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歌星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 于2月11日猝然离世。又一颗巨星殒落,又一盏音乐界的明灯熄灭。近年无论中外,许多巨星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梅艳芳、张国荣),这真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生,一个经典与流行的分水岭。 对Whitney Houston的关注是在看完她主演的《保镖》(港称:护花倾情)之后,在这之前,只是对她高亢的嗓音、强劲的爆发力、完美的高音表现和无懈可击的情感表达方式有所感应。看完她本色表演的这部影片后,特别是她在片中的两首主题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I Have Nothing》唱得情感澎湃、千回百转,反反复复,百听不厌。配上该片情节的跌宕起伏,古今中外所有英雄救美的老套故事从此黯然失色。Hollywood的出品确实不同凡响。而我也自此成为Whitney Houston的绝对拥护者。 与Whitney Houston同期的另一著名流行天后席琳·迪翁(Celine Dion)是我最为欣赏的。她的嗓音华丽优雅,极具冲击力,可以穿透心灵,带领你置身于音乐中。她的经典名曲枚不胜数,大部分人的印象里《My Heart Will Go On》最为难忘。(《泰坦尼克号/铁达尼号》主题曲)。可我独爱《A New Day Has Come》、《I`m Alive》,它们能完美的给我们呈现出震撼我们灵魂的情感感染。她在演唱会上掌控舞台的非凡能力,表现于从未有奇装异服和露骨表演,简洁大气,一举手一投足尽显王者风范。Celine Dion的声音如此卓然,如果她是一座山,那么世间几乎已经没有更高的山能超过她了。祝福Celine Dion能摆脱巨星早逝的宿命。比起灿烂辉煌但却匆匆谢幕的人生结局,真实地幸福地生活着才是人生的最高成就。 其实,对音乐的爱好与生俱来,而且从不抗拒任何一种美好的表现手法。然而,纵观目前国际乐坛的流行趋势,比如Lady Gaga、Christina Aguilera将色情、暴力、怪诞、荒谬当作表现主题,是她们制作的流行趋势还是市场需要的产物?任何流行都只是应运而生吧,引领风骚的卖点都是市场的产物。不可否认,在经历了一场视觉的强烈冲击后,没剩下一点美好的回味。正如买珠还椟,除了视觉的震撼,那些原本可以洗涤心灵的音乐,却难觅芳踪。是我们太过保守不懂欣赏,还是新生代太过前卫表现张扬? 因为音乐本身带来的终极享受,那些曾经的感动,陪伴着我们一起走过的那些日子,随着这些巨星的消逝而成为绝响与追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