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優質安全水稻生產技術之應用...

 LM0318 2012-02-28

優質安全水稻生產技術之應用

文圖/ 李健捀

施用有機質肥料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質   改變長期水稻慣行法栽培模式,「不施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水稻仍然可以長得很好」。水稻栽培長期以來過於偏重化學肥料之施用,導致土壤酸化及有機質含 量不足,影響土壤之生產能力;肥料施用過量與施用時期不當,加重病蟲害之發生及降低稻米品質,影響市場之競爭能力;農藥施用過量與施用時期不當,造成生產 成本浪費及衍生農藥殘留等問題。因此解決水稻生產之根本問題,在於提升土壤生產力,教育及輔導正確之肥料及農藥施用種類、施用量及施用時期,加強水稻自我 健康管理。本文重點在於闡述加強土壤及水稻之健康管理,降低農藥之施用量。

一、地力培養

   土地是生命之母,不僅是所有資源的來源,也是所有生命之所寄。水稻長期以化學肥料及殺菌劑、殺蟲劑等化學農藥進行栽培管理,水稻收穫後,稻草又以燃燒方 式處理,導致土壤當中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酸化,微生物相消長,土壤資源消耗殆盡,已經不適宜水稻永續經營。因此,必須進行土壤物理性、化學性及生物相的 改善。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最有效的方法,即利用第二期作收割後種植豆科綠肥作物以增加肥力。為使綠肥作物充分腐熟並達到最高的應用效率,除了應注意綠肥作物 的掩埋適期(表一),插秧前約15~20天,淺水灌溉翻犁,有利於綠肥作物殘體發酵分解,對後期水稻養分吸收利用較為順暢,並可防止根系生長受阻的問題。 酸性土壤較有利於引起水稻紋枯病、稻熱病等有害菌之滋生,土壤中含有豐富有機質,可以有效改善土壤酸鹼值,降低有害菌之滋生,有利於有益菌之繁殖,可以有 效降低水稻之病害。水稻施用生物性有機質肥料栽培,可以提供豐富的有機質,有機質中所含有的木黴菌或枯草桿菌,可以拮抗有害真菌或細菌所引起的水稻病害, 有效降低水稻紋枯病及稻熱病的危害,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有機質不僅可以做為土壤中所有生物的食物來源,豐富土壤的生命力,改善土壤物理性。有機質更具有 優越養分蓄積及含水能力,可以持續提供水稻生長所須知養分,並提升對環境衝擊的緩衝能力。因此,土壤當中有機質含量高低,不僅代表土壤肥力,亦是土壤生命 力的指標。唯有土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帶動豐富的收穫及生活的延續。因此優質栽培技術,首重於有機質肥料及複合有機質肥料之施用,以有效改善及增進土 壤肥力。

表一、綠肥作物掩埋適期

綠肥作物

掩 埋 適 期

備 註

田菁

一期作播種後約60~80天

二期作播種後約50~60天

田菁生育最旺盛期,枝葉生長茂盛。

太陽麻

開花後二週

太陽麻播種發芽後40~50天左右開始開花,枝葉生長茂盛。

大豆

一期作播種後約80~90天

二期作播種後約50~60天

大豆於青熟期前後之肥份最高,生草量也高且莖葉柔嫩多汁較易腐爛。

油菜、羽扇豆(魯冰)、蕎麥、大菜(菜頭花)

開花盛期

開花盛期之植體營養成分累積至最高峰,鮮莖葉產量也達最高。

埃及三葉草、苕子、紫雲英

開花期

開花期植株營養成分高、莖葉柔軟多汁,掩埋後容易腐熟分解。

二、移植技術

   水稻由下節位產生的分蘗,其莖桿較為粗壯,穗長較長,一穗粒數較多,當插秧深度過深,會抑制下節位之分蘗,而由上節位開始分蘗,不但影響產量,同時也會 拉長分蘗的時間,造成抽穗不整齊,收穫時穀粒充實不一致,導致青米率太高,降低碾米品質,因此水稻插秧不宜過深,插秧深度以土面下2~3公分為宜。水田細 耕粑平後,因土質較為鬆軟,不宜立即插秧,應等候約2天左右,讓土質稍為凝聚,才進行插秧工作,因此時土質已稍為凝聚,插秧後秧苗不容易自然下沉,同時也 不易倒伏。插秧時每叢支數不宜過多,以每叢5~7支為宜,如每叢插秧支數過多,再加上爾後的分蘗數,使得莖桿無充份的空間伸展,造成空間的排擠作用,則莖 桿的表現較為柔細,不利於一穗粒數的增殖,並且對於病蟲害的抵抗性較差,同時因過於繁密,產生通風不良,容易造成病蟲茲生的溫床,對於產量並無實質的助 益,反而因易於倒伏及容易發生病蟲害,而影響產量及稻米品質。因此插秧時應依循南北走向,行距以30公分,株距則以21公分為宜,插秧時每叢支數不宜過 多,插秧不宜過深等要領,將有利於水稻之生育。

三、肥料施用技術

   水稻栽培肥料施用過量,將導致紋枯病及稻熱病等嚴重發生,水稻生育後期容易倒伏,影響產量及稻米品質,同時亦造成生產成本之浪費。水稻產量高低,主要決 定因素在於每叢穗數及一穗粒數,因此肥料施用應根據土壤診斷結果,適時適量於水稻幼穗形成期前,補充水稻生長所需之養分。水稻栽培應避免於幼穗形成期後施 用任何氮素肥料,以避免水稻於孕穗期後,因氮肥吸收過量,容易發生病蟲害,於穀粒充實期間則因氮肥吸收過量,發生倒伏及降低稻米食味品質。土壤中必須含有 充分的有機質,才能培養豐富的微生物,微生物可以將土壤中多餘的養分先行吸收,而後再逐漸釋放提供水稻生長所需。因此施用腐熟堆肥做為基肥,建構肥沃的土 壤,是水稻永續栽培必須執行的手段。施用生物性有機質肥料做為基肥,可以有效的土壤理化性質改良,所含有的有益菌可以拮抗土壤中的有害菌,降低水稻病害之 發生。大量腐熟有機質肥料除了可以購買取得外,利用碾米工廠碾製剩餘的米糠及稻殼,亦是極佳的有機質肥料。使用米糠及稻殼做為有機質肥料,因稻殼過於堅 硬,如直接施用於土壤中,非常難於礦化,因此建議必須經過堆肥化處理,才有利於礦質化作用的進行。使用米糠與稻殼配合添加木黴菌及枯草桿菌所製成的生物性 堆肥,其好處包括:1.材料來源取得容易且價格便宜。2.稻殼中含有高量的矽成分(約8%),可以有效提供水稻生長所需,以有效抵抑病蟲害的侵入。3.米 糠中含有高成份的礦物元素(氮:磷酐:氧化鉀之比率為2.5:5.0:2.0),可以充分提供水稻生長所需。4. 有益菌可以拮抗土壤中的有害菌,降低水稻病害之發生。

肥料施用過量水稻生育後期因連續降雨而倒伏肥料施用過量及栽培過密均亦發生嚴重病蟲害

四、灌排水管理技術

   水稻生育全程灌排水管理技術,與水稻產量及稻米品質有密切的關係。水稻依不同生育階段,所施予的灌排水管理技術不同,在水稻插秧後必須給予長時間的湛水 管理,一期作持續的時間約30~35天,二期作則約20~25天,灌水深度為4~6公分,其原因包括:1.一期作插秧後低溫,二期作插秧後高溫,如給予湛 水管理,可以有效緩衝環境對水稻生育初期所造成的不利影響。2.有效提供水稻生育所需的水份及養份,使水稻順利生長及分蘗。3.湛水可以造成土壤的還原狀 態,土壤中無足量的氧氣,使雜草種子不能獲得足夠能量啟動生命機制,以抑制雜草種子的發芽,達到有效控制雜草之目的。一期作約插秧後35天,二期作約25 天,必須力行曬田,使田區充份龜裂,曬田時間可持續一星期,但期間必須注意水稻葉片是否捲屈,當發現時必需立即給予灌水。曬田是水稻栽培管理過程當中,非 常重要的工作,其原因包括:1.土壤因長期湛水造成過度還原狀態,土壤中可能累積有毒物質,不利於水稻生長,曬田則有利於氧化分解。2.曬田可造成土壤中 水份不足,促使水稻根系往下紮根,不僅可以有效預防水稻生育後期倒伏,更可充份利用較深層的土壤養份,有利於水稻後續之生長。3.曬田可以造成水稻水份及 養份吸收不足,而產生生育短暫停滯現象,以有效抑制水稻之無效分蘗及植株過度抽高,並加強植株的硬度,以避免水稻生育後期倒伏。水稻生育全程有二個階段需 要約7公分的深水灌溉,一是幼穗分化期(幼穗形成約0.2公分時),一是抽穗期。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穗粒數及雄蕊與雌蕊分化形成最重要的時期,此時需要大 量的水份及養份供應,才能確保一穗粒數及稔實率。抽穗期則因抽穗、開穎及授粉均需大量的水份及養份供應,因此必須深水灌溉。除上述所提必須特別注意灌排水 管理的階段外,其餘採行輪灌至收割前一星期即可。

充分晒田可以有效抑制病蟲害及防止倒伏生長過於繁盛導致水稻抽穗不整齊

五、雜草及福壽螺防治

   環境保護,提高生活品質,是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水稻插秧後,雜草及福壽螺的防治工作,應盡量避免或完全不施用任何化學農藥進行防治。於田間放養土番鴨 或菜鴨,可以有效抑制雜草、清除福壽螺及降低水稻生育初期二化螟蟲及稻縱捲葉蟲之危害。一期作因水稻生育初期低溫,於插秧後7天,放養出生後10天左右之 小鴨較適宜,二期作則於插秧後3天,放養出生後3天左右之小鴨較適宜,每公頃放養之數量以100-150隻即可。於水稻田放養土番鴨或菜鴨應注意野狗的危 害。

六、收穫與調製

   水稻收割最適時期為穀粒均成金黃色,僅在穗的基部有2~3粒為黃綠色時最適宜。如太早收割則青米率增加,稻穀容重量亦會降低;太晚收割則米粒容易胴裂, 特別是第二期作會顯著增加直鏈澱粉含量,而影響食味品質,因此水稻應適時收穫為宜。水稻收割後稻穀應立即進行乾燥,避免於高溫環境下堆積過久,若因乾燥機 容量不足或收穫之稻穀數量不足,無法立即進行乾燥時應將濕稻穀儲存於暫存桶中並進行通風處理,以避免稻穀溫上升致使品質下降。稻穀乾燥時循環式乾燥機採三 段變溫烘乾較為理想,剛收穫之稻穀先以定溫55℃進行烘乾,待稻穀含水率降低至20%時,再以50℃繼續烘乾,至稻穀含水率降低至16%時,再以定溫 45~47℃進行烘乾,而至稻穀含水率14~15%時為止,而後俟稻穀於烘乾機中降至常溫,再行卸穀,如此可確保食味品質,及提高碾米之完整米率。

結 語

優質的栽培技術應兼顧穗數及一穗粒數   本文之重點在於水稻栽培過程當中,雜草、福壽螺及病蟲害之防治,盡量避免或完全不施用任何化學農藥進行防治,應針對目前台灣水稻栽培,容易發生病蟲害之 原因,根本改進,才是解決之道。我國農民習慣性要求水稻每叢插秧支數要多,以避免後續補植工作,水稻栽培亦偏重於化學肥料的過量施用,讓每叢分蘗數偏高以 達到提高產量之目的。然而此種做法,經常因分蘗數過於繁盛,致使稻株莖桿細小且硬度不足,導致水稻極易感染病蟲害,因而增加化學農藥之施用量。因分蘗數過 於繁盛,一穗粒數顯著降低,水稻抽穗亦不整齊,青米率明顯增加,水稻生育後期,亦容易因氣候不佳而倒伏,嚴重影響產量及稻米品質。因長期施用化學肥料,導 致土壤偏酸性,容易形成有害菌之溫床,因此優質的水稻栽培管理技術,首重於有機質肥料施用改良土壤理化性質,有機質肥料不僅可以提供氮、磷、鉀及其他水稻 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同時具有優異土壤酸鹼值緩衝能力,提高土壤水分及養分的有效性。其次水稻栽培應穗數及一穗粒數兼顧,每叢插秧支數不宜過多,肥料控制應 適量,每叢主枝及分蘗數控制在20-25支,讓每支莖桿均有充分的空間伸展,同時讓太陽光可以自然進入,做最省錢的殺菌工作,並於水稻最適生長期,執行嚴 格的晒田工作。如此,其實水稻可以不施用化學農藥,亦可以獲得足夠產量,並可以得到優質的稻米品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