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仍未从“万人坑”里爬出来

 韧草 2012-02-27

中国仍未从“万人坑”里爬出来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还是讲讲另外三件事。

初看,这三件事和这次日本名古屋市长的妄言,没有直接关联;但仔细捉摸思忖,就能看到生发类似事件的空气、水和土壤。

第一件,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经历

每年夏天,作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兼职教授,我会在南京的中美研究中心,给美国的研究生们上一堂“中国政治传播”的讲座课。在两周的时间里,除了讲课、讨论,一般都安排有参观活动。南京以陵墓多著称,明孝陵,中山陵,雨花台烈士墓,当然还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了不给学生们添堵,我在最初的行程安排里,没有“大屠杀纪念馆”这一站。让我没有想到的是,15个学生里的绝大多数,都愿意舍弃明孝陵或者雨花台,而宁愿去“大屠杀纪念馆”。顺便说一句,我的美国研究生们,平均岁数在30岁上下,都是美国各大政府机构或者私营公司在职的中级职员。

那是一个烈日当头的下午。在南京闷热的空气里,站着都出汗。大屠杀纪念馆前,排了长长的一堆队。为什么是“一堆队”呢?因为,你实在是找不到这熙熙攘攘、推推挤挤、吵吵闹闹的一群人的起始和末尾。跟中国任何地方随时能见到的排队情形差不多,大家都是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生怕自己被拉下了。可以想见,我带着这15个肤色各异、隆鼻碧眼的老外,很快成了大家参观“大屠杀”之前的预备参观对象。在众目睽睽、炎炎烈日之下,等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我都快忍不住了;回头一看,我的学生们还个个面带虔诚,不露烦倦。

纪念馆的设计,简约肃穆,主要的展馆和陈列室都在地下。一进到展馆里,我的学生们立刻被眼前一幅幅照片、一幕幕还原场景和一块块历史影片所吸引,默默伫立,仔细观看。——但是,几乎在每一个展室,都会有前来参观的中国小学生们嚷着、跳着、追着、打着,在旁边“欢快地”跑来跑去,仿佛进入了“星球大战”的观战室,或者是迪斯尼乐园的游乐场;没看到带队的老师去制止周边孩子的喧闹和无礼,也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出面维持秩序。转头看看周围的其他中国参观者,在面前令人窒息的展品和介绍面前,脸上似乎没看出任何严肃、悲痛、沉思、惊骇的表情,更多的是好奇、满足、猎奇和麻木。终于,当两个穿着入时的中国男孩子在一处“万人坑”的遗址旁,旁若无人地高声喧闹时,我的一个美国学生实在看不下去,冲到他们面前,把手指放在了嘴唇上。我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相比而言,我的学生们参观“大屠杀纪念馆”所用的时间,是一般中国参观者的一倍以上。在门口小卖部的集合处,所有的学生都面色庄重,沉默不语。静静地喝了一会儿饮料,突然一个学生问我,“吴教授,为什么没有人去告诉那些孩子要保持肃静呢?”其他的学生也同时把疑问的眼神投向我。那一刻,我无言以对。

第二,中国导演们的“南京大屠杀”情结

第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中国电影,应该是1987年的《屠城血证》吧。记得影片刚刚公映时,自己是抖着胆子去看的。现在还留下的一点印象,完全是血腥的画面,可以用“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来形容;但因为片子本身内容单薄,拍摄手法笨拙,反而冲淡了历史感和真实性。然后就是吴宇森监制、吴子牛导演的《南京1937》,秦汉、刘若英主演,可谓大牌云集,在1995年时算是大制作了。可雷声大,雨点小,看过后,最终没留下什么印象。

到了21世纪,中国的导演们算是跟“南京大屠杀”干上了。《五月八月》(2002年,杜国威导演),《栖霞寺1937》(2005年,郑方南导演),《东京审判》(2006年,高群书导演),《南京!南京!》(2009年,陆川导演),一直到最近张艺谋导演耗资达六亿人民币的巨制《金陵十三钗》(2011年)——几乎是一年一“屠”,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那段不堪岁月,成了中国每个大牌导演必须做出的“必选动作”,仿佛不从中国近代史这块最深的伤疤上撕下一片新鲜的血肉来,不足以成就自己梦想的腾飞和灵魂的升华一样。到头来,不客气地说,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以及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所有这些国产影片加在一起,恐怕也比不上记录二战期间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辛德勒的名单》。

为什么会这样?

大道理不讲了。简而言之,我想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无论是史学界,还是思想界、文化界,中国至今没有对“南京大屠杀”前前后后有关的历史,做出严肃、认真、细致、真实的梳理。推而广之,就整体而言,当今的中国社会,对于中国过去百年间所经过的风风雨雨、波波折折,还基本处于混混噩噩、一知半解的“夹生”状态。对于一个以修史著称世界的古老文明,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电影产品,特别是有关历史史实的电影作品,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整体历史认知和思想水平的浓缩和折射,既不会滞后,也根本无法超越。我们对于自己历史的断裂印象和错位记忆,直接反映在历史影片中那些挥之不去的肤浅、造作、矫情,甚至是低俗上。其次,从整体的民族心态上,中国还没有从那段历史的“万人坑”里爬出来。我们低估了过去这段屈辱历史,给中华民族心理所造成的阴影之深重、创伤之惨烈,这段缺口一日不弥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心态就一日不会成熟。在强烈的心理暗示下,中国的视觉艺术工作者们,不自觉地被催眠到了南京的断壁残垣下,一次次试图作着民族心理创伤的平复和治疗工作,却又一次次地跌倒在历史的血泪和悲情之下,不能自拔。南京,仿佛是中国民族心理的一个流沙坑,你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更不用说,那边厢“施暴者”的后人们不迭声的狡辩和抵赖之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