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周刊》发问:中国能“制造”林书豪吗?

 学富八车 2012-02-29

“作为奥运强国和姚明的故乡,中国能‘制造’像林书豪这样有天赋、有自信的组织后卫吗?”——美国著名《时代周刊》杂志在网站首页如此撰文提问。 

记者汉那·贝茨在文章中写道:

你只要在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中键入“Li”这两个字母,它就会给你自动提示,“你是想搜索林书豪吗”。其实,这位华裔美国人的英文名是Jeremy,但在加利福尼亚的当地人更喜欢叫他的中文名“书豪”。

不像在美国,林书豪似乎一夜间横空出世。事实上,自从他去年加盟金州勇士后,中国球迷就开始关注这位毕业于哈佛、NBA史上第四位亚裔美籍球员了。“林书豪有两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北京的一位律师杨元庆说,“他是一个亚洲人,还是哈佛毕业,这两件事情似乎和我们印象中的球员不符。”事实上林书豪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但这些并不是中国球迷关心的。

林书豪热潮席卷中国的确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国是姚明的故乡,拥有强大的奥运战略实力,但他们自己能培养出像林书豪这样天赋异禀、自信的控位吗?

从现在来看,答案是:不可能。林书豪之前由于他的华裔身份一直被职业篮球和大学篮球低估,中国球迷也普遍觉得林书豪并不是典型的美籍华人,他们觉得美籍华人似乎更适合从事工程师和软件设计这样的角色,而不是篮球运动员。其实这个评价相当客观,如果林书豪生在中国,他很有可能泯然众人。首先他只有1.91米,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是有点矮,林书豪可能就因为这个入不了球探们的“法眼”,中国的球探们负责选择合适的孩子进入国家训练系统,孩子的身高占据了决定性的因素,而不是对篮球的热情。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联赛有培养中锋的传统,就像2.26米的姚明和2.11米的巴特尔。但是在控球后卫的培养上中国的确做得不够好,这就是中国体育青训体系的弊端,他们过于繁重的训练和纪律会扼杀那些有天赋的控球后卫。

中国统治了类似像奥运会这样的正式体育竞技比赛,在姚明退役后,NBA在中国依旧受到青睐,尤其是在林书豪爆发后更一发不可收拾。但是你想在中国的CBA赛场上找到像林书豪一样的球场艺术家那是难上加难,因为他们不符合传统中国体育价值观。中国的高水平运动员都是由国家培养,从小就在体校内摸爬滚打。而在美国的街头球场,破旧的篮板和崎岖的水泥地却是培养NBA球星的摇篮,在印度,也有小男孩在尘土飞扬的场地上打着板球,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滕达尔(印度板球巨星)”。在巴西更是如此,孩子们只能在政府照顾不到的贫民窟内磨炼球技,但就是这样他们中走出了贝利和罗纳尔多。

在认识到这些问题后,中国开始延伸运动的概念,并不只是一味要求出产国际级运动员。现在你的确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开始走出室内锻炼身体,但他们的锻炼多是早上在公园里打打太极,或是一些老人在街角的社区公共体育活动设施上活动。但是中国的孩子有没有享受到团队体育带来的快乐呢?这已经不能归罪于传统了。在过去的时间里,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的成绩也揭示了中国传统体育培养模式的失败,而这些持续的失败也令球迷感到失望。现在中国国家队仅有一位首发队员的身高在1.95米以下,林书豪?他应该没什么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