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法--阴历 农历是阴阳合历

 翁氏奇门易道 2012-02-28

什么叫阴历

太阳为“阳”,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阳历”;
  月亮为“阴”,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自然就称之为“阴历”了。
  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天半,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

  阴历定年的依据是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354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11日,积至三年,余33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25日或26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平年则十二个月。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阴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阴历的来历

“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我国在民国元年前采用此历,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曰“旧历”。一般人以为阴历适合于农家,而名之日“农历”。

  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阴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三百五十四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十一日,积至三年,余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平年则十二个月。

农历是阴阳合历

阳历——缺点:只顾太阳,不顾月亮,月份与月相无关。
  阴历——缺点:偏爱月亮,丢掉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使日子与节令脱离。
  农历是阴阳合历——优点:统一阳历和阴历,保持两全其美,既能照顾季节时令,又能使每月的月相与日期固定。

  这种似阴似阳、阴阳合一的历法,就是历法学家们说的“阴阳历”。我国长期使用的“农历”,就是阴阳历的最好代表。农历又称“夏历”。我国一部分人不恰当地称之为“阴历”,因为它很容易与“太阴历”的简称“阴历”相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

  我国农历相传是从“古六历”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演变而来的。我国历代曾颁布过一百多种历法,各种历法的准确程度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优良的历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文明史有过重大贡献。不但我国许多民族使用农历,我国周围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都使用农历。

  我国农历与季节大致相符,所以长期以来能够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农历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牵涉到太阳的视运动,又牵涉到月亮的视运动,迫使古代天文学家去认真观察太阳、月亮等天体,从而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但我国的农历比较复杂,一般人不易记忆,也不容易与世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因此难于在全世界推广。在辛亥革命以后,我国也开始采用格里历,但同时保留了农历的内容,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农历闰月的计算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m/n=29.5306/365.2422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m/n=1/12=2/25=5/37=8/99=11/136=19/235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19/235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四六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