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亭:认识傅山之真正历史价值(1)

 青羊庵 2012-02-29
庄亭:认识傅山之真正历史价值
  2006年04月17日13:48

  一个文化人,若能引人敬佩并不难,有成绩便可;但若让人生出热爱之心,却并不容易,单有成绩还不行,还要有其他许多因素。明末清初的山西籍大学者傅山(字青主),就使我既敬重,又充满热爱之心。

  傅山的学问,当时在大河以北是第一的,这世有公论。我没有专门研究过傅山的学问,没有资格来谈,只想谈一谈我对傅山敬重和热爱的缘由。

  傅山最让我敬重的,是他做人重气节,有骨气。傅山所处的时代,是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时代,傅山所闻所见的,是八旗军的铁蹄,是挂着不肯 发者的头颅的剃头挑子。有的士人在清廷的威逼利诱下变节了,如钱牧斋之流,傅山则是气节凛然,决不屈服。傅山在文章中常论到气节,认为只有具有民族气节,才能算做人,才是真男子。他在《无家赋》序文中写道:“桑弧蓬矢,我非男子也哉!”他感到,自己虽然身为男子,本应为国出力,但眼前却是胡骑纵横,怎不令人痛心!清廷开“博学鸿词科”,他坚不应试,清廷便令役夫用床把他从家中抬进了京城。望见午门,他老泪涔涔,别人强令他拜谢,他便扑倒在地,以示志节不屈。在傅山眼里,民族气节重于泰山,个人的仕进轻如草芥。

  也许有论者说,开“博学鸿词科”者,是英明的君主康熙大帝,傅山应该投降康熙才是,否则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不敢苟同此说。在当时的历史情势下,傅山的行为无疑具有历史正义性,就坚守民族气节而言,他与岳飞和文天祥同样伟大。

  傅山做人重气节,便最厌恶奴气。在傅山的字典里,“奴”字是最可憎恶的字眼。他曾说:“不拘甚事,只不要奴,奴了,随他巧妙雕钻,为狗为鼠而已。”他把奴气视作鼠狗一类动物的行径。傅山是个名医,有时便用有关医药的词语讽刺“奴人”和“胡人”:“奴人害奴病,自有奴医与奴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奴人,指那些奴颜婢膝的官僚,胡人,指满清朝压迫者。在“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的封建社会里,在清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下,人有奴气本是司空见惯,但傅山却容不得奴气,他所重所要的,是气节。

  我一向觉得,气节对于做人,是头等重要的,临大事必须讲气节,平时处事,也要讲骨气。人若有气节,虽是小人物,也顶天立地的伟大;人若无气节,虽是大人物,也沙尘般的渺小。傅山是有铮铮气节的,他在我的心目中,是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

  傅山对于皇帝的评说和态度,也让我敬服。傅山所处的时代,是皇帝至高无上的时代,但傅山却不像常人那般服帖。他对孟子的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观点,极为推崇,进而并提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的观点,其思想锋芒,直逼身为九五之尊的“真龙天子”。傅山的观点,已带有启蒙思想的色彩,启蒙思想发展到头,便是要掀翻皇帝的座椅。傅山谈论古代帝王的许多话,更是表达了他对皇帝的不大恭敬的态度。他在文章中称一向具有“圣君”之誉的唐太宗为“二郎”、“李二郎”,称这位“圣君”的爸爸李渊为“老庸”,并说,“老庸仗儿子为皇帝,私气不除,殊帐人肠矣”。“二郎”,是民间俗称,“老庸”,更深含鄙夷色彩,由此二称,便可看出皇帝在傅山眼里是什么形象。傅山还说过,“李太白对皇帝只如对常人,作官只如作秀才,才成得狂者”,言下之意就是皇帝是可以视如常人的,皇帝也并不那么神圣。这话今天听起来固属常语,但在300年前却属异端之词、惊人之语,是须有胆识才说得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