觀眾的興趣點還比較單一,多元而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還沒有得到全面的展現,以後可以在建築、服飾、食品、文字等方面吸引外國觀眾的注意力和興趣。

  外國觀眾認為視覺畫面是觀看中國電影時最容易理解的,而難點集中在文化差異和對白上,分別佔47.5%和43.4%。這可以看出文化差異是阻礙外國觀眾理解中國電影的主要原因。

  外國觀眾認為愛國主義是中國電影主流價值

  這次研究明確了外國觀眾對中國電影文化價值的認知程度。外國觀眾從中國電影中了解到的最多的文化價值觀是愛國主義、英雄主義,這兩項佔50.6%;對中國電影以人為本的主流意識認知度佔38.4%;認為中國電影表現和諧、真、善、美的理念較多的佔到35.2%。而很多外國觀眾希望以後更了解中國城市文化、古典文化,這分別佔58.8%和49%。

  外國觀眾了解中國文化的主要渠道是網際網路,佔46.7%;其次是到中國旅行和身邊的華人朋友,這分別佔到38.3%和37.4%;認為電影是主要文化輸出渠道的僅佔25.9%。

  就中國電影文化國際傳播的現實影響來看,僅有8.6%的觀眾認為中國電影對世界電影影響很大,58.2%的觀眾認為影響一般,25.5%的觀眾認為這個問題說不清楚,9.7%的觀眾認為中國電影對世界電影來說沒什麼影響。由此可見,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還有待于大幅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