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花盛放的春天 网友分享梅花拍摄技巧

 飞天保龄 2012-02-28
1梅花拍摄技巧:形势之美
  【PConline 技巧】春天来了,各种花陆续要开了,各位摄友都喜欢拍梅花,PConline摄影论坛有网友分享了一篇关于如何拍梅花的贴子,转来分享一下,希望大家拍出更美更有意境的照片。
 
?·?¨
 
  在一些论坛上看到的梅花帖,发现不少网友的梅花照片多少都有些“梅花标准照”的意思,往往是一朵或者两朵花型完美的梅花放在画面正中,在微踞镜头的强力作用下整个花朵被表现的清晰无比纤毫必现——如果我是植物学家看到这样的照片一定会大喜过望,慎重其事的把它保存下来,归入到“梅花标本特写”之类的文件夹中珍藏起来;有时候画面上往往还能看到一只(或多只)蜜蜂抑或苍蝇(我真见过!),当然这个小东西也被拍摄到无比清晰,你可以清楚的分辨出它的复眼、纤毛、口器。呵呵,看来昆虫学家也应该来我们论坛转转了。
 
???é
光圈:F3.2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曝光时间:1/320 sec
 
  个人认为,梅花这个东西的拍摄不同于其他花朵。对于那些花型比较大的花卉(比如菊花或者茶花)或者花型比较特殊的花卉(比如兰花或者某些花卉的花蕊),为他们拍摄特写照片特别适合。但是类似桂花,梅花这样花形微小的花卉,单独一两朵花的特写照片偶尔为之当然不错,但张张都着重于此恐怕就有些问题了。
 
???é
光圈:F3.2 ISO:100 曝光补偿:-0.7 EV 曝光时间:1/200 sec  
形势之美 
 
  要拍好梅花,我觉得首先要懂得赏梅。当然,我不会真的要求大家学习梅花有甚么品类,各有甚么姿态,只要记得赏梅重在“形势”二字就可以了。所谓“形势”就是梅花的形态和姿势 
?·?¨
光圈:F3.5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曝光时间:1/4000sec
 
  “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即形态和姿势。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花枝条清癯、明晰、色彩和谐,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 ” 
 
  用最通俗简易的方式把这段话运用到我们的梅花摄影中去就可以发现——拍梅花,就要拍好梅花的枝干形势,枝干在画面构图中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梅花花朵本身。
 
2梅花拍摄技巧:构图源自国画
 
构图源自喜欢国画
 
  有位专业搞花卉摄影的朋友看了我这几张准备贴上的梅花照片,很有些吃惊问我,你是不是学过拍梅花?看起来还真有一些专业意思么。惭愧!我自己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学过摄影,拍摄题材一直很广泛。拍摄梅花就好像拍摄其他好看的花花草草一样,只是随手咔嚓,如果不是不很懂老师带我去莘庄公园,我恐怕连上海有这么一处拍摄梅花的好场地也不知道。 
 
?·?¨
光圈:F1.7 ISO:100 曝光补偿:0 EV 曝光时间:1/1250 sec
 
  不过我却的确是知道怎么对梅花照片构图的,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国画。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父母的“逼迫”下学习书法,此后正所谓书画同源,尽管没有学习国画的打算,但至少自己还是很喜欢国画。国画中对于花卉的表现技法是极其成熟的,画的最多的恐怕就是牡丹、荷花、竹子还有梅花之类。在我自己房间的墙壁上,曾经长时间的挂着一幅写意的红梅图,尽管画的水平很一般,但每天对着这幅红梅图,看的多了,其构图手法我也就烂熟于胸了。下面的那张照片的构图就和我家那幅画颇有近似之处,拿起相机也不用多调整,自然也就知道该采用甚么样的构图甚么样的角度了。
 
  国画中的梅花同样姿态万千,从画幅上来说有竖有横,从花枝本身来看有繁有简。既然有这么多的例子摆在那里,我在拍摄现场临时套用也就很是方便了。人家是临梅作画,我是从国画梅花中学习拍摄梅花的构图技巧也是可以算作一种可取的经验吧。 
 
?·?¨
光圈:F2.5 ISO:100 曝光补偿:0.3 EV 曝光时间:1/320 sec
 
  上面那张梅花是直立构图的,下面这张宽幅的则是横构图。拍摄这张照片时由于光线对比过于强烈,曝光控制很是困难。不是为了照顾前景的梅花曝光正确而导致背后天空惨白一片,就是天空有了蓝色而梅花只剩下漆黑的剪影。于是乎,打开相机内闪强制闪光补光——这和拍摄逆光人像要补光是同样道理。 
 
  在所有的梅花帖子里,我几乎找不到一张整株梅树的照片,即使有也大多是一株梅花盆景的照片或者一片梅林全景,其中还不可避免的要拍进去几个游人或者摄影者的身影。的确,对于那些花朵过于繁复的梅树进行取景的确是满困难的事情,画面很容易会被繁密的花朵填满,看起来既杂乱没有重点又很叫人觉得气闷。同时,比较广角的取景又容易把不相干的景致或者人物一起纳入画面,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
网友梅花作品
 
  我自己也对这种构图的梅花照片没有多少把握,下面这张“繁华深处”算是对这种题材的一种尝试。主要是想拍摄绿树环绕中那几株非常繁茂的梅树。为了避免画面太过杂乱,则依靠大光圈来表现不同的景深,以求画面热闹却不失层次。
 
  相反的,比较萧索的几枝梅花在构图上就比较方便。 
 
  可能是受到宋以后的“文人画”风气影响,中国的国画梅花既有千枝万盏繁复无尽的工笔画法,也有寥寥几笔点划而就的写意墨梅。从扬无咎的“村梅”开始,很多人喜欢的梅花造型都是“横、斜、疏、瘦” ,抄袭一段评语就是:今天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文章中,只是作者对拍梅按国画的创作,提出一点个人见解,因为摄影不同于画画,可随意构图,改变花型,及任意的跟据“梅韵四贵”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